“未來一號”項目地下城,高斯宇的臨時休息區
深度休眠,是一種介於睡眠與假死之間的奇特狀態。
在高斯宇的感知中,時間的概念似乎被無限拉長了。他感覺自己仿佛化作了一葉孤舟,漂浮在一片漆黑、溫暖而又寧靜的精神海洋裡。那些因為極限透支而瀕臨崩潰的腦細胞,在這片海洋的滋養下,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被修複、被滋養、被強化。
他不知道過了多久,或許是一瞬,又或許是一個世紀。
當他再次睜開眼睛時,那種幾乎要將他靈魂撕裂的疲憊感已經消退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雨過天晴後的清明與通透。他的精神力,雖然遠未恢複到巔峰狀態,但已經足夠支撐他,去完成這場創世偉業中,最精細、也最關鍵的收尾工作。
他從冰冷的金屬地麵上站起身,活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體。放眼望去,這座由他親手創造的、暫停了“生長”的地下城,如同一頭陷入沉睡的史前巨獸,靜靜地匍匐在黑暗中,充滿了宏偉而又寂靜的美感。
“望舒,報告工程進度和剩餘時間。”高斯宇的聲音,恢複了往日的沉穩。
“先生,一期工程主體結構已完成65。距離能量穹頂解除,還剩餘47小時13分鐘。”
“足夠了。”高斯宇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自信。
之前的宏觀構建,雖然耗費巨大,但更多的是一種對藍圖的粗暴執行。而接下來,才是真正考驗他作為“總設計師”的功力所在。
因為,魔鬼,永遠藏在細節裡。
他再次盤腿坐下,意識沉入係統。這一次,他的操作界麵,不再是那副宏觀的、包含了整個地下城的區域藍圖。
他用精神力,像操作最高級的全息沙盤一樣,將視角不斷地放大、拉近、深入……
從整個地下城的鳥瞰圖,放大到d區的工廠區。
再從工廠區的俯視圖,放大到其中一個具體的廠房。
最終,他的視角,聚焦到了廠房內部,一個具體的工作台上。他甚至能清晰地“看”到,工作台表麵那由特殊合金構成的、擁有完美晶格結構的金屬紋理。
從宏觀到微觀的切換,宣告著建造的重心,已經從“搭建骨架”,轉向了“雕琢血肉”。
他首先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d區——智能製造工廠
這裡,將是未來大學所有奇跡誕生的地方。從六代機的核心引擎,到各種超越時代的黑科技產品,都將從這裡走下生產線。因此,這裡的“細節”,至關重要。
“啟動d區精細化構建。”
隨著他一聲令下,沉寂的納米機器人軍團再次被激活。
巨大的廠房內部,不再是簡單的“生長”出牆壁和屋頂。
在高斯宇的精細操控下,無數的“構築者”納米機器人,開始在空曠的廠房地麵上,直接“打印”出一台台龐大而又精密的工業設備。
一排長達百米,擁有著亞納米級加工精度的巨型數控機床,其床身、導軌、主軸,全部由一種高剛性、零熱膨脹的特殊記憶合金一體成型,其精度超越了當今世界最頂尖的德國母機數個數量級。
數百台外形流暢、擁有十二個自由度的超高精度機械臂,從天花板和牆壁上“生長”出來,它們的關節內部,直接“編織”進了微型的超導電機和傳感器,靈活而又強大。
激光熔覆、電子束焊接、分子自組裝……各種隻存在於科幻電影中的生產設備,如同雨後春筍般,在這座巨大的廠房內拔地而起。
而其中,最核心、也最讓高斯宇傾注心血的,是位於整個d區最中心位置,一個被獨立隔離開來的超級無塵車間內,那台正在被緩緩“打印”出來的,真正的“鎮國神器”。
【納米級3d打印母機】
這台機器,是高斯宇從係統兌換的、價格昂貴的核心科技之一。它不是普通的3d打印機,而是能夠直接在原子層麵上,操控物質進行“打印”的終極工業母機!
此刻,高斯宇正指揮著最精銳的一批納米機器人,小心翼翼地構築著它的基礎框架。它的力場發生器陣列、它的原子束噴頭、它的真空腔室……每一個零件的構建,都需要耗費他海量的精神力去進行校準和監控。
他沒有能力一次性將這台複雜的母機完整地“打印”出來,但他首先將它的基礎框架和最重要的核心部件,建造了出來。隻要有了這個“雞架子”,後續的完善工作,就可以依靠這台母機本身,進行自我複製和升級。
這就相當於,他在這裡,種下了一顆可以“生”出一切工業奇跡的種子!
完成了對d區的重點規劃,高斯宇又將視角,切換到了另一個他同樣非常看重的區域。
e區生態居住區。
如果說d區是大學的“鐵拳”,那e區,就是大學的“心臟”,是維係這裡所有天才大腦能夠持續、高效工作的溫柔港灣。
高斯宇深知,那些站在各個領域金字塔頂端的頂級天才,往往也是最挑剔、最敏感、最需要人文關懷的一群人。想要留住他們,讓他們心甘情願地在這裡奉獻自己的智慧,就絕不能隻給他們冰冷的實驗室和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