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區01號,總裝機庫。
此刻,這裡的氣氛,比任何時候都要更加的莊嚴,也更加的緊張。
仿佛,整個世界,都在屏息以待,等待著一個新生命的降臨。
高斯宇下令進行的初次點火測試,已經到了最後,也是最關鍵的時刻。
機庫內,所有非必要人員,都已經被清離到了數公裡之外的、位於地下基地b層的安全區域。
隻有那些,真正參與了“玄鳥”誕生過程的核心成員,才被允許,留在總控室這麵,厚重得如同城牆般的防爆玻璃牆後。
在這裡,沒有人交頭接耳,沒有人竊竊私語。
每一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前所未有的、混合著緊張、期待、以及一絲不易察覺的、對未知的敬畏。
李振國總設計師,這位在龍國軍工領域,叱吒風雲了大半輩子、見過無數大場麵的老帥,此刻,卻像一個等待考試成績的學生,死死地盯著用各種顏色和數字組成的、密密麻麻的屏幕。他的手心,早已被汗水浸濕,那雙曾經在無數圖紙上指點江山的眼睛,此刻,卻帶著一種難以置信的、孩子般
他關注的,是“玄鳥”機身各關鍵節點,那些代表著結構應力、材料穩定性的實時數據。他需要確保,這頭剛剛被組裝起來的“巨獸”,它身上的每一根“骨頭”,每一個“關節”,都能承受住,即將到來的、那股來自“心臟”的、未知的強大力量。
葉晴,則像一個正在照看自己最得意的“作品”的、全能的“母親”。她漂浮在自己的懸浮“王座”上,那雙明亮得有些嚇人的眼睛,緊盯著屏幕上,不斷滾動的、由“望舒”ai返回的、數以萬計的係統自檢數據流。她要確保,“望舒”這個“大腦”,能夠完美地、實時地,與“玄鳥”的每一個子係統,進行無縫的連接與溝通。
林向東教授和王建國院士,這對“材料”與“物理”的黃金搭檔,則分彆關注著,機身材料的實時反饋數據,以及反重力引擎的能量輸出曲線。他們需要第一時間,捕捉到任何一絲,可能出現的異常。
蘇沐晴,站在高斯宇身後不遠處。她看不懂那些由各種專業術語和複雜圖表組成的數據,但她能清晰地,感受到彌漫在空氣中,那股幾乎凝固了的、山雨欲來的緊張感。她不自覺地,握緊了放在身前的雙拳,所有的目光,所有的希望,所有的信任,都彙聚在了那個,站在總控台最前方,年輕而又沉穩的背影上
高斯宇。
他是這場“創世”的總設計師,也是,這頭“巨獸”的,第一個,喚醒者。
高斯宇的表情,依然是那般的平靜,仿佛他麵對的,不是一頭即將被點燃的、可能吞噬一切的超級武器,而是一台,普通的電腦。
他緩緩地,抬起了手。
他的目光,掃過所有關鍵係統的運行狀態,確認一切正常。
“能源核心,預熱啟動。”
他的聲音,清晰而又平靜,通過專用的通訊頻道,直接傳達給了“玄鳥”體內,那顆被封裝好的“心臟”。
“輸出功率,1。”
指令下達。
下一秒,在總控室的屏幕上,那代表著小型化托卡馬克核聚變反應堆的能量輸出曲線,開始了,平穩的、緩慢的、如同一個嬰兒,正在小心翼翼地,學習呼吸般的爬升。
1……1.5……2……
那曲線,如同一個正在蘇醒的、強而有力的心臟,每一次的跳動,都帶著一種,來自未知深淵的、澎湃的力量。
機庫內,那架靜靜懸浮在半空中的、漆黑的“玄鳥”,機身上的指示燈帶,開始有了,細微的變化。
從機腹核心位置開始,一道道幽藍色的光芒,如同被注入了生命,緩緩地、卻又帶著一種流暢的、呼吸般的節律,向著機翼、尾翼、以及機身表麵的每一個節點,依次地、延伸而去。
那光芒的流淌,伴隨著一陣極其低沉的、幾乎隻有人類的骨骼才能感受到的、來自億萬伏特高壓電場的嗡鳴聲。
這聲音,不像傳統飛機引擎的轟鳴,更像是一種,來自物質最深層的、最基礎的振動。
“望舒ai核心,狀態報告。”高斯宇平靜地問道。
“所有子係統,連接正常,數據流穩定,運轉參數,符合預期。”葉晴立刻彙報,她的聲音,也帶著一絲,難以抑製的激動。
“很好。”高斯宇的嘴角,勾起了一絲極淡的微笑。
他再次抬起了手。
“所有反重力引擎,同步啟動。”
“功率……1。”
“執行......地麵懸浮測試。”
指令下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