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不行!這樣子操作風險太大了!”鳳凰玩具的銷售經理衛成第一個站起來,手裡的煙抖了抖,煙灰掉下來他都沒顧的上。
“外包廠的質量我們根本沒法控製!到時候交出一堆次品,壞的還是我們‘鳳凰玩具’的招牌!”
鳳凰工業的經理鄧伯雄也猛吸一口煙,啞著聲接話:
“是啊,老板。永昌塑膠廠當年就是信了外包的邪,結果次品率飆到15,返工成本比賺的還多!到時候牌子砸了,我們哭都來不及……”
鄭碩沒有立刻反駁,他沉默地聽著,手指關節因為用力握著粉筆而有些發白,等大家都說得差不多了,聲音稍微平息的時候,他才抬起眼,用手壓了壓空氣。
“你們說的,我都明白。”他的聲音低沉下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斷。
“但是現在這道選擇題已經沒有其他的選項了。
我們自己擴產?
那就至少需要投入一百二十萬的資金去新增十二條生產線和培訓兩百個新工人。
但沒有四個月的時間這一切根本就下不來。可是四個月以後,黃瓜菜都涼了。”
他往前走了一步,目光銳利地看向眾:“所以,這一次我們要從彆人失敗中走出自己的新路來,我們要建設一個全新的質量控製體係——
一個比歐美的標準還要嚴格、還要先進的質量控製體係。”
他轉頭看向市場經理張薇:“張薇,你從今天就開始組建一個特彆質檢組,直接對我負責。
每個外包廠派兩名駐廠質檢員,從頭跟到尾,每個批次的貨都必須抽檢,不合格率超過百分之二的,整批退回,一分錢的貨款都不給。”
財務主管陳工倒抽一口涼氣,立馬撥起了手中的算盤,嘴裡不停地嘀咕:“老板,這成本……駐廠、抽檢、退貨運輸……每一筆都是額外的開支啊!而且外包廠聽到這種條件,誰敢接?”
“暫時的成本增加,總好過‘鳳凰玩具’這塊招牌徹底爛掉的強。”
鄭碩斬釘截鐵,他拿起桌上一個墨方樣品,手指用力地轉動了幾下,發出清脆的“哢噠”聲。
“手感,精度,差一點,就不是那個味道。買家隻要玩過一次覺得卡頓、鬆散,就不會再買第二個。國際市場的大門,也將在我們的麵前徹底的關上——
精度背後是誠信,手感之中見生死。國際市場從不相信眼淚,隻認可無可挑剔的旋轉聲。
質量是‘鳳凰玩具’的生命線,這個沒有妥協的餘地。”
他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眼神裡掠過一絲極少外露的擔憂。
那不僅僅是對眼前訂單的憂慮,更是對‘鳳凰玩具’這個剛剛起步、正要蹣跚學步走向世界的品牌命運的深切擔憂。
“我們輸不起。不是輸不起這筆錢,是輸不起這個機會,輸不起‘鳳凰玩具’這個名字。”
接下來的沉默裡,隻剩下沉重的呼吸聲和窗外隱約傳來的工廠開工的敲打聲。
鄭碩站在那裡,身影在昏暗的燈光下顯得格外堅定,也帶著幾分孤注一擲的決然。
接下來的兩天,鄭碩帶著鄧伯雄幾乎跑遍了整個香江的工業區。
他們約見了不下幾十家的塑料廠商,但大多數工廠一聽到“不合格率超過百分之二,整批退貨”的嚴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