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點科技總部,數據中心。
數以萬計的服務器指示燈如同繁星般閃爍,低溫空氣循環係統發出低沉而平穩的嗡鳴,這裡是整個科技帝國的心臟,每一秒鐘都有著海量的數據在這裡彙聚、處理、分發。
唐悠悠坐在自己的專屬工作台前,與周圍冰冷肅殺的環境不同,她的角落裡擺著一個毛茸茸的皮卡丘玩偶,桌上的鍵盤是粉紅色的,屏幕保護程序則是一群搖頭晃腦的卡通貓咪。
然而,此刻她那張可愛的娃娃臉上,卻帶著一種與之極不相稱的、如同頂級黑客發動總攻前的專注與冰冷。
她的十指在鍵盤上化作了一片殘影,快到讓人根本看不清具體的動作。屏幕上,瀑布般的數據流瘋狂刷過,無數複雜的代碼窗口在她麵前不斷地開啟、重組、閉合,仿佛她不是在敲代碼,而是在指揮一場由0和1組成的宏大交響樂。
“‘反向觀察’計劃,第一階段……‘信息繭房’,構築開始。”唐悠悠輕聲自語,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弧度。
她的目標,正是公司內部那位隱藏極深的“觀察者”——林天宇。
直接乾掉他?太便宜他了,而且毫無價值。梁耀需要的是利用他,將他變成一根插向敵人心臟的探針,一個傳遞假情報的完美信使。
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讓他相信,他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真實的。
“找到了……‘觀察者’協議的後門特征。”唐悠悠的眼睛驟然一亮。
通過對公司內部網絡流量的深度篩查,以及對金三角一戰中繳獲的“清道夫”通訊設備的逆向分析,她終於捕捉到了林天宇用來與“上線”聯係的那一絲極其微弱的、幾乎與正常數據流融為一體的異常信號。
這個信號非常狡猾,它沒有固定的端口,也沒有固定的協議,每一次傳輸都會進行偽裝和變化。但它的底層邏輯中,有一個無法被抹除的“身份標識”,就像是人類的dna。
唐悠悠要做的,就是在整個奇點科技的內部網絡中,為這個特定的“dna”信號,單獨開辟一個“vip通道”。
所有帶著這個“dna”的訪問請求,都將被無聲無息地引導向一個由唐悠悠親手打造的、巨大的、虛擬的“鏡像服務器”。
在這個鏡像服務器裡,林天宇的“觀察者”權限依舊存在,他可以像以前一樣,訪問公司的項目數據庫、財務報表,甚至是高管們的內部郵件。
但,他所看到的“一切”,都將是唐悠悠想讓他看到的。
這是一座為他量身定製的、看不見的牢籠。
“構築完成。”唐悠悠敲下最後一個回車鍵,屏幕上所有的代碼窗口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她那群搖頭晃腦的卡通貓咪。
她伸了個懶腰,從桌上拿起一根棒棒糖塞進嘴裡,看起來又恢複了那個無憂無慮的網癮少女模樣。但隻有她自己知道,一張針對“觀察者”和其背後“主子”的天羅地網,已經悄然張開。
……
與此同時,奇點科技,芯片研發部。
一場激烈的“爭吵”正在上演。
“我不同意!這個散熱方案簡直是胡鬨!為了追求那零點幾毫米的厚度,犧牲15的散熱效率,這簡直是本末倒置!”
孫立,這位平時沉穩如山的芯片部門總負責人,此刻卻像一頭被激怒的獅子。他將一份打印出來的技術報告狠狠地摔在會議桌上,指著對麵一個同樣資曆深厚的老工程師,氣得滿臉通紅。
“孫總,你不能這麼說!”對麵的老工程師也不甘示弱,站起來爭辯道,“現在手機市場競爭多激烈?輕薄化是未來的趨勢!我們‘伏羲’芯片性能已經溢出這麼多了,稍微犧牲一點極限散熱,換來更極致的工業設計,這是完全值得的!”
“值得?等手機到了夏天變成暖手寶的時候,你看消費者會不會覺得值得!我們是技術公司,技術的穩定性是我們的根!忘了本,公司遲早要完蛋!”孫立吹胡子瞪眼,唾沫星子都快噴到對方臉上了。
“你這是技術保守主義!思想僵化!”
“你這是為了設計向性能妥協!投機取巧!”
整個會議室吵成了一鍋粥,支持兩派的人紛紛下場,拍桌子的,摔本子的,氣氛火爆到了極點。
而在會議室的一個角落裡,作為副總監之一的林天宇,正低著頭,看似在認真地做著會議記錄,但他的眼底,卻閃爍著難以抑製的興奮與激動。
他來了奇點科技這麼久,看到的永遠是鐵板一塊,所有人都像被洗了腦一樣,對梁耀唯命是從,整個公司高效得像一部精密的機器,讓他根本找不到任何可以利用的裂痕。
但今天,他終於看到了!
以孫立為首的“技術派”,和另一部分追求市場和設計的“市場派”,因為“伏羲”芯片下一代產品的散熱方案,爆發了前所未有的激烈衝突!
這,就是他夢寐以求的裂痕!
林天宇強忍著內心的狂喜,裝作不經意地,用自己的內部賬號,訪問了公司的技術文檔服務器,想要查找更多關於這次“散熱缺陷”的資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發起訪問請求的那一瞬間,唐悠悠的“信息繭房”已經啟動。他所連接上的,根本不是真實的服務器。
在這個虛擬的服務器裡,他“順利”地找到了好幾份關於這次散熱爭議的“機密”文件。其中一份由孫立親手撰寫的《關於“伏羲f2”芯片散熱模塊潛在風險的緊急報告》,更是讓他心跳加速。
報告中,孫立用詳儘的數據和模型,論證了新設計方案在長時間高負載運行下,有極大概率出現過熱降頻,甚至燒毀芯片的風險。報告的結尾,還有孫立請求梁耀親自介入,否決新方案的懇切言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