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建寧顯然早有準備,立刻翻開隨身帶著的文件夾,手指迅速找到其中一頁,語速平穩但內容卻不輕鬆:
“老板,已經超過三成了。而且……最棘手的是,六月底就有兩筆貸款到期,連本帶利要還一百二十萬港幣。”
他說完,輕輕合上文件夾,留意著老板的反應。
鄭碩聽完,隻是低低“嗯”了一聲,聽不出什麼情緒。他的食指下意識地在“正大便利店”那幾頁報表上來回點了點,指節敲在紙張上發出輕微的“嗒、嗒”聲。
他腦子裡那個比算盤還快的“靈魂ai”立刻亮起了紅燈,冷冰冰地提示著:
『當前整體負債率已超過70的警戒線。一旦倚重的物業資產價值下跌超過10,整個資金鏈將麵臨斷裂風險。』
這行字像燒紅的烙鐵,燙在他的意識裡。
他閉上眼,眼前浮現的不是複雜的數字,而是便利店貨架上那些密密麻麻、貼著“正大”商標的礦泉水和包裝麵包。
這些水,還有旁邊那些包裝上印著“鳳凰零售”字樣的麵包、紙巾,都是找本地工廠代工生產的貼牌貨。
他抬頭對麵前的霍建寧說:“雖然不是咱們自己的生產線,但我們已經把合作工廠的剩餘產能全都包下來了。”
他的食指一下一下地敲擊著桌麵:“建寧,你注意一下我們還要往這些代工廠派遣了更多的質檢員,從原料進口到成品包裝,每個環節都有人盯著。”
這種貼牌模式要被中間商賺一道差價,利潤肯定不如自建工廠來得高。
但現在這個階段,既要保證食品衛生安全,又要快速搶占市場,這已經是能在質量和成本之間找到的最好平衡點了。
霍建寧小聲補充道:“我們已經往每個代工廠派遣了六個質檢員輪流盯生產線,連麵粉的含水量都要每兩小時檢測一次。
雖然利潤薄了點,但至少能保證送到顧客手上的都是合格產品。”
鄭碩點點頭,他清楚的知道現在最重要的是先把品牌形象立住,等現金流穩定了,再考慮自建工廠的事。
畢竟在食品這個行當,口碑要是砸了,再多利潤也補不回來。
鄭碩心裡清楚,這隻是權宜之計,但確實是現階段最務實的選擇。
不管怎麼說,推自有品牌,毛利肯定是要比進貨彆人的東西高一些,但賺來的這點錢,真能填上每個月滾雪球一樣的利息這個大窟窿嗎?
他猛地睜開眼,目光銳利地看向站在一旁的霍建寧,話鋒一轉:“建寧,你在美國讀書的時候,聽沒聽說過一家叫fedart的零售商?
你知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在美國那種地方穩住現金流的?”
霍建寧被這突然一問弄得愣了一下,腦子裡飛快地搜索著課堂和商業案例的記憶碎片,不太確定地回答:art嗎?我的印象裡……他們好像主要是靠向顧客收取會員費?
還有就是……依靠大批量采購和銷售自有品牌的商品,做到價格便宜、量又大。”
鄭碩的嘴角微微向一邊扯動了一下,但那根本算不上是笑。art乾了十幾年攢下的家底,我們一時半會兒肯定比不了。
但我們手裡有他們求都求不來的好東西——墨方,這就是現成的引流法寶。”
他站起身,走到窗邊看著樓下熙熙攘攘的街道,語氣果斷起來:“立刻通知下去,從下個月一號開始,所有正大便利店統一推出‘墨方積分換購’。
顧客每買一件我們鳳凰零售公司自有品牌的商品,就積一分,攢滿十分,可以直接換一個限量版的魔方。
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那些每天來買油鹽醬醋的普通顧客,都變成對魔方感興趣的潛在玩家。”
他轉回身,看著霍建寧:“這裡麵怎麼控製成本,怎麼設計積分規則,怎麼確保限量版魔方的吸引力,你儘快拿個詳細的方案給我。
我們要用賣生活用品的流量,來養我們自己的品牌,更要護住我們的資金鏈。”
窗外的天色不知不覺中已經大亮,陽光透過百葉窗的縫隙,在紅木辦公桌上投下一條條明亮的光帶,正好掠過那份攤開的、關乎未來的財務報表。
鄭碩的手指在厚厚一遝報表上滑過,停在了印著“鳳凰服裝公司”的那一頁。他的目光在幾個關鍵數字上掃了幾個來回,眉頭立刻就皺緊了,擰成了一個死結。
庫存積壓那一欄,明明白白地寫著價值二百萬港元的成衣堆在倉庫裡,而旁邊的備注還提著一句,指望著正在拍攝的喜劇片《鬼馬雙星》上映後,能靠電影熱度帶火這批貨。
他腦子裡那個從不感情用事的“靈魂ai”立刻開始了冷峻的分析:
『根據上一條時間線的曆史數據回溯,《鬼馬雙星》項目最終取得商業成功的概率高達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