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業項目評估中……
項目資金鏈安全期剩餘87天,需在60天內實現《今日頭條》盈虧平衡。根據曆史數據模擬,成功概率67.3……」
他深吸一口氣,空氣中混合著油墨、紙張與野心蒸騰的氣息。
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更是一場與資本巨鱷的博弈。
但透過玻璃窗望見樓下忙碌穿梭的身影——排版房裡阿全正在示範鉛字排列,編輯部傳來打字機密集的聲響,仿佛整棟舊樓都在新生的脈搏中震顫。
鄭碩的唇角終於泛起一絲銳利的微笑。
這場報業大戰,他已布下第一局棋。棋子已落,現在隻需等待對手的反應。
時間:1974年1月9日,晚上9點。
地點:南洋工業大廈·鳳凰傳媒有限公司。
香江冬天的晚上有點濕冷,但南洋工業大廈三樓的鳳凰傳媒公司裡頭,卻亮堂堂的,又熱又鬨。
空氣裡混著很重的油墨味、鉛字那種冷硬的金屬氣味,還有大家身上冒出來的汗味。
再加上一股幾乎能摸得著的緊張和期待——就像什麼事情馬上就要發生似的。
這棟舊工業大廈牆皮有點剝落,管子都露在外麵,日光燈一直嗡嗡響,有時候還閃兩下,照亮一張張緊盯著工作、額角流汗的臉。
《今日頭條》的創刊號,就好像一個快要出生的寶寶,正在產房裡經曆最後、也是最難熬的階段。
排版室裡,老吊扇沒什麼用似的轉著,吹的都是熱風。
老排字工阿全彎著腰,臉都快貼到巨大的鉛字盤上了,長滿老繭的手指在成千上萬的鉛字格裡快速移動、撿取,再準確地放進手托板裡。
他額頭上的汗珠順著深深的皺紋往下滴,他時不時拿袖子隨便擦一下,怕汗流進眼睛或者弄臟字盤。
兩個學徒在他旁邊小跑著遞字盤、清鉛屑,腳步很急但又不敢太大聲,生怕打擾他這種需要超級專注的工作。
角落裡那台新買的二手工版印刷機已經預熱好了,發出低沉又有規律的轟鳴聲,像一頭趴著等待的巨獸,就等著“吃”進新的新聞紙。
油墨味特彆衝,但對做媒體的人來說,這既是辛苦的味道,也是成品出來時的香味。
鄭碩安靜地站在排版房門口,兩手交叉抱在胸前,目光像老鷹一樣掃視著裡麵的每一個細節。
他個子挺高,站得筆直,在一群忙得有點狼狽的員工裡,顯得特彆冷靜。
他沒輕易插手,隻是在看,在評估大家的工作效率和每個人的狀態。
他的沉默本身就有點像一種壓力,但也讓有點慌亂的團隊有了一個可以聚焦的中心。
“老板,頭版清樣出來了!”總編輯陳國華的聲音有點啞,但又壓不住興奮,他快步走過來,手裡拿著一張剛從機器上取下來、還有點溫熱的校樣紙。
他襯衫領口開著,領帶歪到一邊,眼鏡片上好像也蒙了一層薄薄的油霧,臉上是連續熬夜帶來的累,但兩隻眼睛卻因為快要出成品而亮閃閃的。
鄭碩接過校樣,手指能感覺到紙上還有一點溫度。
喜歡重生1973:ai重構香江商業請大家收藏:()重生1973:ai重構香江商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