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問得巧妙,既符合銀行風控的要求,也暗含了對鄭碩整體戰略意圖的試探。
畢竟,在1974年那個風波詭譎的香江商場,巨額資金的動向,往往預示著下一場風暴的方向。
鄭碩沒有立刻回答,他端起麵前那杯早已不再冒熱氣的紅茶,輕輕呷了一口,任由微澀的茶香在口腔裡緩緩散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的沉默讓會議室裡的空氣仿佛又凝滯了幾分,隻有掛鐘的“滴答”聲不緊不慢地敲打著每個人的神經。
他腦中那個來自未來的“靈魂ai”正無聲地高速運轉,交叉比對著彙豐的曆史放貸偏好、陳家輝的個人行事風格以及當前香江地產和製造業的潛在機會。
『策略推演:一次性質押51股權確會觸發監管紅線。
建議拆分為兩階段操作:首階段質押25股權融資2500萬,符合常規風控範圍;
第二階段以“補充營運資金”名義追加質押5,總比例控製在30臨界點下方,可規避審查。』
『資金用途備案方案:鎖定目標——永豐塑料廠,該廠負債率89已瀕臨破產,收購價預計僅為資產淨值三折。
將並購包裝為“產業鏈垂直整合”,符合實業擴張邏輯,銀行通過率提升至72。』
“陳總監不愧是從業多年的專業人士,考慮的非常周全。”鄭碩微微頷首,朝霍建寧使了個眼色。
霍建寧立即從公文包取出一份預先準備好的補充條款附件,平鋪在桃木桌麵上。鄭碩的食指在關鍵條款下方劃過:
“我們接受質押比例不超過30的要求。
資金可以分兩筆劃撥:第一筆2500萬港元,專項用於收購永豐塑料廠,完成產業鏈整合;
第二筆500萬港元,作為並購後的專項營運資金。年化利息……”
他抬眼看向陳家輝:“希望能控製在9以內。”
談判陷入短暫僵持。陳家輝翻閱著條款,金絲眼鏡後的目光透著審慎。
就在這時,鄭碩忽然將話鋒一轉,像是隨口提起般問道:“陳總監,聽說貴行高層最近正在為合和實業那筆爛賬頭疼?
馬家倒台後,他們抵押的那幾棟工業大廈,現在市場估價恐怕連原本的三成都不到吧?”
這話像一根細針,精準刺中了陳家輝最敏感的神經。他端茶的手幾不可察地頓了一下。
就在上個月,他剛因為審批了和記國際的一筆大額貸款該貸款後來因和記國際陷入債務危機而成為壞賬)而在董事會上被嚴厲質詢。
鄭碩此刻提起合和實業的壞賬,無疑是在提醒他當前銀行業麵臨的普遍困境——舊有抵押物價值急劇縮水,風控形同虛設。
陳家輝放下茶杯,瓷器接觸桌麵發出清脆的“哢嚓”聲。他深吸一口氣,再抬起頭的時候,臉上職業化的笑容淡了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務實的凝重。
他不得不重新評估眼前這個年輕人:他不僅對市場動向一清二楚,更深諳銀行內部的痛點和顧慮。
陳家輝的指尖無意識地在評估報告上那個“20,000,000hkd”的數字旁輕輕敲擊著。
他需要時間消化這個方案,評估其中的風險與收益。窗外的陽光透過百葉窗的縫隙,在桃木桌麵上投下清晰的光柵,微微搖曳著。
談判,進入了最微妙的角力階段。
最終,協議條款被逐一敲定:鳳凰工業質押25的股權,獲取首筆2500萬港元並購貸款,年化利息定為8.7;
補充條款中明確,如後續需要追加不超過5的股權質押以獲得額外營運資金,彙豐將給予優先審批。
協議同時規定,資金必須定向用於並購永豐塑料廠。
“合作愉快,鄭先生。”陳家輝最終在協議上簽下名字,語氣複雜。
窗外,維多利亞港的海霧正在漸漸散去,而一場基於精密計算和風險控製的資本運作,才剛剛拉開序幕。
喜歡重生1973:ai重構香江商業請大家收藏:()重生1973:ai重構香江商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