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浪戳了戳這條魚的長刺,好奇的問道:“軍哥,我看它就是比河豚身上的刺,更長一點而已啊!”
張軍現在已經確定了,這就是一條刺鮑魚。
“你們看見沒有,河豚魚的刺是軟刺,而這種刺鮑魚的長刺都是硬刺。”
“這種刺鮑魚渾身都是寶,味道非常鮮美,尤其是它的魚皮肉質厚實,膠質豐富。而且全身無毒,可安全食用。市場價格很高。”
在南海,有一句諺語:“不品刺龜鮮,不知南海情。”
這裡的“刺龜”指的就是南海特有的氣鼓魚——刺鮑魚。刺鮑魚和河豚不同,它是安全無毒的,魚皮和魚內臟最鮮美營養。其魚皮是魚越大越厚實。
與河豚不同,受到刺激和驚嚇,會立起長長的硬刺。而河豚的刺則是軟刺。
無論是打邊爐,煮雞湯,還是煲魚粥,味道都是非常的鮮美,氣味香濃,營養價值十分豐富,被譽為“南海第一鮮”。
野生的刺鮑魚比較難得,市場價格每斤380到500塊錢。當然也是個體越大價格越高。
楊啟聽到味道好吃,價格昂貴,一下就有興趣了。
“等會搞兩條煮粥,嘗嘗味道,看看有沒有說的這麼好吃!”
白浪則一個勁的點頭同意這個建議。
說來也怪,這一筐二百米的延繩釣,一百來個鉤子中了63條刺鮑魚。不可謂不密集,看來是碰到了刺鮑魚群了。
最大那幾條都有十多斤重,看著跟個小豬崽子一樣。
剩下還中了十幾二十條各種魚類。收獲非常不錯。
“唉呀!姐夫,死了七八條刺鮑魚,太可惜了。”
“死了一些也算正常,有可能這些魚吃鉤太久了,看看還新鮮嗎?隻要還新鮮的話還是能賣些錢的。”
楊啟也有些可惜的回答道。
“嗯呐,還算可以,是新鮮的,魚鰓都是鮮紅的,眼珠也沒有變色,應該是死了沒多久。”
白浪仔細檢查了一下,然後說道。
張飛駕駛著“啟航號”慢慢前進,另外三人七手八腳的重新在延繩釣上掛上明蝦,放回海裡。
接著就是收地籠了,每個地籠都進去四五斤螃蟹還有大青龍。收獲依舊不錯。
輪到綁螃蟹的時候,張軍是幫不上忙的,他這樣的大少爺從來沒有乾過這樣的活,想幫忙最後以被一隻梭子蟹夾了手指,而告終。
白浪還能慢慢的綁幾隻,剩下的都是楊啟自己,憑著昨天跟白雪學的技術勉強完成。
拿出冰凍的餌魚,剁巴剁巴塞進地籠裡麵,重新把地籠放進海裡。
楊啟跟白浪兩人開始做飯了。楊啟打算用刺鮑魚來煮粥,張軍憑著以前吃過的印象,指揮楊啟仔細處理著刺鮑魚。
最麻煩的是拔刺鮑魚身上的刺,熱水稍微一燙,一拔一個不吱聲。
然後將魚皮和魚肉分離,把內臟也清理乾淨,再剁成塊。
白浪則在一旁幫忙清洗各種螃蟹,大青龍。然後在鍋裡倒了點水,放點生薑,大蒜,料酒,直接開煮。
張軍在一旁看著,雖然幫不上忙,但眼睛一直盯著處理刺鮑魚的動作,似乎在監督。
張飛把船停穩後,也過來幫忙打下手。
不一會兒,刺鮑魚粥的香氣便彌漫開來,眾人都被這股香味吸引。
等楊啟嘗過鹹淡,手一揮,大家迫不及待地一人盛了一大碗嘗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