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恐怖的敲罟作業_異能讓我成為職業釣魚佬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65章 恐怖的敲罟作業(1 / 2)

要知道這可是野生大黃魚,有些海釣的釣魚佬,一生可能都釣不到一條野生大黃魚。

哪怕半斤以下的野生大黃魚,也能賣到大幾百塊錢一斤。

楊啟自認幾個月之前的自己,也做不到野生大黃魚放流。正所謂能力越強,責任越大,他也隻能做好自己。

二人經過一上午的高強度操作,也是感覺有些累了。兩人坐在甲板上喝著冰鎮飲料休息一會。

合計了一下上午的大黃魚的收獲,大概有個四百多條,其中十斤以上的有二十五條。

一兩千斤的魚獲,重量上來說絕對是差的太多了,不過從價值上來說肯定是巨款了。

大黃魚被譽為“國魚”,曾經作為我國四大經濟魚種之首(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烏賊)。

不單單是因為其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曾經的產量也是有著非常的輝煌過往,僅僅舟山漁場年產量也達到16.8萬噸。漁民們一網也能捕撈起上百噸的大黃魚。

要不然也不可能成為四大經濟魚種。

然而一切都因為一種滅絕式的捕撈方式,嘎然而止:敲罟作業!

這種作業方式是明朝嘉靖年間,廣東潮汕發明的,專門捕撈大黃魚。又稱:敲黃魚,敲梆作業,敲竹杠。

作業時,由兩條母船和幾十條小船圍成一圈,不斷敲擊綁在漁船上的竹板,縮小包圍圈到一定程度,再加大敲擊力度,震暈大黃魚,再一並撈起。

這種作業方式就是利用聲學原理,敲擊聲引起大小黃魚等石首類魚類的耳石共振,震暈後再進行捕撈。

敲罟作業成本低,效率高,凡是石首類魚類大小全部一律暈死,滅絕捕撈,比絕戶網狠毒的多。

1954年,敲罟作業自廣東汕頭傳自福建,進行全省推廣,獲得高產,隨後各地漁民紛紛效仿,傳播開來。

1957年僅僅浙江溫州地區大黃魚產量達到近10萬噸,產量增長了20倍。

產量的劇增,帶來的是價格的暴跌,大黃魚的價格幾分一斤,個體小一點的,直接扔到路邊漚肥。

1958年,曆時兩年,敲罟作業,作為有害漁法,在浙江地區被叫停。

但是1959年–1961年,三年自然災害,糧食極度短缺,為了不被餓死,很多地方的人,重新把注意力轉移到大黃魚的身上。向海求生,重新使用敲罟作業法,緩解了糧食危機。

1963年,國務院下達了《關於禁止敲罟的命令》,敲罟作業第二次被叫停。

隨後文格期間,很多地區再次恢複敲罟作業。

年,浙江省組織了兩千對漁船,前去大黃魚中心漁場進行捕撈。此次捕撈給了大黃魚種群致命一擊,產量達到16.81萬噸的最高紀錄。

自此東海野生大黃魚種群資源急劇下降,幾乎是銷聲匿跡。

短短二三十年,就讓一個種群幾近消失滅絕,簡直令人唏噓不已。

資源的極度衰退,直接導致了捕撈難度的劇增,現今漁民們捕撈到野生大黃魚全憑運氣,真正到了一魚難求的地步。

除了上麵的原因,野生大黃魚在沿海地區,成了高級酒場飯局必備的一道菜,有著穩定的市場需求。

綜合來看,野生大黃魚價格的貴,主要是因為:

1954年到1974年之間,敲罟作業的廣泛傳播使用,使得野生大黃魚種群遭受滅頂之災,種群斷層,無法恢複。

野生大黃魚的市場需求巨大,是現在捕撈量遠遠無法滿足的,造成了現在一魚難求的局麵。

使的野生大黃魚,再也不可能端上,尋常百姓家的餐桌。


最新小说: 我跟閨蜜穿書,在娛樂圈名聲大噪 廢雌?她是全星際大佬唯一淨化師 足球之神:崛起 我在靈異局的那些事 寒甲禦天 水滸:後周遺孤,開局撕詔書 三國:開局逆襲,大小喬求嫁我! 開局跳崖,簽到三千年醫聖傳承 我在農行的日子 一起擺爛吧!我的反派師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