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開始用“蓋亞”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她不再把“清道夫”的加密係統當成一個“鎖”,而是把它當成一個“活物”,一個擁有應激反應的“單細胞生物”。
她開始用“蓋亞”的算法去模擬、去構建一個虛擬的“環境”,一個讓這個“單細胞生物”感到絕對“安全”的“信息培養皿”。
她沒有去“攻擊”它,而是“喂養”它、“欺騙”它。
這是一個極度耗費心神的過程。她的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臉色也變得越來越蒼白。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就在她將最後一個“清道夫”的通訊器接入分析平台並啟動模擬環境的瞬間。
奇跡發生了!
那個一直處於“休眠”和“警戒”狀態的加密係統在“蓋亞”算法構建的虛擬環境中竟然被“誘騙”成功!它“誤以為”自己已經回到了“母體”的懷抱。
在它即將啟動例行的數據自檢和銷毀程序前的那不到0.001秒的短暫間隙裡。
唐悠悠像一個在光速飛行的列車上精準地用繡花針穿過一個針眼的絕世高手。
她成功截獲了一段殘缺的儲存在最底層緩存裡的介紹性文本。
這段文本很可能用於“清道夫”組織內部新人培訓的基礎資料。
然而當唐悠悠看清那段文本的內容時,她渾身的血液仿佛在瞬間被凍結了。
文本裡描述了“清道夫”組織的幾個核心行動協議。
其中一個協議的名字讓她感到一陣徹骨的寒意。
——“觀察者協議”。
文本中對這個協議的描述是:“‘觀察者’是‘它’安插在各個被選中的‘時空變量’身邊,用於長期監控和收集關鍵信息的‘眼睛’和‘傳感器’……”
“時空變量”……
這個詞讓唐悠悠瞬間想到了梁耀那個能連接未來的“後門”。
而“觀察者”……
這個詞更像一把燒紅的烙鐵狠狠烙在了她的心上!
她想到了公司裡那個一直沉默寡言卻總在不經意間流露出與職位不符的野心與怨毒的年輕人。
想到了他那個無人知曉其來源卻擁有極高內網監控權限的神秘賬戶。
那個賬戶的名字就叫做——
“觀察者”。
林天宇!
喜歡我家後門通未來垃圾場請大家收藏:()我家後門通未來垃圾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