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戈壁灘上的第一縷晨光,以模擬的形式,穿透未來大學那巨大的穹頂,將整個地下世界染上一層溫暖的金色時。
一場足以被載入人類工業製造史的、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全員大會,正在a1會議中心,隆重召開。
“玄鳥”計劃的所有核心成員,從白發蒼蒼的院士泰鬥,到意氣風發的年輕博士,悉數到場。
高斯宇,站在那張象征著平等的圓形會議桌的主位上。他的身後,是巨大的全息屏幕,屏幕上,正緩緩旋轉著一架充滿了科幻與力量美感的、通體漆黑的、最新形態的“玄鳥”三維模型。
反重力場,已經可以穩定地、長時間地輸出。
“赫爾墨斯”可編程金屬,已經可以隨心所欲地、變換成任何需要的形態。
“望舒”人工智能,已經擁有了可以進行自我進化和優化的、恐怖的學習與創造能力。
“玄鳥”計劃,那三大,曾經看起來遙不可及的、如同天塹般橫亙在所有人麵前的核心技術瓶頸,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被奇跡般地,一一攻克。
理論的拚圖,已經完成。
高斯宇知道,是時候,將這些,停留在論文、數據和實驗室裡的理論成果,轉化成,看得見、摸得著的、真正的工程實踐了。
他的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
他看到了,王建國院士眼中,那重新燃起的、對探索物理邊界的渴望。
他看到了,林向東教授臉上,那充滿了自信和驕傲的、再也不屑於隱藏的笑容。
他看到了,葉晴那張總是掛著玩世不恭表情的臉上,此刻,也多了一份,作為“望舒”之母的、凝重的責任感。
所有人的眼中,都燃燒著,同一團,名為“夢想”的火焰。
高斯宇微微一笑,用一種清晰而又充滿了力量的聲音,正式下達了,那道,所有人都已經期盼了許久的、終極的命令。
“我宣布!”
“‘玄鳥01’號,全尺寸技術驗證機,總裝工程,從今天起,正式啟動!”
話音落下,整個會議室,先是陷入了一片絕對的寂靜。
緊接著,爆發出了一陣,如同山崩海嘯般,經久不息的、雷鳴般的掌聲!
所有人都站了起來,他們用儘全身的力氣,鼓著掌。有的人,眼眶泛紅;有的人,仰天長嘯。
他們知道,從這一刻起,他們所做的,將不再是,虛無縹緲的理論推演。
他們將親手,將那個,隻存在於夢想和藍圖中的神之造物,一點一點地,帶到這個現實的世界!
……
總裝工程的第一步,也是最核心、最關鍵的一步。
就是製造,整架“玄鳥”的、最根本的支撐框架——
龍骨!
這個詞,在傳統的飛機製造業中,本身就代表著,最高的技術水平和最複雜的工藝流程。
而“玄鳥”的龍骨,其設計,更是變態到了,一個,足以讓地球上任何一個飛機製造商,都為之絕望的,恐怖程度。
根據“望舒”ai,在經過了數萬億次的結構力學模擬後,優化出的最新設計圖紙。
這根主龍骨,全長,達到了驚人的35米!
它的內部結構,比人體最複雜的神經網絡,還要精密無數倍。它不僅僅,是作為整個機身的承重和支撐框架。
它還像一件充滿了孔洞的藝術品,必須,在內部,預留出數千個尺寸、形狀、位置都各不相同的、用於安裝反重力引擎陣列、能源核心、冷卻管線、以及各種神經元傳感器的、精確到微米的接口和凹槽。
而最變態的,還不是它的結構。
是它的材料!
為了在“強度”與“韌性”之間,達到一個理論上的完美平衡。
這根龍骨,需要將三種,物理特性截然不同的、由未來大學自己研發出的特種合金,進行一次,史無前例的,原子級彆的、無縫的、完美的融合!
一種,是強度超越金剛石的鎢基超密度合金。
一種,是韌性堪比蛛絲的鈦基記憶合金。
還有一種,則是可以屏蔽強輻射的鉛基複合材料。
將這三種,熔點不同、密度不同、晶格結構也完全不同的金屬,像“和麵”一樣,完美地,融合到一根,長達35米的、一體成型的龍骨之中,並且,不能有任何一丁點的焊接或拚接的痕跡。
這,在人類現有的、所有的工業製造技術體係中,都是,絕對不可能完成的、神才能做到的事情。
……
d區01號,納米級3d製造工廠。
龍國航空工業的泰山北鬥,曾經負責過多款國產戰機研發的李振國總設計師,以及他身後,那群代表著龍國製造業最高水平的軍工專家們,被高斯宇,親自,邀請到了這裡。
他們將作為第一批的“見證者”,親眼,觀看這根,本不該屬於這個世界的龍骨的,誕生過程。
當工廠那扇厚重的、如同銀行金庫般的大門,緩緩地、無聲地,向兩側滑開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饒是李振國這些,見慣了各種大場麵的軍工元老,在看清了工廠內部景象的瞬間,也再次,被眼前的這一幕,震撼得,集體,倒吸了一口涼氣。
巨大的、足有十幾個足球場大小的廠房裡,空曠、安靜。
沒有,一個工人。
沒有,一台傳統的、充滿了油汙和噪音的機床。
有的,隻是,成百上千隻,懸掛在穹頂和牆壁之上,正在無聲地、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各種維護和準備工作的、閃爍著幽藍色工作光暈的,多功能機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