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清淤工程圓滿收官,結算款順利到賬,近千畝土地經過“淤泥沃土”的洗禮和機械化平整,已然蛻變成一馬平川、肥力充沛的現代農田。這片凝聚著汗水與智慧的土地,靜靜地躺在夕陽下,仿佛一張巨大的、等待書寫豐收傳奇的白紙。然而,王龍飛和李靜深知,這片土地的潛力遠未被充分釋放,而釋放潛力的關鍵,在於更深入地創新生產關係和利益聯結機製,真正實現與村民的共生共富。
傳統的土地流轉模式支付固定租金)雖然清晰簡便,但村民無法分享產業增值的收益,參與感和主人翁意識有限,難以形成持久的發展合力。王龍飛和李靜醞釀已久的“土地入股,合作經營”方案,時機已經成熟。他們決定召開一次全體村民大會,將這份“共富藍圖”攤開在陽光下,與土地的真正主人——龐莊村的鄉親們,共同商議,攜手前行。
大會當晚,村委會前的廣場上燈火通明,人頭攢動。幾乎全村能來的村民都到了,男女老少坐滿了廣場,氣氛熱烈中帶著一絲鄭重。大家心裡都清楚,這次會議將決定那片新土地的未來,也關乎每家每戶的長遠生計。
王龍飛、李靜、李強、趙大虎、老龐支書、建國叔等在主席台就坐。沒有繁文縟節,王龍飛開門見山,用最樸實的語言,說明了會議的目的。
“鄉親們!”王龍飛的聲音通過喇叭傳遍廣場,“咱們村東頭那近千畝地,經過大家一春天的辛苦,現在變了樣,成了真正的寶地!這地,是咱村的根,是大家的命根子。怎麼讓它生出更多的金疙瘩,讓咱大夥的日子都跟著水漲船高,是咱今天要商量的大事!”
他首先回顧了土地改良的艱辛與成果,肯定了每一位村民的付出,然後話鋒一轉,拋出了核心議題:
“以往,咱把地租出去,拿固定租金,省心,但地裡的收成是好是孬,跟咱關係不大。現在,咱們能不能換個法子?讓這地,不僅給咱租金,還能像母雞一樣,不斷下金蛋,讓咱年年有分紅?”
台下頓時議論紛紛,村民們交頭接耳,眼神中充滿了好奇和期待。
李靜接過話筒,她打開筆記本電腦,將精心準備的ppt投影在臨時懸掛的幕布上。她用清晰的圖表和通俗的比喻,詳細講解了“土地入股合作經營”的方案:
1.入股方式:
“自願入股,兩種選擇:
純土地入股:以您家改良好的土地麵積折算成股份。我們會請專業的評估機構,根據土地位置、肥力、基礎設施配套情況,給出一個公平的畝均股值。
土地+勞務入股:除了土地入股,您或者您家的勞動力,優先在入股的土地上務工,勞務報酬按市場價計算,同時,勞務投入也可以折算成一部分‘勞力股’,參與年終分紅。適合願意長期在農莊工作的鄉親。”
2.股權結構與收益分配:
總股本構成:由“土地股本”村民入股土地折算)、“資金股本”本味農莊投入的基礎設施、農機、種苗、流動資金等折算)和“技術管理股本”本味農莊提供的技術、管理、品牌、銷售渠道等無形資產折算)三部分組成。比例由第三方機構評估確定,確保公平。
收益分配:每年農莊產生的淨利潤總收入減除所有成本、稅費和發展基金後),按股權比例進行現金分紅。保底承諾:無論當年盈虧,入股土地每年可獲得不低於以往市場流轉租金標準的保底收益,確保村民基本收入不受影響。盈利好,則分紅遠高於租金;即使暫時虧損,也有保底托底。
3.管理模式:
成立“龐莊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村民是股東。選舉產生合作社理事會和監事會,村民代表參與重大決策監督。
“本味農莊”作為經營方,負責統一規劃、種植、管理、加工、銷售,實行企業化、標準化運營。
定期公布賬目,透明化管理,保障每位股東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李靜的講解條理清晰,賬目算得明白,承諾實實在在,打消了村民的很多顧慮。
隨後是自由提問和討論環節,氣氛更加熱烈。
村民王老栓第一個站起來,他種了一輩子地,比較謹慎:“龍飛,靜丫頭,這法子聽著是挺好。可這‘股’值多少錢?咋算?彆到時候俺們的地被算便宜了。”
王龍飛立刻回答:“栓叔問到了點子上!咱不自己說了算,請縣裡有資質的土地評估所來評,標準公開,大家一起監督。保證公平公道!”
年輕媳婦春燕關心勞務:“靜姐,要是俺家入股了地,俺也想去農莊乾活,這‘勞力股’咋算?能分多少?”
李靜笑著答:“春燕姐,勞力股會根據出工天數、工種技術含量、表現考核來定,具體辦法咱們一起商量,寫進章程。多勞多得,乾得好分得多!”
比較有經濟頭腦的李老四提問:“要是年頭不好,虧了咋辦?保底租金能準時給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龍飛鄭重承諾:“四叔,保底租金是鐵打的承諾,寫入合同,受法律保護。即使虧損,我們農莊先用流動資金支付,絕對準時足額!而且,我們搞多種經營,抗風險能力強,目標就是帶著大家一起賺錢!”
也有人擔心失去控製權:“地入股了,還是不是俺的?以後想自己種還能拿回來不?”
老龐支書接過話:“地權不變!還是國家的,承包權還是你家的!入股的是經營權,就像你把地租出去一樣,合同到期,地還是你的!合作社章程裡會寫清楚退出機製,放心!”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問題涉及方方麵麵,王龍飛團隊和老龐支書都耐心一一解答,坦誠溝通。道理越辯越明,好處越說越清。村民們看到的是:地還是自己的,有了保底收入,還能分享發展紅利,能在家門口優先就業,還能參與管理說話有分量。這比單純收租金強太多了!
討論持續了近三個小時。最後,老龐支書站起來總結:“鄉親們,龍飛和靜丫頭是真心實意想帶著大夥一起富!他們有能力、有眼光、有良心!這辦法,我看行!是長遠之計!願意一起乾的,咱就簽入股協議,成立合作社,擰成一股繩,把這寶地經營好,共同富裕!”
會場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絕大多數村民的臉上都露出了信服和期待的表情。會後,意向登記處排起了長隊。
幾天後,在專業機構的評估和律師的指導下,詳細的合作社章程和入股協議出爐了。經過反複溝通,大部分涉及土地改良的農戶都選擇了入股,其中不少選擇了“土地+勞務”的雙重入股方式。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龐莊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正式宣告成立!選舉產生了理事會和監事會,王龍飛和李靜受聘為經營團隊。村民們拿著股權證書,臉上洋溢著當家作主的喜悅和對未來的憧憬。
這片新生的沃土,終於以“股份”為紐帶,將“本味農莊”的先進生產力與村民的土地資源、勞動力資源緊密地聯結在一起,形成了一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命運共同體。一條通往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在龐莊村腳下,堅實鋪開。
喜歡卷不動了,回村種田放鬆一下請大家收藏:()卷不動了,回村種田放鬆一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