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會議的興奮感尚未完全消退,一個更深層次、更關乎長遠發展的問題,已經開始在王龍飛和李靜的腦海中盤旋、發酵。八十七萬的淨利潤,是對過去一年努力的肯定,但更像一麵鏡子,照出了“本味農莊”當前發展模式的瓶頸和未來巨大的潛力空間。
夜晚,辦公室的爐火比往常熄得晚了些。王龍飛和李靜沒有像往常一樣各自看書或處理事務,而是並肩站在那塊寫滿來年計劃的白板前,目光銳利,像是在審視一幅即將發起的戰役地圖。
“靜,你看,”王龍飛的手指劃過白板上“銷售收入”一欄,下麵密密麻麻列著“食之本”、“優鮮優選”、各大電商平台等渠道名稱,“咱們今年掙的錢,大部分是靠這些合作渠道。他們幫咱們打開了市場,功不可沒。但是,”他話鋒一轉,手指重重地點在“利潤”二字上,“渠道費用、平台傭金、物流成本、還有因為中間環節導致的定價權受限……層層分潤下來,真正落到咱們口袋裡的,可能連終端售價的一半都不到。”
李靜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接口道:“而且,數據不在我們手裡。消費者是誰?喜歡什麼?複購率如何?這些最核心的市場信息,我們都抓不牢。就像……就像我們辛辛苦苦種出了最好的糧食,卻隻能低價賣給糧店,不知道最終是誰吃到了,吃得滿不滿意。”她拿起筆,在白板空白處畫了一個簡單的流程圖:
生產本味)→渠道多方)→消費者模糊)
“我們現在卡在中間環節,利潤被分流,品牌與用戶的直接聯係被隔斷。”
王龍飛深吸一口氣,眼神變得無比堅定:“這個問題必須解決。咱們不能永遠給彆人做嫁衣。‘本味’的價值,應該由我們自己來最大程度地實現。我們要打造的,是一個從田間地頭到消費者餐桌,甚至到生活方式體驗的完整閉環。”
“閉環?”李靜眼睛一亮,這個經濟學詞彙用在農莊發展上,讓她感到一種戰略升級的興奮。
“對!閉環!”王龍飛拿起筆,在李靜畫的流程圖旁邊,重新畫了一個圈:
育種種植養殖核心產品)→深加工提升附加值)→自有渠道直達用戶)→用戶體驗增強黏性)→反饋指導生產
“我們要把這個圈自己跑通!把中間環節的利潤,和最重要的用戶關係,牢牢抓在自己手裡!”
這個想法如同一道閃電,照亮了前進的道路。兩人越討論越興奮,思路也越來越清晰。閉環戰略的核心,在於解決兩大關鍵短板:銷售依賴和體驗缺失。
“首先,是打造強大的自有銷售體係。”李靜分析道,“咱們的番茄賬號有800萬粉絲,這是巨大的寶藏!但活躍消費用戶隻有5萬左右,轉化率還有巨大提升空間。我們不能隻把平台當成展示窗口和銷售櫃台。”
“沒錯!”王龍飛讚同,“要把它變成咱們的私域流量池。小梅!”他轉頭看向正在電腦前整理會議紀要的張小梅,“明年開春,你的工作重點要調整!全力搭建咱們自己的會員體係和線上商城小程序!”
張小梅立刻抬起頭,眼中充滿乾勁:“飛哥,靜姐,我早就想說了!平台流量不穩定,規則說變就變。如果我們有自己的小程序,可以直接觸達用戶,做精準營銷,會員積分、專屬優惠、新品試用都能玩得轉!還能沉澱用戶數據!”
“就是這個意思!”王龍飛肯定道,“先把這800萬粉絲中的核心群體轉化為我們的忠實會員,提供比平台更好的服務和價格,讓他們習慣在我們的地盤消費。這是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把‘流量’變成‘留量’!”
“其次,是補上體驗的短板。”李靜將話題引向另一個方向,她指著窗外漆黑的夜色,“現在粉絲來了,看什麼?沙棘園、棗林、魚塘、大棚……看完之後呢?沒地方休息,沒地方吃飯,沒地方深入體驗。來了就走,留不下深刻印象,更產生不了額外消費。咱們這800萬粉絲,不僅是購買力,更是潛在的旅遊消費力!”
