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裡的菜越長越好,王龍飛心裡那點底氣也越來越足。本地幾家餐館和攤販的訂單穩定了下來,雖然量不大,但細水長流,每天都能見到現錢。
晚上和網友互動時,那條“什麼時候開通外地快遞啊?饞哭了!”的評論,像顆種子,在他心裡悄悄發了芽。
他琢磨了好幾天。外地快遞,聽著是條好路子,能賣上價錢,量也能上去。可難題也明晃晃擺在那兒:野菜嬌貴,磕碰不得,放久了蔫得快,這千裡迢迢寄出去,路上耽擱一兩天,到了客戶手裡還能不能吃?萬一壞了,不是砸招牌麼?
但他沒輕易放棄。他開始有意識地在網上搜“生鮮快遞”、“蔬菜保鮮”、“冷鏈運輸”。信息依舊雜亂,費用看著就讓人咋舌。專用的泡沫箱、冰袋、吸水紙、真空包裝機…每一樣都要錢,而且操作起來似乎很複雜。
成本太高了。他那點微薄的利潤,根本撐不起這種“高端”玩法。
他盯著屋裡堆著的那些普通尼龍袋和幾個皺巴巴的泡沫箱,眉頭擰成了疙瘩。難道就沒彆的法子了?
他又點開那條評論,看著後麵跟著的一串“+1”和期待的表情,心裡有點不甘。
試試?就用最土的辦法試試?
他想起上次給那個南方小夥寄野菜的經曆。也是簡單的泡沫箱加冰水瓶,好像也成了。雖然規模小,但原理差不多吧?
心一橫,他決定小範圍試水。他在最新一條視頻的評論區置頂了一條回複:
“謝謝大家厚愛!外地快遞一直在琢磨,怕路上壞了糟蹋東西。想先小範圍試一下,就用最普通的泡沫箱加冰袋保鮮,限前五位朋友,每種野菜最多一斤,混裝也行,運費到付,壞了我賠。真想要的朋友私信我地址電話,醜話說前頭,口感肯定不如現摘,儘力而為!”
發出去沒多久,私信提示音就叮叮咚咚響了起來,比平時熱鬨得多。他沒想到響應的人這麼多,遠遠超過了五位。他隻好挨個回複,解釋說明,最後硬著頭皮選了地址最近、溝通最痛快的十位網友,記下地址和需求。
第二天送貨前,他特意起得更早,采摘了最新鮮水靈的野菜,小心地用乾淨吸水紙裹好,再分裝進塑料袋裡紮緊。然後跑去小賣部,買了幾瓶冰水急凍成冰袋。
下午送完本地訂單,他立刻趕回家,開始打包。屋裡頓時忙亂成一團。黃豆好奇地圍著堆滿野菜和泡沫箱的桌子打轉。
他按照地址順序,一個個仔細核對:稱重、裝袋、放冰袋、塞進大小合適的泡沫箱、用膠帶封死、填寫快遞單…動作笨拙又小心翼翼,生怕漏了步驟或者貼錯單子。
汗水順著額角滑落,他也顧不上擦。十個包裹,花了他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
看著地上十個封裝好的、大小不一的泡沫箱,他長長舒了口氣,心裡卻七上八下。這十個箱子,裝的不僅是野菜,更是十份沉甸甸的信任和一場未知的冒險。
快遞員上門取件時,看著這一地箱子,有點驚訝:“喲,飛子,生意做大了?往外發展了?”
王龍飛苦笑:“試試水,也不知道成不成。”
“放心,咱這快遞現在快了,兩三天準到!”快遞員幫著把箱子搬上車。
接下來兩天,王龍飛心裡一直惦記著這事,時不時翻看手機物流信息。第三天下午,他開始陸續收到網友的反饋。
手機叮咚作響,跳出好幾條消息和圖片。
“收到了收到了!冰袋還沒完全化!菜有點壓到了,但看著還行!晚上就吃!”
“博主良心!包裝很用心了!薺菜有點蔫,但馬齒莧很堅挺!謝謝!”
“收到!辛苦了!馬上炒雞蛋試試!”
“箱子完好,冰袋給力!菜很新鮮,比我們本地菜市場的好多了!”
幾乎都是好消息!雖然也有提到輕微壓痕或略有萎蔫,但都在可接受範圍內,沒有一單徹底損壞。懸著的心終於落回肚子裡,一種巨大的喜悅和成就感湧上來,比賣掉多少本地菜都來得強烈。
他趕緊回複感謝,並仔細詢問口感如何,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
晚上,他把這次嘗試的過程和網友的反饋剪輯成了視頻。沒有回避問題,如實展示了打包的忙亂、網友反饋的蔫葉特寫,以及那些滿意的評價。
標題帶著點如釋重負和小小的驕傲:《第一批外地快遞試水成功!感謝信任!》
視頻反響空前熱烈。評論區變成了大型“饞哭”現場和預訂現場。
“看著就好吃!下次試水求帶!”
“博主打包太實在了!下次冰袋可以少放點,省點運費!”
“求開通常態化快遞!”
“這野菜看著就正宗!羨慕!”
王龍飛看著滾動評論,心裡暖烘烘的,也沉甸甸的。他一條條回複,解釋目前的困難和以後的打算:
“謝謝大家!這次是試水,包裝還得優化,成本也得算算。等摸索出穩妥的辦法,一定儘量滿足大家!”
關掉電腦,他拿出那個破筆記本,開始計算這次試水的成本:野菜本身、冰袋、泡沫箱、膠帶、快遞費…林林總總加起來,利潤其實很薄,幾乎算是平進平出。
但他並不沮喪。這條路,總算初步蹚通了!雖然又小又艱難,但方向是對的。
他看著窗外靜謐的田野,又看看腳邊打盹的黃豆。本地市場有限,而這網絡連接起來的廣闊天地,或許才是他這些帶著泥土氣息的蔬菜,真正的歸宿。
隻是,下一步該怎麼走,才能走得更穩、更遠?他需要更仔細地琢磨。
喜歡卷不動了,回村種田放鬆一下請大家收藏:()卷不動了,回村種田放鬆一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