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的傍晚,夕陽的餘暉將天邊染成一片溫暖的橘紅色,透過602室的窗戶,在客廳的地板上投下長長的光影。廚房裡傳來鍋鏟碰撞的清脆聲響和食物誘人的香氣,與書房裡劈裡啪啦的鍵盤敲擊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溫馨而充滿生活氣息的畫麵。
今天是個值得慶祝的日子。下午,林硯剛剛從編輯張嵐那裡得到了一個激動人心的好消息——《青雲誌》實體書的累計銷量,在上市短短幾周後,正式突破了50萬冊大關!這個數字,對於一個首次出版實體書的網文作者來說,堪稱一個裡程碑式的成就!它不僅代表著巨大的商業成功,更意味著作品已經獲得了主流出版市場的廣泛認可。
消息傳來時,林硯正在書房裡奮筆疾書,蘇清鳶則在客廳裡練習著新歌的旋律。當林硯掛掉電話,帶著難以抑製的興奮將這個好消息告訴蘇清鳶時,兩人都高興得差點跳起來!
“50萬!天哪!林硯!你太厲害了!”蘇清鳶放下吉他,激動地跑到書房門口,臉上洋溢著由衷的喜悅,比自己取得了成功還要開心。
林硯也從電腦前站起身,臉上是掩飾不住的激動和成就感:“我也沒想到會這麼快!真是……太感謝讀者們的支持了!”
巨大的喜悅需要分享,更需要一種儀式感來銘記。兩人幾乎是異口同聲地提議:
“我們慶祝一下吧!”
“今晚我們自己做頓飯慶祝一下!”
於是,這個平凡的周三傍晚,便注定要變得不平凡。兩人沒有選擇出去吃大餐,而是決定一起動手,在家做一頓簡單卻充滿心意的晚餐,用這種最家常、也最溫暖的方式,來紀念這個特殊的時刻。
廚房裡,係著圍裙的蘇清鳶儼然是主廚,熟練地翻炒著鍋裡的青菜,動作利落。而林硯則在一旁打著下手,負責洗菜、切菜、遞調料。他雖然廚藝不精,但態度極其認真,嚴格按照蘇清鳶的指令操作,偶爾因為笨拙的動作惹來蘇清鳶帶著笑意的嗔怪,氣氛融洽而歡樂。
“林硯,鹽!快!”
“哦哦,來了!”
“哎呀,土豆絲切太粗了啦!”
“我……我下次注意改進!”
林曉今天學校有活動,不回來吃飯,家裡隻有他們兩個人。這種獨處的、共同忙碌的氛圍,讓空氣中不知不覺地彌漫開一種比往常更加親昵和溫馨的氣息。
一個多小時後,幾道家常菜被端上了餐桌。青椒肉絲,西紅柿炒雞蛋,清炒時蔬,還有一鍋熱氣騰騰的紫菜蛋花湯。菜式簡單,卻色香味俱全,尤其是中間那盤紅燒排骨,色澤紅亮,香氣撲鼻,是蘇清鳶的拿手好菜。
兩人相對而坐。窗外,最後一抹夕陽已經沉入地平線,深藍色的夜幕緩緩降臨,皎潔的月光和城市的萬家燈火透過窗戶,柔和地照亮了餐廳。桌上溫暖的燈光映照著菜肴的熱氣和對方的臉龐,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美好的氛圍。
“來,為我們的大作家實體書銷量破50萬,乾杯!”蘇清鳶笑著舉起盛著果汁的玻璃杯,眼中閃爍著明亮而溫柔的光。
林硯也笑著舉起杯子,與她輕輕碰了一下:“也為我們未來的所有好消息,乾杯!”
清脆的碰杯聲回蕩在溫馨的房間裡。兩人相視一笑,開始享用這頓充滿成就感和喜悅的晚餐。
一開始,兩人還在興奮地討論著《青雲誌》的銷量、讀者的反饋、以及接下來影視化的進展,話語間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規劃。但吃著吃著,話題不知不覺地從事業轉向了更個人、更深入的方向。
蘇清鳶夾起一塊排骨,卻沒有立刻吃,而是用筷子輕輕撥弄著碗裡的米飯,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感慨。她抬起頭,望向坐在對麵的林硯,燈光下他的側臉輪廓清晰,專注吃飯的樣子帶著一種讓人安心的沉穩。
“林硯,”蘇清鳶的聲音輕柔了下來,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認真,“其實,有句話,我一直想找個機會好好對你說。”
林硯聞言,放下筷子,抬起頭,迎上她認真的目光,溫和地問道:“嗯?什麼話?”
蘇清鳶深吸了一口氣,仿佛鼓足了勇氣,眼神真摯地看著他,一字一句地說道:“謝謝你。”
她的語氣不像是客套,而是充滿了深沉的情感:“真的,謝謝你。如果不是你……可能我早就放棄唱歌了,也不會有現在的這些成績。”
她頓了頓,思緒似乎飄回了幾個月前,那個她剛剛被公司雪藏、陷入低穀、幾乎對夢想失去信心的時刻。“那時候,我被趙峰打壓,看不到任何希望,連住的地方都快沒了。是你收留了我,給了我一個安身之所。更重要的是,你從來沒有懷疑過我,一直鼓勵我堅持唱歌,還幫我寫歌,陪我一起麵對抄襲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