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軍曹魚口感還是不錯的,魚肉細膩緊實,沒有小刺,價格也還是很親民。
“哈哈哈,看吧!我這條應該是冠軍了!”
鄭鐵從魚堆裡抱出一條大軍曹,大概有個50多斤的樣子。得意的大笑。
沒過多久陳棟就從魚堆裡麵翻出一條兩米多長,差不多100斤的大軍曹魚。
“嗨,阿鐵,你看看這條怎麼樣?哈哈哈!”
這一網沒有什麼小魚,基本都是八斤以上的魚,而且絕大部分都是軍曹魚。
魚的品種越少,撿魚就越方便。原本像這樣一網魚,他們五個人最少也要兩個多小時分揀。
這一網重量更重,不過分揀時間才一個小時就弄好了。
這就是魚種單一,大個體的好好處。
其實一般情況下,甲板上分揀魚獲的同時,拖網也是下到海裡,一直在拖的。
隻有實在太多的時候,才會停船一段時間,所有人一起分揀。
楊立民走進駕駛艙,給開船的陳中偉散了一根煙,二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
其他人則隨便清洗一下,抓緊時間抽空休息一會。這都是所有作業漁船上的慣例。
有時候忙起來,可能連吃飯休息的時間都沒有。所有漁船上的漁民,都養成有空就休息,倒地三秒入睡的習慣。
陳中偉談起漁船,拖網作業的經驗。
拖網作業肯定是海底越平越好,雖說有時候是拖底作業,但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貼著海底。
就像海釣釣底一樣,魚餌並不是真正沉到海底,一般都是離底一到兩米左右。
如果海底不平,那就會經常的掛網,萬一碰到大礁石,那這網基本也是廢了。
聊著聊著,陳中偉還說到,以前漁民捕魚的經曆:
“早年間漁民出海捕魚,真的是在拚命,拚的是命硬不硬,一個村每年總會有一兩個人回不來了!”
“那時候也有天氣預報,但是就是個擺設,一點都不準。憑的還是老漁民都經驗。”
“所以那時候我們漁民都講究‘父子不同船,兄弟不同舟’的規矩,就怕萬一漁船出事,家裡斷了香火。”
“我聽我爸說七八十年代那會,這海上還有海匪呢?,就盤踞在海島上,通常有個三五艘船,”
“平時也會捕魚,如果碰到有彆的漁船在附近作業,他們就會形成合圍之勢,搶了魚獲。”
“聽話的打一頓,不聽話的直接扔海裡。”
“然後把發動機啥的給搶了。”
“啊!這麼凶狠嗎?那那些聽話的,發動機都被搶了,他們怎麼回去?”
楊立民聽的目瞪口呆的,煙灰都忘了彈。
“就坐在空殼子船上漂嘍,還能怎麼辦啊?”
陳中偉彈了彈煙灰理所當然的說道,
“碰到入過的漁船求教,運氣好,漂到旁邊有島嶼的,遊過去,暫時也可以歇歇腳。運氣不好的……唉!”
“那後來這幫海匪是我們老大給剿了嗎?”
楊立民滅掉燙手的煙蒂,好奇的問道。
“那不是。”陳中偉笑了笑接著說道,
“一物降一物,這幫人欺負人欺負慣了,以為天老大,他們就是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