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敬之教授的開場發言,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了一顆石子,激起的漣漪在報告廳內久久未散。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微妙的張力,所有人的目光都有意無意地瞥向嘉賓席上的林硯,想看看這位處於風口浪尖的“網文詩人”會作何反應。
林硯依舊端坐著,麵色平靜,仿佛那些暗含機鋒的話語和探究的目光都與他無關。隻有坐在第一排的蘇清鳶,能從他微微挺直的脊背和放在膝蓋上、指節有些發白的手,看出他內心並非全無波瀾。她悄悄握緊了拳頭,在心裡為他鼓勁。
主持人顯然也感受到了現場氣氛的異樣,她經驗豐富,立刻笑著宣布進入詩會的第一個互動環節——“即興對聯”,試圖用輕鬆的方式活躍氣氛。
“各位老師,各位詩友,我們詩會的第一個小環節是‘即興對聯’。”主持人站在台上,笑容可掬地說道,“我出一個上聯,很簡單,就三個字——‘春風暖’,歡迎大家踴躍對出下聯,我們看看哪位詩友的對句最工整、最有意境!”
“春風暖”這個上聯確實簡單直白,旨在拋磚引玉。話音剛落,台下便有不少人舉手,躍躍欲試。
主持人先點了一位戴眼鏡的年輕詩人。那人站起來,略一思索,朗聲道:“我對‘夏雨涼’。”
“春風暖,夏雨涼。嗯,很工整,季節相對,冷暖相對。”主持人點點頭,表示了肯定,但眼神中並未有太多驚喜。這屬於中規中矩的對法。
接著,又有一位中年女士被點到,她起身道:“我對‘冬雪寒’。”
“春風暖,冬雪寒。同樣是季節和溫度的對比,也不錯。”主持人依舊保持著職業笑容,但台下已經有人開始覺得乏味。連續兩個對句,雖然挑不出錯,但缺乏新意,意境上也略顯單薄。
隨後又有幾人舉手,對出了“秋霜重”、“晨露清”等下聯,雖然詞性對仗無誤,但始終未能跳出“季節+氣候感受”的框架,顯得千篇一律,難以讓人眼前一亮。台下的氣氛漸漸有些沉悶,連媒體記者們按快門的速度都慢了下來。
主持人環視一圈,見舉手的人少了,便笑著提高了音量,帶著一絲鼓勵和挑戰的意味:“還有沒有詩友有更特彆、更有意境的對句呢?我們期待一下不一樣的精彩!”
就在這時,嘉賓席上,一直沉默不語的陳敬之教授忽然抬了抬手,示意主持人。全場目光瞬間聚焦到這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身上。
主持人連忙恭敬地問道:“陳教授,您有什麼指示?”
陳敬之推了推眼鏡,目光平靜地轉向林硯所在的方向,語氣聽不出喜怒,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份量:“林硯小友。”
被突然點名,林硯心中微微一凜,但麵上不動聲色,從容地站起身,微微躬身:“陳教授。”
陳敬之看著他,緩緩開口道:“你是寫網絡小說的,平時構思劇情,最講究起承轉合、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這對聯雖小,卻也講究個機巧和意境。不如……你也來試試對這個下聯?讓我們看看,網文作者的思維,在對聯上能否也彆具一格?”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
陳敬之這分明是直接將林硯架在了火上!在經曆了開場那番暗含敲打的發言後,此刻又點名讓林硯在對聯環節出手,這其中的意味,再明顯不過了——他就是想看看,這個被他質疑“快餐化”的年輕人,到底有幾分真才實學!是對他能力的進一步考校,也幾乎是當著所有人的麵,給了他一個“自證”的機會!
壓力瞬間如同實質般籠罩在林硯身上。台下所有人的目光都緊緊盯著他,有好奇,有期待,但更多的是一種等著看笑話的玩味。尤其是坐在中後排的張濤和李軍那兩個“水軍詩人”,更是交換了一個幸災樂禍的眼神,嘴角幾乎要抑製不住地上揚。他們巴不得林硯對出一個平庸甚至蹩腳的下聯,那樣都不用他們出手,林硯自己就會成為一個笑話!
蘇清鳶在台下緊張得手心都出汗了,她擔憂地望著林硯,生怕他因為壓力而發揮失常。
然而,處於風暴中心的林硯,在最初的意外之後,心情反而迅速平靜下來。他迎向陳敬之審視的目光,臉上沒有絲毫慌亂,反而露出了一絲謙遜而沉穩的笑容。他深知,這既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機會。退縮或表現平庸,都會坐實彆人的偏見;唯有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才華,才能打破質疑!
