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文略顯驚訝,他是真的沒有料到對方最先關心的竟然是人事問題:
“兩家報社現有員工一共二十五人,包括編輯、記者、排版工、印刷工和雜務。”
他頓了頓,措辭謹慎的道,“坦白的說,目前士氣相當低下。
許多人已經三個月沒有拿到全額工資了,現在聽說報社易主,既期待又擔憂。
其中《港島晚報》的副主編張文遠帶頭組織了數次抗議,要求先結清欠薪再談轉讓。”
“所有人我都打算留用……”鄭碩語氣堅定,“……但需要重新簽訂合同,待遇會根據表現調整。”
周偉文眉頭微皺,身體微微前傾:“鄭生,恕我直言,這兩家報社經營不善,與其說人員不足,不如說人浮於事。
根據我們的調查,其中幾位老員工更是與競爭對手關係曖昧,可能涉及商業間諜行為。全部留用是否……”
“我知道其中的風險……”鄭碩打斷他,目光如炬,“……但改革需要穩定過渡,熟悉業務的員工比全新招聘更利於我的起步。
不合適的人將來可以慢慢優化調整,但不能因噎廢食。”
周偉文若有所思地點頭,手指無意識地轉動著金筆:“鄭生考慮周全。那麼關於報社運營模式……”
“兩家報社將合並為‘鳳凰傳媒有限公司’,但保留兩個刊號。”
鄭碩身體前傾,目光銳利,“一個公司,兩個刊號,運營兩份完全不同定位的報紙。這就像同時下兩盤棋,既要大眾市場,也要精英讀者。
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周偉文眉頭皺得更緊,金絲眼鏡後的目光充滿擔憂:“這種操作在法律上是可行的,但實際操作中很少見。
同時運營兩份報紙,成本最起碼會增幅一半,而收益卻未必會等同增幅一半。
香江報業的競爭非常激烈,《東方日報》雖然背景複雜,但已經占據大部分底層大眾的市場;
更不用說《明報》在精英讀者中的穩固地位。咱們的新報紙如果要想成功突圍的話,需要大量投入,而且……”
他頓了頓,聲音壓得更低:“……而且我聽說《東方日報》對neers新人)並不友善,他們有過一些……嗯,不太合規的競爭手段。”
“風險與收益成正比,周律師。”鄭碩微笑,眼中卻無半分笑意,“我已經與《明報》和《星島日報》達成了合作協議,稿費收入足以覆蓋初期的運營資金。
更重要的是,我對報紙的定位有清晰規劃。
大眾報紙要走親民路線,精英報紙要做深度報道,兩者互為犄角,相互促進。”
會議室陷入短暫沉默,隻有窗外傳來模糊的城市噪音和空調係統的輕微嗡鳴。
周偉文仔細打量著眼前的這個年輕人——稚嫩的臉龐,卻有著超乎年齡的沉穩與遠見。
眼神中既有文人的睿智,又有商人的銳利。
最終,周偉文輕輕歎息一聲,露出一絲讚賞的笑容:
“年輕人有魄力是好事。既然您已下定決心,祁理士律師事務所將全力協助您完成所有的法律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