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大學的臨時行政中心,與其說是一個辦公室,不如說是一個由模塊化金屬板臨時搭建起來的巨大箱子。蘇沐晴的首席運營官辦公室就在這個“箱子”的角落,視野最好,也最安靜。
然而,此刻的安靜,僅限於聽覺。
視覺上,這裡正上演著一場無聲的風暴。
蘇沐晴看著眼前幾乎要將桌麵徹底淹沒的文件山,精致的眉頭無聲地蹙起。這就是她上任首席運營官的第一天,所要麵對的全部“遺產”。
數十份來自不同項目組的申請報告,材質各異,格式五花八門。有的用的是最普通的打印紙,有的則是帶著特殊紋路的保密文件,它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都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緊迫感。
“蘇總,您看……”
站在辦公桌對麵的,是後勤部主管錢解放。他五十多歲,頭發微禿,是從一家大型國企抽調來的後勤保障專家。此刻,這位見慣了大場麵的老同誌,臉上卻寫滿了無奈和為難,手裡還捧著幾份剛剛送來的、熱乎的報告,往那座“文件山”上添磚加瓦。
“這些都是今天早上截止的,三個重點攻關小組的資源申請。我……我實在是做不了主,隻能拿來請您這位大領導裁決。”錢解放的語氣帶著一絲恭敬,也有一絲解脫。
這個燙手的山芋,總算甩出去了。
蘇沐晴沒有立刻回答,她伸出纖長的手指,從文件山裡抽出三份最厚、也最被錢解放墊在最上麵的報告。
第一份來自林向東教授的“先進材料攻關小組”。
報告的需求清單那一頁,密密麻麻羅列了幾十種材料,其中超過十種,是蘇沐晴即便在哈佛商學院接觸過無數前沿科技項目案例,也隻是聽過名字的稀有金屬。錸、鋨、釕、還有幾種以星辰命名的虛構元素……每一種的申請量都以“噸”為單位。
饒是蘇沐晴心誌堅定,看到這份清單時,眼角還是忍不住輕微跳動了一下。她幾乎可以想象,如果這份申請單泄露出去,會在全球的稀有金屬市場上掀起怎樣的滔天巨浪。這已經不是“獅子大開口”了,這簡直是想把整個地球的元素周期表都搬進實驗室。
第二份報告,來自王院士領銜的“高能物理研究小組”。
這份報告的文字部分倒是言簡意賅,充滿了老一輩科學家的嚴謹風格。但它的核心訴求,卻比林向東的材料清單更加驚人——申請調用“未來大學”地下基地百分之百的能源儲備,進行一次“超高功率複合能量場持續性壓力測試”。
百分之百的能源!
這意味著,在測試期間,整個基地的照明、通風、數據中心、甚至包括她辦公室裡的這盞燈,都將會熄滅。整個未來大學,將為這一個實驗,陷入徹底的黑暗和沉寂。
第三份,則來自葉晴的“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小組”。
這位天才少女的需求同樣毫不客氣,她申請獲得超算中心百分之九十的算力資源,為期一個月,以進行“初級通用人工智能模型的深度自迭代學習”。
蘇沐晴的指尖輕輕敲擊著桌麵。
三個小組,一個要掏空基地的礦產庫存,一個要抽乾基地的能源血脈,一個要霸占基地的大腦。
他們的需求,就像三頭在獨木橋上迎麵相遇的猛虎,誰也不肯退讓,彼此之間產生了最根本、最無法調和的資源衝突。
錢解放看著蘇沐晴愈發凝重的臉色,小心翼翼地補充道:“蘇總,這三位可都是咱們的寶貝疙瘩。林教授說,他的新材料研究關係到未來太空電梯的纜繩強度,是重中之重;王院士那邊,說是實驗如果成功,可能觸摸到可控核聚變的門檻;葉晴小姐……她說她的ai如果完成迭代,可以將我們所有人的研究效率提升十倍。”
他歎了口氣:“個個都重要,個個都緊急。可咱們的資源就這麼多,基地的總功率是有上限的,超算中心的算力也要為其他幾十個子項目提供支持,更彆說那些稀有金屬,有好幾種,咱們現在的庫存都是按‘克’來計算的……”
這是一個死局。
一個典型的“既要、又要、還要”的管理困境。
就在這時,辦公桌上那部紅色的、擁有最高通訊權限的電話,刺耳地響了起來。
蘇沐晴看了一眼來電顯示,是王院士的專線。她對錢解放做了個手勢,後者立刻識趣地微微躬身,退出了辦公室,並體貼地關上了門。
“王院士,您好。”蘇沐晴接起電話,語氣平靜而尊重。
“小蘇啊!”電話那頭傳來王院士洪亮的聲音,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權威感,“我的那份申請報告,你看到了吧?情況緊急,我們團隊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推演了上百遍,就等著這臨門一腳!基地的全部能源,我需要至少72個小時,你批一下,我們今晚就開始!”
蘇沐晴握著話筒,目光落在窗外一絲不苟的地下基地景觀上,聲音依舊沉穩:“王院士,我完全理解您實驗的重要性。但在批準之前,我需要一份更詳細的報告,包括但不限於:實驗的具體流程、每個階段的能源需求峰值與穀值、以及應對實驗失敗的緊急預案。調動全部能源影響太大,我們必須做到萬無一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電話那頭沉默了兩秒,似乎沒想到這個年輕的o會提出這樣的要求。在過去,他們這些國寶級的專家要資源,往往就是一張條子、一個電話的事。
“小蘇,你是不相信我的團隊嗎?這些東西都在我們的研究日誌裡,寫成報告,那得耽誤多少時間!”王院士的語氣明顯有些不悅。
“我當然相信您的專業能力。”蘇沐晴不卑不亢地回答,“但我作為首席運營官,也必須履行我的職責。我的職責,就是確保每一份資源的投入,都有最高效、最安全的產出預期。請您給我半天時間,我會給您一個完整的答複。”
她沒有直接拒絕,也沒有立刻答應,而是用一種專業且不容置疑的口吻,將皮球巧妙地推了回去,並為自己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掛斷王院士的電話不到五分鐘,林向東教授的電話又追了進來。這位材料學大師的脾氣顯然更火爆一些,電話一接通,就是一連串的質問,質問後勤部門為什麼耍卡著他的材料,質問那些金屬是不是被誰私藏了。
蘇沐晴用同樣的理由,同樣的態度,頂住了壓力。
她像是一塊堅硬而光滑的礁石,任由巨浪拍打,巋然不動。
掛斷最後一個電話後,整個辦公室終於徹底歸於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