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廣場的規劃設想得到了村委會的鼎力支持,丈量工作也順利完成。接下來,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將腦海中的構想和粗糙的草圖,變成可供施工的、精確嚴謹的設計圖紙。這件事,光靠熱情和粗略的估算不行,需要專業的設計力量介入。
王龍飛通過鎮裡推薦,聯係上了縣建築設計院的一位副院長,姓劉,是位經驗豐富、對鄉土建築頗有研究的中年工程師。電話溝通後,劉院長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表示願意帶著團隊親自來龐莊村實地考察,並承接這個具有鄉土特色的廣場設計項目。
幾天後,劉院長帶著一名助手,如約而至。王龍飛、李靜、李強,以及聞訊趕來的老龐支書和建國叔,熱情地接待了他們。簡單寒暄後,一行人再次來到了那片寄托著希望的場地。
春寒料峭,但陽光很好。劉院長戴著眼鏡,拿著卷尺和筆記本,神情專注。他並沒有急於發表意見,而是先仔細地沿著邊界走了一圈,不時用腳步丈量,觀察著地勢的高低起伏、周邊的道路走向、遠處的山巒背景,以及現有的樹木植被。他的助手則忙著拍照、記錄數據。
“王總,李工,”劉院長看完場地,走到王龍飛和李靜麵前,語氣專業而沉穩,“這塊地基礎條件不錯,麵積夠用,形狀也規整,視野開闊。做村民廣場和配套,很有潛力。你們之前有什麼具體的想法和要求,可以詳細說說。”
王龍飛示意李靜。李靜拿出之前手繪的草圖和自己整理的初步需求文檔,條理清晰地闡述起來:
“劉院長,您好。我們的核心訴求是:實用、鄉土、生態、共享。”
“實用方麵:主廣場要足夠大,能容納村民日常活動和小型集市,地麵要防滑、耐磨、preferaby透水我們傾向於用透水磚),方便清潔和雨水下滲。停車位要規劃清楚,小車和農用車最好能分開。”
“鄉土特色:這是重點。我們不希望建成千篇一律的城市廣場。涼亭、遊客中心兼特產展示點)的建築風格,希望能融入本地民居的元素,比如灰瓦、木構架、毛石牆基等,材料儘量選用本地易得的木材、石材,顯得自然、親切。”
“生態環保:除了透水磚,綠化我們建議以本地鄉土樹種和花草為主,好養活,易維護,還能營造季節變化的美感。照明可以考慮太陽能路燈,節能。衛生間要考慮汙水處理,最好能接入或靠近未來的小型汙水處理設施。”
“共享性:廣場是全體村民的,也是未來遊客的。功能分區要清晰,動靜要有所區分。比如,涼亭和花園區域要相對安靜,適合休息;攤位區要方便經營和管理;還要充分考慮老人、孩子的安全和無障礙通行。”
李靜講完後,王龍飛補充道:“劉院長,我們還有一個長遠的想法。這個廣場,不僅是村民活動中心,也是我們‘本味農莊’未來線下體驗的入口和集散地。設計時,是否可以預留一些接口?比如,未來可能從廣場延伸出通往我們農莊采摘區、魚塘的觀光小徑的入口位置;遊客中心的內部空間,是否能靈活隔斷,既做展示,也能兼做簡單的農事體驗教室或者臨時休息點?”
老龐支書也插話:“對對對,劉院長,關鍵是得接地氣!讓咱村裡人覺得這是自己的地方,願意來!也讓外麵來的人覺得新鮮、舒服!”
劉院長認真聽著,不時在本子上記錄,或提出關鍵問題:“主廣場預計同時容納的最大人數?攤位是固定還是移動式?本地常用的木材有哪些?對造價的心理預期是多少?”王龍飛和李靜一一作答,李強和老龐支書也從實際使用角度補充看法。
現場溝通持續了近兩個小時。劉院長對王龍飛和李靜提出的理念非常讚賞:“王總,李工,你們考慮得很周全,尤其是對鄉土特色和生態的重視,很難得。這個項目,不僅僅是建一個廣場,更是鄉村公共空間活化的一次很好實踐。我們會充分吸收你們的想法。”
回到農莊辦公室,劉院長的助手將現場照片和數據導入電腦。更大的討論在圖紙上展開。劉院長打開筆記本電腦,調出初步的cad地形圖,大家圍攏過來。
“根據現場情況和你們的需求,我有個初步構思。”劉院長操作著軟件,屏幕上開始出現線條和色塊,“主廣場居中,采用局部抬升和下沉相結合的方式,創造空間層次感。鋪裝以本地青石板和透水磚交替拚花,既古樸又實用。”
“涼亭位置按李工說的,放在西南角,避風向陽,視野也好。結構采用傳統木構架,屋頂用小青瓦,亭內設石桌石凳。”
“遊客服務中心靠路邊,方便識彆。外觀借鑒本地‘一顆印’民居的簡化形式,白牆、灰瓦、木窗。內部空間按王總說的,做靈活隔斷設計。”
“綠化帶沿廣場邊緣布置,選用本地常見的銀杏、國槐、紫薇等喬木,搭配麥冬、鳶尾等地被植物,形成四季有景的生態緩衝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攤位區規劃在東北角,靠近路口,方便經營和管理,采用可移動的統一設計木屋,整齊美觀……”
“停車場放在西北側,與活動區有一定隔離,減少乾擾……”
屏幕上,一個兼具實用功能、鄉土風情和生態理念的廣場雛形漸漸清晰。劉院長的專業素養和對鄉土文化的理解,讓王龍飛和李靜深感佩服。他們就一些細節又進行了深入討論:亭子的具體尺寸和樣式、衛生間的蹲位數量和無障礙設施、綠化植物的具體品種和配置、照明燈具的選型……
討論一直持續到傍晚。最終,雙方就設計的基本原則、功能布局、風格取向和主要技術指標達成了高度一致。劉院長承諾,回去後會儘快組織團隊深化設計,一周內提交初步方案效果圖和概算。
送走劉院長,辦公室裡安靜下來。王龍飛和李靜相視一笑,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興奮與期待。將腦海中的藍圖,通過專業的設計,一步步變為可視化的、可實施的圖紙,這種感覺,比之前任何一次討論都更加踏實和真切。
“感覺……夢想真的開始照進現實了。”李靜輕聲說,看著窗外暮色中那片空地的輪廓。
“是啊,”王龍飛握住她的手,目光堅定,“有了科學的圖紙,下一步的施工、籌資,就有了依據。咱們的‘村民廣場’,很快就不再是紙上談兵了。”
繪製圖紙的過程,不僅是技術的溝通,更是理念的碰撞和共識的達成。它標誌著“本味農莊”的閉環戰略,從線上銷售的成功,正式邁向了線下體驗區建設的實質性階段。接下來的每一步,都將更加具體,也更具挑戰。但手握初步成型的設計構想,王龍飛和李靜對未來的信心,更加充盈。
喜歡卷不動了,回村種田放鬆一下請大家收藏:()卷不動了,回村種田放鬆一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