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碩的原身出生於1958年,今年15歲1973年),是家中的幺子,上麵還有兩個姐姐。
他家祖上曾經也是十裡八鄉有名的商戶,雖然算不上壟斷一方的大豪族,卻也是家有良田百畝、鋪麵十餘間的“殷實”人家,在當地頗有聲望。
鄭碩的父親是個很有眼光和魄力的通透人,早在土改前夕,就主動將大半田產分給佃戶,隻留下自家宅院和兩間鋪麵維持生計。
到了公私合營時,又第一批響應政策,將剩下的兩間鋪麵參與合營改造。
他常對鄭碩說:“錢財是流水,人心是根基。太平年月裡,守著本分比攥著金山安穩;真到了風浪起時,幫過的人或許就是能拉你一把的人。”
公私合營後,父親和母親分彆擔任兩間鋪麵的私方經理,日子算不上多富裕,卻也安穩度日。
他們一家人與鄰裡相處時十分注意分寸,從不在人前顯露半分曾有的家底。
父親曾跟他說過自己的判斷:這個國家一定會越來越好。
可要是大家都過得緊巴,唯獨你們這些曾經商的人過著相對寬裕的日子,哪怕本沒錯,也容易被當成“錯”。
而轉移矛盾的法子,往往是再立一個更紮眼的由頭——
甚至是發起一場戰爭……
父親一直在蟄伏,在等待。
等國民經濟緩過來到那天,他相信憑著自己的臉麵和多年經商的經驗,很快就能有重新立足的一天。
原本以為這樣的日子能一直持續到家裡“翻身”的那天。
可誰也沒料到,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波會砸到這個低調了十來年的家庭頭上。
革委會新上任的乾部想樹“典型”,不知從哪翻出了鄭家祖上的舊賬,硬說當年分產是“假意收買人心”,實則“暗藏私產”。
借著清查的由頭,就將鄭家成分劃為“大資本家”。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那些冤枉你的人,比你更清楚你有多冤枉!
那些想踩著鄭家往上爬、想要覬覦鄭家家底的人,都明白這罪名有多麼的荒唐。
還好父親早有察覺,半年前就托人提前將兩位姐姐嫁了出去,選的還都是家境相對殷實的人家。
這場風波沒波及到她們,隻是她們的夫家也沒餘力幫襯鄭碩一家就是了。
至於鄭碩,是因為他父親還想賭一把。
他在將能讓兒子將來有機會重新起家的東西交給鄭碩貼身收好後,便靜等後續的發展。
隻是這一次,父親賭輸了!!!
雖然有兩位姐夫家的關係在,那麼革委會的人不至於做得太明目張膽。
但父母二人還是被帶去了農場的“學習班”,鄭碩則是被下放改造,家裡的鋪麵也被充了公,隻剩一座空蕩蕩的老宅。
鄭碩就是在原身坐火車下放的時候穿越過來的。
15歲的小孩子獨自一人坐火車下放,那些陷害他們家的人想要做些手腳實在是太簡單不過了。
接收完原身的記憶,鄭碩知道父親做到選擇很對,這個國家是會崛起。
可惜不是當下,而是幾十年之後……
擁有原身記憶的鄭碩很清楚自己唯一的希望就是在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