他沒有急於回答,而是微微低下頭,作沉思狀。大腦卻在飛速運轉。“春風暖”……關鍵詞是“春”、“風”、“暖”。傳統的對法無非是夏秋冬、雨雪霜、涼寒冷……但陳敬之要的是“彆具一格”,要的是“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機巧。
電光石火之間,一個絕妙的下聯在他腦海中成型!這個對句,不僅工整,而且意境深遠,完全跳出了之前的窠臼!
僅僅過了幾秒鐘,在眾人或期待或嘲諷的目光中,林硯抬起了頭,目光清澈而自信,他看向主持人,又環視了一下全場,然後朗聲開口,聲音清晰而平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主持人,陳教授,各位老師詩友,我對的下聯是——‘秋月明’。”
春風暖,秋月明。
這五個字清晰地回蕩在報告廳裡。
刹那間,整個會場安靜了一瞬!
隨即,主持人的眼睛猛地亮了起來,臉上露出了毫不掩飾的驚喜和讚賞!她甚至忍不住輕輕拍了一下手掌:“好!對得好!‘春風暖’對‘秋月明’!”
她激動地開始解讀,聲音都提高了些許:“大家看,‘春’對‘秋’,季節相對,毫無爭議;‘風’對‘月’,都是自然景物,意境空靈;最關鍵的是這個‘暖’對‘明’!‘暖’是觸覺感受,是溫度;‘明’是視覺感受,是光亮!以視覺對觸覺,看似不同類,卻都給人一種舒適、美好的心理感受!這種對仗,非常巧妙!”
她越說越興奮:“而且,大家再品品這意境!‘春風暖’,是生機勃勃、萬物複蘇的溫暖;‘秋月明’,是秋高氣爽、月色皎潔的清朗。一暖一明,一春一秋,不僅對仗工整,更暗含了四季流轉、時光更迭、冷暖交替的人生哲理!這個下聯,工巧在意,意境深遠,確實彆具一格!非常好!”
隨著主持人專業而熱情的解讀,台下原本等著看熱鬨的人們,臉上的表情也從最初的驚訝,逐漸變成了恍然和欽佩!確實,比起之前那些單調的“夏雨涼”、“冬雪寒”,“秋月明”無論從詞性、意境還是巧思上,都高出了不止一個檔次!
“啪啪啪——”台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一次的掌聲,不再是出於禮貌,而是發自內心的讚賞!許多原本對林硯抱有偏見的詩人,此刻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年輕人的急智和文學功底,確實不容小覷。
坐在陳敬之旁邊的李薇老師,也微笑著點了點頭,看向林硯的目光中充滿了欣慰和肯定。
然而,出題人陳敬之教授,在聽到林硯的對句和主持人的解讀後,臉上卻並沒有露出太多讚許的神色,反而幾不可察地微微蹙了蹙眉。他似乎對林硯能如此迅速地對出如此精妙的下聯感到有些意外,甚至……有一絲更深沉的審視。但他並沒有說什麼,隻是端起麵前的茶杯,輕輕呷了一口,恢複了古井無波的表情。
而台下的張濤和李軍,臉上的得意笑容早已僵住,變成了錯愕和難以置信。他們怎麼也沒想到,林硯非但沒有出醜,反而一鳴驚人!這讓他們準備好的後續發難計劃,還沒開始就受到了挫折。
林硯在一片掌聲中,從容地向台下微微鞠躬致意,然後平靜地坐回座位。他並沒有因為一時的好評而沾沾自喜,因為他知道,這僅僅是一個開始,真正的重頭戲還在後麵。
在他坐下的瞬間,他看向第一排的蘇清鳶。蘇清鳶正激動地望著他,臉上洋溢著自豪和開心的笑容,悄悄在身側給他豎了一個大大的拇指,用口型無聲地說:“太棒了!”
看到她的鼓勵,林硯心中最後的一絲緊張感也徹底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加沉穩的自信。他微微一笑,對她點了點頭,目光重新投向舞台,準備迎接接下來的挑戰。
這看似簡單的對聯環節,林硯憑借其過人的急智和深厚的功底,初露鋒芒,不僅成功化解了陳敬之的“刁難”,更讓在場許多人對他刮目相看。原本對他不利的開局,悄然發生了轉變。而這一切,都為他接下來將要拋出的重磅作品——《將進酒》,做了一次完美的預熱和鋪墊。
喜歡穿越後我靠略懂成了文娛請大家收藏:()穿越後我靠略懂成了文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