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嘴裡不住地嘟囔:“今天這個《今日頭條》可就要開始收錢嘍,三毫變四毫,跟《東方日報》一個價了……
就是不知道這些老街坊們還認不認他的賬?會不會嫌貴就不買了呢?”
他手裡忙活著,眼睛卻時不時瞟向漸漸多起來的行人,他昨天意氣用事之下,進的《今日頭條》有點兒多,現在非常留意他們對《今日頭條》漲價的反應。
大約過了一個鐘頭,老主顧陳伯晃晃悠悠地來到報攤前,從口袋裡摸出幾個硬幣:
“阿根,老樣子,再給我多來一份《今日頭條》。”
他接過報紙,隨手翻看著,語氣裡帶著讚賞:
“這《今日頭條》真是越辦越好了,小說連載夠精彩,菜價、交通信息這些又實用。就算漲價一毫,也值!”
根叔一邊找零一邊搭話:“是啊是啊,我估計大家都是這麼覺得的。”他指了指已經賣出去不少的《今日頭條》:“您看,今天早上可有不少人都指名道姓的要它呢。”
陳伯湊近了些,壓低聲音:“我跟你講阿根,這裡麵的小說《四大神鋪》,寫得太精彩了!
還有那個《打工仔心聲》的欄目,說的不就是我們這些平民百姓的心裡話嗎?看完心裡麵不知道有多舒坦!”
到了上午十點左右,買報的人潮漸漸少了。
根叔開始清點自己報攤早上的銷量,不由得嘖嘖稱奇:“同樣賣四毫,《東方日報》今天明顯賣得比往常少了。
倒是這個《今日頭條》賣出去了不少……奇了怪了,這才上新4天,怎麼就那麼多忠實客戶了?還好我有先見之明,今天多進了不少,嘿嘿,又大賺一筆。”
他自言自語地搖著頭,心裡盤算著明天要多進點這個《今日頭條》。
與此同時,在《東方日報》總部那間裝潢氣派的會議室裡,氣氛卻格外凝重。
“啪”的一聲響,一疊銷量報告被狠狠摔在紅木會議桌上。
馬惜珍猛地站起來,臉色鐵青的可怕:“今天才第一天正常收費,就搶走我們將近兩成銷量?那以後還得了?”
他拳頭攥得緊緊的,手背上青筋暴起,搭配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顯得異常的滲人。
《東方日報》這時候的日銷量大概在15萬份左右,但今天初步統計銷量的時候,發現足足少了3萬多份。
這明顯不屬於正常的跌幅。
而另外兩大巨頭《明報》和《星島日報》分彆維持在8萬和10萬份左右,受影響不大。
新出版的《今日頭條》根據估算,銷量大概在6萬份左右——
這對一個剛剛運營4天的新報紙來說,簡直是個驚天的銷量。
大哥馬惜如坐在主位,麵色陰沉但還算鎮定:“坐下,冷靜點。”他聲音不高,但自帶一種威嚴,手指有節奏地敲著紅木桌麵。
“還冷靜?大哥!我們的客源主要就是普通民眾啊,現在這個鄭碩明顯就是衝著我們來的!”
馬惜珍越說越激動,汗水不斷地從額頭滑落。
“之前三天的推廣期,他倒貼紙墨錢也要賣得比我們便宜,就是為了培養讀者習慣!
那時候我就說要出手,是你說不要緊!現在好了,人家習慣養成了,就算漲價一毫也照樣有人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