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量子雲平台的發布,在全球範圍內引發的狂熱浪潮,還在不斷地攀升。
神諭集團,這個原本就已經光芒萬丈的名字,在這一刻,更是被推上了神壇。無數的媒體,用上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開啟者”、“新時代的引路人”、“科技界的上帝”等所有最華麗、最誇張的詞彙,來形容高斯宇和他的創舉。
集團的市值,以及其周邊所有概念股的股價,如同脫韁的野馬,持續地、瘋狂地飆升,創造著現代金融史上前所未見的奇跡。
然而,就在這片看似繁花似錦、烈火烹油的盛世景象之下,一股陰冷的、充滿了死亡氣息的暗流,已經悄然彙聚成型。
一場沒有硝煙,卻遠比真槍實彈的戰場更加殘酷、更加血腥的戰爭,正式打響。
紐約,華爾街。
這個掌控著世界經濟命脈的金融心臟,最先感受到了這股不同尋常的寒意。
一股龐大到無法想象的、極其神秘的做空資本,如同幽靈般,突然出現在了全球各大金融市場。
它們沒有像人們預想的那樣,直接去攻擊神諭集團這艘體量已經過於龐大的航空母艦。
它們的手段,更加陰險,也更加致命。
它們像一群經驗最豐富的、極具耐心的鯊魚群,開始精準地、有預謀地,圍獵神諭集團那龐大的產業生態鏈上,那些最不起眼,卻又最關鍵的“供血動脈”——那些為未來大學提供特種材料、精密零件和基礎服務的、遍布全球的供應商們。
一家位於德國的、專門為未來大學提供某種特種光學塗層的小型高科技公司,其股價,在沒有任何征兆的情況下,一天之內,毫無理由地暴跌了百分之七十!
緊接著,一篇由一家極具權威性的鷹國財經調查機構發布的、長達數十頁的“深度調查報告”,恰到好處地,出現在了所有主流媒體的頭條。
報告中,用詳實到令人無法辯駁的“數據”和“內部人士爆料”,言之鑿鑿地“揭露”了這家德國公司存在著嚴重的“財務造假”和“技術參數虛標”等問題。
恐慌,瞬間蔓延。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同樣的事情,開始在全球範圍內,不斷地上演。
從東瀛的特種陶瓷供應商,到瑞士的精密儀器製造商,再到龍國本土的一家負責物流運輸的合作夥伴……
隻要是與“神諭”和“未來大學”這個名字,沾上一點點緊密關係的公司,都開始遭受到這股神秘做空資本的、毀滅性的打擊。而每一次的金融攻擊,都必然會伴隨著一篇由赫斯特媒體帝國旗下、那些看似客觀中立的“權威媒體”,所發布的、精準的“黑材料”。
一時間,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整個市場,開始對“神諭係”的所有公司,產生了一種巨大的、不信任的情緒。神諭集團那原本堅不可摧的商業神話上,第一次,出現了一道道細微的、但卻在不斷擴大的裂痕。
這,僅僅是“利維坦”混合戰爭的第一樂章——金融絞殺。
而第二樂章——輿論抹黑,則以一種更加惡毒、也更加“誅心”的方式,同步上演。
如果說,金融攻擊,是想斬斷高斯宇的羽翼。
那麼,輿論抹黑,就是想直接摧毀他的靈魂。
一時間,全球的網絡和媒體上,開始湧現出大量針對高斯宇本人的、看似“有理有據”的“黑料”和“內幕”。
起初,是一些在學術圈子裡流傳的、對他個人背景的“合理質疑”。
“……我們查閱了所有公開的學術數據庫,根本找不到高斯宇先生在成名之前,發表過的任何一篇有分量的學術論文。他的知識體係,仿佛是憑空出現的。這不符合一個科學家的正常成長軌跡。”
緊接著,質疑,開始升級為天馬行空的、卻又極具煽動性的陰謀論。
“……有沒有一種可能,他的那些超越時代的技術,根本就不是他自己研發的?而是……他通過某種我們不知道的方式,與地外文明進行了交易?或者,是盜竊了某個國家,隱藏在冰山之下的、最核心的軍事機密?”
最後,陰謀論,演變成了純粹的、不加掩飾的、人格上的汙蔑和攻擊。
一篇由某知名娛樂小報“獨家爆料”的、配上了幾張經過精心處理的模糊照片的“新聞”,開始在社交媒體上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