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清晨,陽光透過薄霧,溫柔地灑進一間充滿書卷氣的書房。年過花甲的陳敬之教授像往常一樣,早早地坐在了書桌前。他頭發花白,戴著一副老式的黑框眼鏡,鏡片後的眼神卻依舊銳利而充滿智慧。作為市詩詞協會的資深會員和名譽副會長,陳老一生浸淫古典文學,對詩詞有著近乎苛刻的審美和深厚的熱愛。退休後,他除了偶爾參加協會活動,最大的樂趣就是指導年輕後輩,並關注當下年輕人的詩詞創作。
他習慣在早餐後,泡上一杯清茶,然後戴上老花鏡,慢悠悠地翻閱手機。他不太發朋友圈,但卻很喜歡看他的學生們——那些如今分散在各行各業、卻仍對傳統文化保有一份情懷的年輕人們——分享的各種動態,尤其是其中偶爾夾雜的“新人詩詞”。在他看來,這些未經雕琢、甚至有些稚嫩的作品,往往比某些無病呻吟的所謂“名家之作”更顯真誠,更能反映當下年輕人的真實心境。
正當他瀏覽著一位在出版社工作的學生分享的行業資訊時,手機“叮咚”一聲,提示有一條新消息。是他以前帶過的一個研究生,叫李薇,現在在一家文化公司做策劃。李薇是個活潑開朗的姑娘,雖然工作忙碌,但偶爾會發些有趣的東西給老師看。
陳敬之點開消息,是李薇轉發的一條朋友圈截圖,還附帶著一句話:“陳老師,早上好!您快看看這首詩,覺得怎麼樣?是我一個朋友的朋友寫的,據說是個網文作者,寫小說卡文的時候隨便寫的,發朋友圈解悶兒來著。我看著挺有意思,就轉發給您品鑒品鑒。”
陳敬之扶了扶老花鏡,目光落在那個截圖上。截圖顯示的是一個名叫“林硯”的用戶發的朋友圈,配文很簡單:“寫文卡殼,對月發呆,胡亂寫首小詩解悶。”下麵附著一張照片,拍的是筆記本紙頁,上麵用鋼筆工整地寫著四行詩:
窗前人獨立,
月下影成雙。
舉頭望清輝,
低頭思故鄉。
陳敬之沒有立刻評價,而是習慣性地將這首詩輕聲念了出來。他的聲音蒼老而緩慢,帶著一種獨特的韻律感。
“窗前人獨立,月下影成雙……”他重複了一遍前兩句,微微頷首,“嗯,起筆不錯。‘窗前人獨立’,畫麵一下就出來了,孤獨感立現。‘月下影成雙’,巧妙,用影子來反襯人的形單影隻,這比直說‘我很孤獨’要含蓄得多,也有味道。有畫麵感,有對比。”
他繼續往下看:“舉頭望清輝,低頭思故鄉……‘清輝’代指月光,比直說‘明月’更顯雅致,也貼合月夜的清冷氛圍。尾句點題,‘思故鄉’,情感直接,但因為有前麵的鋪墊,倒也不顯得突兀。”
陳敬之放下手機,端起桌上的茶杯,輕輕呷了一口已經微涼的茶,陷入了短暫的沉思。
平心而論,這首詩算不上什麼驚才絕豔的傳世之作。格律上不算嚴謹,用詞也偏向白話,意境和內涵與那些流傳千古的名篇相比,確實顯得淺顯了些。但是,陳敬之卻從這短短二十個字裡,讀出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這首詩沒有時下許多年輕人為了附庸風雅而堆砌辭藻、故弄玄虛的通病。它的情感是真實的,是那種夜深人靜、對月沉思時自然流露的,或許帶著點寫作卡殼的煩躁,或許夾雜著對遠方或過往的些許懷念。這種“真”,在當下尤為難得。
而且,起承轉合自然流暢,尤其是“影成雙”反襯“人獨立”的構思,顯示出作者具有一定的巧思和文學素養,絕非完全不懂詩詞之人信手塗鴉。
“有點意思……”陳敬之喃喃自語。他拿起手機,給李薇回了條語音消息,聲音溫和:“小薇啊,詩我看了。寫得不錯,雖然技法上還顯稚嫩,但貴在情真意切,尤其是前兩句的對比,頗有巧思。比現在很多年輕人寫的那些空洞無物、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東西,要強多了。這個作者,是叫林硯對吧?”
過了一會兒,李薇的消息回了過來,帶著點興奮:“對對對!是叫林硯!陳老師您也覺得不錯吧?我聽我朋友說,他好像主要是寫網絡小說的,寫了本挺火的仙俠書叫《青雲誌》,沒想到還會寫詩呢!看來是有點才華的!”
“《青雲誌》?網絡小說作者?”陳敬之微微有些詫異。他平時不太接觸網絡文學,對這類作品知之甚少。一個寫流行小說的年輕人,能有這樣的詩詞功底和情懷,倒是讓他有些刮目相看。
他沉吟片刻,對著手機繼續說道:“嗯,網絡小說作者能有這份閒情逸致和文學觸覺,確實難得。這首詩,靈氣是有的,就是不知道是偶一為之,還是真有這方麵的興趣和潛力。你替我留意一下,如果這個林硯以後再有什麼新的詩詞作品,方便的話,可以再發給我看看。”
“好的陳老師!包在我身上!”李薇爽快地答應道。
結束和李薇的通話,陳敬之放下手機,目光再次落在那張朋友圈截圖上的四行詩上。他拿起一支紅筆,在旁邊的一張便簽紙上,工工整整地寫下了兩個字:
林硯。
寫完,他將便簽紙夾進了手邊一本經常翻閱的《唐詩鑒賞辭典》裡。對於這位素未謀麵的年輕人,他隻是出於惜才的習慣,隨手記下一筆,並未抱太大期望。畢竟,文學創作,尤其是詩詞,需要的是長期的積累和沉潛,一時的靈光乍現並不能說明什麼。
他合上辭典,端起茶杯,走到窗邊。窗外,晨曦正好,鳥鳴清脆。陳敬之望著遠處的高樓,心裡想著的,還是協會裡那些亟待整理的古籍和需要指導的年輕會員。
他並不知道,這個被他隨手記下名字的“林硯”,在未來,會以一種他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再次闖入他的視野,並且一次又一次地,讓他這個見慣了風浪的老學究,都不得不為之“刮目相看”。而那顆關於詩詞的種子,已然在無人察覺的角落,悄然埋下,靜待破土而出的時機。
喜歡穿越後我靠略懂成了文娛請大家收藏:()穿越後我靠略懂成了文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