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成本一點點摳下來,真空產品的銷路也漸漸打開,王龍飛和李強肩上的壓力稍微輕了些。但王龍飛心裡那本賬,算得越來越遠。
晚上對賬的時候,他看著後台那些零零散散卻穩定增長的訂單,還有包裝箱上貼著的、各式各樣的快遞單,忽然冒出一個念頭。
“強子,”他敲了敲賬本,“你說…咱這些東西,鹹蛋、鬆花蛋、菜乾、臘肉…算是個啥?”
李強正埋頭啃著饅頭,聞言一愣:“啥算個啥?就是…土特產唄?好吃的!”
“土特產…”王龍飛沉吟著,“網上賣土特產的多了去了。人家憑啥記住咱?憑啥下次還買咱的?”
李強眨巴眨巴眼,沒太明白:“咱東西好唄!真材實料!回頭客不少啊!”
“東西好是根本。”王龍飛點點頭,手指無意識地劃著快遞單上那片空白,“但光靠口口相傳,太慢。你看人家大點的網店,都有個名號,有個ogo,包裝上也印得漂亮。一看就正規,像那麼回事。”
他頓了頓,聲音低了些:“咱這真空袋、泡沫箱,光禿禿的,就貼張快遞單。收到的人,知道是咱龐莊飛哥家的還好,不知道的,拆開吃了也就吃了,轉頭就忘。咱忙活半天,就是給快遞公司和包裝廠掙印象分。”
李強慢慢嚼著饅頭,品出點味兒來了:“飛哥你是說…咱也整個牌子?印包裝上?”
“嗯。”王龍飛眼神亮了些,“起個名,設計個簡單標,哪怕就印個不乾膠貼紙,貼包裝上。成本加不了幾分錢,但人家收到,一眼就知道是咱的貨。吃好了,下次還能找來。”
“這主意好啊!”李強來了興致,饅頭也不啃了,“得起個響亮的!叫…‘龐莊珍味’?‘飛哥農坊’?‘強子特產’?…哎不行,這名太土了…”
王龍飛被他逗笑了:“土點沒事,實在就行。關鍵得讓人記住。”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來,越說越興奮。起什麼名?用什麼圖案?印在哪兒?成本怎麼控?
名字想了一大堆,又否了一大堆。太文縐縐的,不像他們;太直白的,又沒特色。最後勉強定了幾個備選:“田野日記”、“泥土饋贈”、“本味農莊”…
圖案更頭疼。王龍飛想用麥穗或者稻穀,李強覺得太普通,想用他倆和黃豆的漫畫頭像,王龍飛又覺得太鬨騰。
“要不…”李強靈機一動,“就用咱那移動雞舍的簡筆畫?多有意思!代表咱的特色!”
王龍飛琢磨了一下,覺得這主意不錯,獨特,又有故事。
成本也得考慮。定製印刷包裝袋成本高,他們現在量還不夠。最後決定先從不乾膠貼紙開始,設計個簡單的ogo和名字,每單貼一張,試試水。
設計是個大難題。兩人審美有限,軟件更是一竅不通。王龍飛試著用手機繪圖軟件畫了個歪歪扭扭的雞舍簡筆畫,配上文字,怎麼看怎麼彆扭。
李強把設計圖發到粉絲群裡求助。沒想到,反響異常熱烈。群裡藏龍臥虎,有學設計的大學生,有愛好繪畫的白領,紛紛出手幫忙。
幾天後,幾個風格各異的設計稿發到了他們郵箱。有簡約現代的線條畫,有可愛溫馨的卡通版,還有複古手繪風的…
兩人挑花了眼,最後選了一款線條簡潔、帶著點拙樸味道的設計:一個小房子帶輪子的簡筆畫,下麵一行手寫體“本味農莊”,旁邊還有個小小的狗爪印,代表黃豆。
“就這個了!”李強一拍大腿,“又簡單,又有咱的特色!”
聯係印刷廠,印了第一批不乾膠貼紙。成本算下來,一張還不到一毛錢。
新貼紙到貨那天,兩人像迎接寶貝一樣。素色的真空袋上,工工整整地貼上小白底黑字的貼紙,瞬間感覺就不一樣了。
“嘿!像樣了!”李強拿著貼好標的真空鹹蛋,左看右看,美滋滋的,“有牌子的感覺了!”
下一批發貨,每個包裹裡都多了這張小小的貼紙。
反饋很快來了。老客戶們覺得新奇又驚喜:
“哇!博主有品牌了!恭喜!”
“貼紙好看!簡約風!”
“本味農莊,名字好聽!接地氣!”
“狗爪印萌翻了!是黃豆的嗎?”
“越來越正規了!支持!”
甚至有人專門為了收集貼紙而多下單。
王龍飛把這些反饋一條條看完,心裡那塊一直懸著的石頭,似乎落下去一點。這條路,好像又清晰了一些。
晚上,他更新視頻,展示了新設計的貼紙和貼標後的產品,感謝了幫忙設計的網友。
標題帶著點小小的自豪:《給我們的農產品貼個標!‘本味農莊’試試水!》
“黃土坡老農”也發來語音:“娃們心思活絡了!品牌好,積口碑。名號響了,價才好提。但根本還是東西硬,標再好,東西孬,砸的是自己招牌。”
王龍飛把這話反複聽了幾遍,鄭重地回了一句:“叔,放心。東西永遠是第一位。標,就是個記號。
喜歡卷不動了,回村種田放鬆一下請大家收藏:()卷不動了,回村種田放鬆一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