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叔粗略掃了一眼內容,排版清楚、欄目也多,菜價、巴士時間這些信息都有。
吱~這肯定好賣。
他心裡嘀咕:“這報社老板是不是傻?這不等於白送嗎?”
但手上沒停,二話不說,趕緊把那疊《今日頭條》搬到報攤最顯眼的位置。
不到六點半,第一個客人小跑著來了——是在附近“祥記茶餐廳”打工的阿強。
他一邊搓手嗬氣一邊笑嘻嘻問:“根叔,今天有什麼好介紹沒有?”
根叔抬頭瞥他一眼,順手抽出三份,但《今日頭條》放在了最上麵:
“《明報》有那個‘金庸接班人’寫的《昆侖》,《星島日報》搞了個‘穿越回秦朝’的故事叫《尋秦記》……
還有這份新的,《今日頭條》,隻要三毫,但是內容還挺全,有小說有資訊,菜價、巴士時間都有。”
阿強一聽“三毫”,眼睛頓時亮了:“真的假的?這麼便宜?那這三份都給我留著!”
這時候的娛樂方式不多,報紙、電視、廣播就是大家了解外界最主要的渠道。
阿強每天都會買幾份報紙來打發打發時間,不過這次他掏錢的動作比平時爽快多了。
主要是欄目多,還便宜~
才七點不到,根叔報攤前就陸續圍過來一群人。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越說越熱鬨:
“哇,《明報》這篇《昆侖》寫得真不賴,文風看著有點兒像金庸,但又有點其他的新意思!
你們說會不會是金庸親自教出來的嫡傳弟子寫的?”
“你看《星島日報》了沒?《尋秦記》,穿越回到秦朝啊!這題材多新鮮!”
“還是《今日頭條》劃算!才三毫子,欄目多不說,還都是些實用的,我媽肯定喜歡!”
七點半左右,一個戴眼鏡、學生模樣的年輕人突然“哎呀”一聲,指著三份報紙的作者欄大叫:
“大家快看!熏悟空、居八戒、蝦和尚——這不都是《西遊記》裡的人物嗎?”
一瞬間,所有人都低頭翻報紙、對筆名,議論聲“嗡”地一下炸開了。
祥記茶餐廳裡,幾個老街坊一邊喝奶茶吃蛋撻,一邊爭得麵紅耳赤:
“你們說,這三個作者是不是認識啊?名字都起得跟一套似的!”
“說不定是同一個師父教出來的呢?”
“有可能,誒,你們覺得有沒有可能是同一個人同時開三個筆名寫的?”
“不可能吧,誰那麼閒在同一個題材開三個筆名啊?我看就是師兄弟們約好了一起出道,看誰最後寫的出彩,混得好!”
到了九點,很多報攤的《今日頭條》已經賣斷貨。
根叔趕緊跑去公共電話亭,撥通發行部的號碼:“喂?是《今日頭條》嗎?
我是灣仔太源街祥記茶餐廳對麵報攤的根叔,我再要五十,不,我再要一百份!對,一百!麻煩快點送過來!”
灣仔寫字樓裡,幾個白領姑娘一邊衝咖啡一邊聊:
“彆看它價錢低,這《今日頭條》的內容還挺實用,我媽今早就是拿著它去買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