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他的那份商業計劃龐大而又複雜,每天隻見錢嘩嘩地往外流,進賬的影子連摸都沒摸著過,從父母那邊“繼承”過來的資金,眼看著就要見底了。
賬麵上數字那是一天比一天的瘦,他表麵上鎮定異常,但心裡麵怎麼可能不慌?
每天晚上回到淺水灣71號彆墅休息,瞪著牛大的眼睛盯著天花板,那都不是略微失眠,而是根本睡不著。
但現在,不一樣了。
白紙黑字的銷量數據就攤在桌上——民眾買賬,市場也認。
這就不止是回血那麼簡單了,這是救急的錢、是續上的氧,是他能繼續往下走的底氣。
他站起身,慢悠悠踱到窗邊,玻璃窗沾了點灰,但絲毫不妨礙他看外麵的景色。
香江的太陽正在緩緩沉入夜色,霓虹燈逐漸亮起,像睡醒的巨獸睜開斑斕的眼睛。
樓下街道,報社的發行車還在進進出出,幾個年輕員工正忙活著搬運最後一摞報紙,有說有笑,乾勁十足。
鄭碩嘴角輕輕一揚,那股笑意很淺,沒蔓延到整張臉,但他眼裡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他很清楚,自己手裡握著的,不隻是一份能賺錢的報紙。
更重要的是,《今日頭條》將成為他發聲的喇叭,是能攪動輿論的那根棍子。
有了它,他就不再是隻能藏在幕後,靠算計和演戲才能暗中布局的隱形人。
他的話,有人能聽見;
他的立場,能透過油墨印進千萬人的眼裡。
這年頭,能掌握媒體的人,無論走到哪裡都讓人忌憚三分。
鄭碩心裡非常清楚,從古到今,沒幾個掌權的人敢輕易動握筆杆子、管印刷機的人。
就算是他前世那條時間線上的馬家,底子乾不乾淨,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回歸之後,不照樣風風光光的嗎?
為什麼會這樣?
就是因為輿論是一張護身符。
明麵上是生意,暗地裡卻是一種權力。
而他鄭碩,如今也要有這張護身符了。
他能感覺到自己的身份正在悄無聲息地蛻變。
以前那層“神秘背景”是靠藏、靠演技,現在不一樣,他能自己給自己添增背景——不怕人查,不怕人問,他甚至可以主動給人編故事。
夜色漸濃,霓虹的光掠過他半張臉。
他知道,這第一步,他走成了。
但沒有衝昏頭腦,因為他清楚,之前的既得利益者們不會那麼輕易就放棄自己手中的“權利”。
《今日頭條》一炮而紅,“西遊師兄弟”的話題爆了,整個香江的大街小巷在一夜之間都知道了有一份售價三毫的報紙叫《今日頭條》。
也知道了“你所關注的就是頭條”這句口號。
他們第一次發現,原來報紙上不隻會有那些‘高高在上卻不關自己什麼事’的大新聞。
還有天氣預報、交通消息、菜價行情……這些真正和自己息息相關的內容。
這一刻,《今日頭條》被他們記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