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信息不對稱的降維打擊。
龍首深深地看了梁耀一眼,那銳利的目光中多了一絲複雜難明的情緒。他顯然也無法判斷梁耀這番話的真偽,但這套理論的“高深”與“自洽”已經足夠讓他重新評估眼前這個年輕人的分量。
良久,龍首收起了桌上的文件,臉上的表情重新恢複了溫和。
“很有趣的理論。看來奇點科技的‘奇點’比我們想象的還要更加深遠。”他話鋒一轉,“梁耀同誌,你在京城這幾天可以到處走走看看。三天後我們再談。”
這算是……過關了?
梁耀走出小樓,坐上返程的汽車,後背已經被冷汗浸濕。陽光再次灑在他的臉上,他卻覺得京城的這片天似乎比來時更加高深莫測了。
……
接下來的兩天,梁耀真的聽從了龍首的建議在京城裡閒逛了起來。他沒有去那些著名的景點,而是鑽進了那些充滿了市井煙火氣的胡同和市場。
在等待最終“審判”的間隙,他需要用這種方式來緩解自己緊繃的神經。
這天下午他溜達到了潘家園舊貨市場。
這裡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空氣中混雜著烤紅薯的甜香、舊家具的黴味和無數人身上的汗味。地攤上擺滿了各種真假難辨的“寶貝”,從“漢代”的玉佩到“清朝”的瓷碗,琳琅滿目。
梁耀純粹是來看個熱鬨。可就在他經過一個不起眼的地攤時,他口袋裡一個不起眼的小玩意兒突然輕輕震動了一下。
那是一個外形酷似老式手電筒的東西,是他在垃圾場的“民用工具區”隨手撿的,本以為就是個普通的手電筒,沒想到它的真實用途是“便攜式材料成分分析儀”。
梁耀不動聲色地將“手電筒”的燈頭對準了地攤角落裡一塊黑不溜秋、滿是鐵鏽的疙瘩。
“手電筒”的尾部,一個微小的屏幕上瞬間彈出了一行數據流:
“檢測到未知金屬元素,原子序數127。常溫下呈現超導特性零電阻。材料結構穩定,疑似……人造穩定超重元素。”
梁耀的心臟猛地漏跳了一拍。
超導!還是常溫超導!
這塊看起來像廢鐵的東西如果真的是常溫超導材料,它的價值將足以讓全世界的物理學家為之瘋狂!
他強壓住內心的狂喜,臉上裝出一副百無聊賴的樣子,指著那塊鐵疙瘩懶洋洋地問地攤老板:“老板,這破玩意兒怎麼賣?”
老板是個精瘦的漢子,正唾沫橫飛地向一個金發碧眼的外國遊客推銷一個“唐三彩”,聞言瞥了一眼那鐵疙瘩,不耐煩地擺擺手:“搭著賣的,不單賣。你要是把這唐三彩買了,那鐵疙瘩白送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外國遊客顯然被老板忽悠得暈頭轉向,正準備掏錢。
梁耀用他那蹩腳的英語對外國遊客說了一句:“朋友,你看那馬屁股底下有行小字。”
外國遊客一愣,把“唐三彩”翻過來,隻見馬屁股底下赫然刻著一行拚音:“adeinjingdezhen,2024”。
外國遊客的臉瞬間漲成了豬肝色。
地攤老板的臉則瞬間變成了青色。
梁耀嘿嘿一笑,從兜裡掏出五百塊錢拍在攤位上:“老板,這馬我不要,我就要這塊壓桌角的廢鐵,五百塊,賣不賣?”
老板看著他眼神複雜,最終咬了咬牙:“賣!”
梁耀拿起那塊沉甸甸的“廢鐵”,在一眾看客“這人是個傻子”的目光中悠然自得地離開了潘家園。
他不知道的是,在他身後不遠處一個戴著鴨舌帽的男人正用一個長焦鏡頭將他剛才“鑒寶”和交易的全過程清晰地記錄了下來。
……
三天後,還是那間書房。
龍首的氣色看起來很好,臉上的笑容也比上次真誠了許多。
“梁耀同誌,這幾天在京城過得還習慣嗎?”他主動給梁耀倒了一杯茶。
“托您的福還不錯。見識了一下京城的風土人情,順便……淘了點小玩意兒。”梁耀微笑著回應。
“是嗎?”龍首的笑容變得有些意味深長,“比如一塊價值足以改寫人類能源史的‘廢鐵’?”
梁耀端著茶杯的手在空中停頓了零點一秒。
龍首從桌下拿出了另一份文件,緩緩推到梁耀麵前。這份文件的封麵上用鮮紅的字體印著兩個大字——火種。
文件的標題是:“火種”項目初步評估報告。
龍首看著梁耀,鏡片後的目光變得前所未有的嚴肅與鄭重。
“梁耀同誌,現在我們可以來談談你以及你背後的奇點科技是否有資格成為國家的第十二個,也是最特殊的一個……”
他一字一頓地說道:“‘火種’。”
喜歡我家後門通未來垃圾場請大家收藏:()我家後門通未來垃圾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