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管魷魚,也稱日本槍烏賊,又稱筆管魚,小魷魚,墨鬥魚,烏蛸等等。
屬於頭足綱,槍烏賊科,體型較小,胴長最大可達15厘米。
類似魷魚,但相比魷魚短而小,體短而寬。身體呈圓椎型,狀若筆管。
有些大連人、青島人還叫它“海兔”,因為這種小管魷魚逃生的速度非常快。
真可謂靜若處子,動若脫兔。
烹飪時,當它被燙至胴體發挺時,其外形變得鼓溜圓,宛如兔身,而支愣的腕則猶如豎起的兔耳朵。
將它們整齊擺放盤中,活脫脫就像一群兔子。這也是人們稱它為“海兔”的原因。
小管魷魚極易變質,因此隻有產地,才能嘗到味道鮮美的鮮品小管。
內地一些地區市場上提供的,隻是冷凍產品或者乾貨。
小管魷魚的烹飪方式有多種,白灼,油燜,香辣,蔥油,爆炒等等。
市場批發價格也算是比較平民,每斤30到50塊錢。
由於剛才的一網石蚌魚,讓白大海心情大好,現在碰到小管魷魚,決定讓大家賺點外快,愉悅一下心情。
畢竟有了良好的心情,才能更好的工作嘛。
於是眾人各自拿了一個抄網,找地方開始撈起小管魷魚。畢竟這是大海的饋贈,船東特許的,誰又能拒絕多搞點錢呢?
白大海和楊立民也跟在大家後麵,抄了不少的小管魷魚。
一個小時後,眾人自覺的停手,鄭鐵跑去廚房搞了一盤白灼小管魷魚。
果然新鮮就是味道鮮美的最好代名詞。
這次出海平白多了幾千塊錢的收入,試問誰不高興。接下去工作的勁頭就更足了。
眾船工再次被廣播叫醒的時候,已經是淩晨三點左右了。
輪流洗了一把臉,眾人來到甲板上準備起網了。
隨著絞盤的慢慢轉動,網兜被吊機釣上甲板。
引來眾人大聲歡呼。
看著網兜的飽滿度,大概有個2噸左右。這麼多重量,對於“豐收號”來說本來也隻能算中等產量。
那為什麼眾人能夠歡呼雀躍呢?因為他們從網兜縫隙中看到了,一片金黃金黃的的顏色。
“金黃色的,會不會是大黃魚?”
“如果是這麼多大黃魚,那我們就發財了啊!”
幾人開始瘋言瘋語的議論起來了。
“你們想多了吧!哪有那麼多大黃魚啊!”
站的離網兜最近的白大海,笑著開口說道。
他已經看到了,是梅童魚。不過裡麵會不會有大黃魚,就不得而知了。
隨著白大海拉出網兜繩索,甲板上就像留下來數不清的金條。
真的是金黃金黃的,燈光下還有點刺眼。
“唉!是梅童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