王龍飛重重一拍大腿:“說到點子上了!咱們這麼好的環境,這麼真實的農業景觀,不能浪費!所以,第二步,就是建設‘本味’體驗區!”他走到白板前,開始勾勒藍圖:
“第一,村民廣場及配套設施。”他畫了一個中心區域,“不能光我們自己乾,要帶動村裡一起。把村委會前麵那塊空地利用起來,平整硬化,建一個像樣的廣場,有休息亭、公共衛生間、小型停車場。鼓勵村民在廣場周邊開一些農家特產小店、傳統小吃攤,賣點手工饃饃、土雞蛋、自家醃的鹹菜。遊客來了有地方聚,有東西看,有特產買。這錢讓村民賺,咱們農莊的人氣也更旺,是雙贏!”
“第二,深度體驗和遊玩項目。”他的筆指向農莊內部,“光是看不夠,要能讓遊客參與進來。規劃出沙棘采摘體驗區、親子認領菜園、傳統農具展示和操作區、魚塘垂釣項目用我們自己的魚)。還可以弄個‘本味廚房’,讓遊客用咱們的食材,在指導下親手製作沙棘醬、蜜棗等簡單食品,帶走當紀念品。這不僅是玩,更是品牌文化的深度滲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三,商業盈利設施。”王龍飛的筆跡更加有力,這是實現閉環造血的關鍵,“咱們這環境,春夏秋三季風景如畫,本身就是極好的背景板!建設一個婚紗攝影基地!規劃出花海、果園、水景、特色建築比如我們計劃翻修的新房和辦公室)等多個拍攝場景。這不僅是一筆可觀的場地租賃收入,更能通過新人的社交分享,帶來巨大的品牌曝光和高端客流!”
他頓了頓,繼續規劃:“同時,配套建設特色餐飲和民宿。餐飲就用咱們自產的頂級食材,主打‘從田間到餐桌’的新鮮健康理念,可以設高端訂製餐和大眾農家菜不同檔次。民宿不用多,但要精,幾間就好,設計成有鄉土特色又不失舒適度的風格,讓遊客願意住下來,深度感受鄉村的寧靜和美好。這些項目,都能有效延長遊客停留時間,大幅提升人均消費。”
李靜補充道:“這些體驗和商業設施,又能反哺我們的產品銷售。遊客在農莊吃了好吃的沙棘燉雞,自然會想買我們的沙棘原漿回去自己做;住了舒服的民宿,會對‘本味’的品牌產生更深的情感認同和信任,成為我們線上商城的忠實客戶。這就真正形成了線上線下聯動、體驗帶動消費的閉環!”
藍圖越來越清晰,但也意味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資金投入巨大,管理複雜度飆升,人才短缺問題凸顯需要懂旅遊、餐飲、營銷的新人才),以及與村民利益的協調等等。
“步子是不是有點大?”李靜冷靜下來,提出顧慮。
王龍飛目光灼灼:“是很大,但方向是對的。我們不能等什麼都完美了再動手。可以分步走,滾動發展。明年,集中力量先做兩件事:一是全力搭建線上會員體係和自有商城,這是根基;二是啟動村民廣場和最簡單的采摘、垂釣體驗項目,投資小,見效快。婚紗攝影和餐飲住宿,可以做好詳細規劃,等資金更充裕、團隊更成熟時再啟動。”
他看向李靜,眼神中充滿了信任和邀請:“靜,這個閉環藍圖,需要你的智慧和力量。線上體係的搭建、用戶體驗的設計、數據的分析,你都比我懂。我們一起,把‘本味’從一個小農莊,真正打造成一個有名氣、有實力、有溫度的品牌!”
李靜迎著他的目光,心中湧起一股並肩作戰的豪情和甜蜜。她用力點頭:“好!我們一起!”
窗外,冬夜寂靜,但在這間小小的辦公室裡,一個關於“本味農莊”未來的宏大構想已經破土萌芽。從被動銷售到主動運營,從產品輸出到品牌體驗,一場深刻的變革即將到來。王龍飛和李靜,這對事業與生活的伴侶,將攜手帶領他們的團隊,踏上這條充滿挑戰卻也無限精彩的閉環創業新征程。他們的詩和遠方,正在自己手中,一步步變為觸手可及的現實。
喜歡卷不動了,回村種田放鬆一下請大家收藏:()卷不動了,回村種田放鬆一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