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資金的盤點,如同一場戰前清點彈藥,讓王龍飛團隊清醒地認識到資源與目標的差距,也倒逼他們必須以更高的精度和效率來規劃未來的生產。夜晚的討論結束後,第二天一早,王龍飛和李靜便將核心團隊再次召集起來,議題明確而緊迫:製定覆蓋全年的精細化種植養殖計劃目錄與周期表,並基於此進行科學的未來收益預測。這不僅是一份生產指南,更是向合作社股東們展示前景、凝聚信心的“作戰地圖”和“收益藍圖”。
會議室內,白板被擦得乾乾淨淨,彩色記號筆準備就緒。李靜將連夜整理的土壤數據、氣候資料、市場調研報告攤在桌上,王龍飛則掛起一張巨大的年度日曆圖。
“各位,”王龍飛開場,“錢要花在刀刃上,地要種出金疙瘩。咱們不能埋頭蠻乾,必須像指揮打仗一樣,什麼時間、在哪塊地、種什麼、養什麼、預期收獲多少、能賣多少錢,都得清清楚楚!今天,咱們就一起把這張‘農業作戰地圖’畫出來!”
一、繪製“時空”作戰地圖:全年種養周期規劃
李靜首先主導種植計劃的製定。她結合千畝土地的詳細分區規劃,開始在白板上勾勒時間軸和任務欄。
1.核心大田作物區沙棘+高粱)周期:
沙棘園400畝):
3月下旬4月上旬春植):定植2年生優質沙棘苗。重點確保灌溉係統調試完畢,施足有機底肥。
4月6月苗期管理):重點促根緩苗,滴灌係統水肥一體化,補充氮磷鉀均衡肥。病蟲害綠色防控懸掛誘蟲板、釋放捕食蟎)。
7月8月營養生長期):控製徒長,葉麵補充微量元素,做好抗旱排澇。
9月10月果實膨大期秋季管理):增施磷鉀肥,促進果實發育和枝條成熟。秋季深施有機肥,為來年打基礎。
11月次年2月休眠期采收):沙棘果成熟采收預計10月底11月)。采收後清園、修剪、冬季防護。注:沙棘種植第一年以養樹為主,果實產量有限,主要收益在第二年後)
高粱田200畝):
4月底5月初春播):選用早熟、抗逆性強品種,機械精量播種。
5月7月生長期):間苗、定苗,水肥管理,中耕除草。
8月9月抽穗灌漿期):關鍵水肥供應,防治蚜蟲、鑽心蟲。
9月底10月初秋收):機械收割。秸稈部分還田,部分作為青貯飼料用於林下養雞。
2.設施農業區溫室大棚)周期實現周年生產):
早春茬2月5月):溫室育苗番茄、黃瓜、辣椒),3月定植,5月上市,搶早價高。
越夏茬5月8月):利用遮陽網、噴淋降溫,種植耐熱葉菜空心菜、莧菜)或果菜,供應夏季市場。
秋延後茬8月11月):種植番茄、黃瓜等,延長供應期至初冬。
越冬茬11月次年2月):保溫溫室種植葉菜菠菜、油菜)或反季草莓,元旦、春節上市,效益高。
常年進行:沙棘組培快繁、藥用植物如薄荷、艾草)育苗,為園區和未來擴展提供種苗。
3.生態養殖區林下養雞特色禽類)周期:
批次化滾動養殖:
每批周期:購進脫溫雞苗或自孵)→育雛室飼養3周→轉入林下散養區沙棘林)約90100天→出欄。
全年計劃:根據沙棘林承載能力和市場,規劃每年養殖34批,錯開出欄時間,保證持續供應。
種養結合:雞群在林下捕食害蟲、除草,糞便經發酵處理後為沙棘提供有機肥,形成閉環。特色禽類如鵝)可單獨分區養殖,用於除草和肉用。
李靜一邊講解,一邊在白板上畫出了清晰的甘特圖,不同顏色的線條代表不同作物或養殖項目的時間跨度,何時播種、何時管理、何時收獲,一目了然。趙大虎和韓立春根據農時經驗不斷補充細節,比如防治某種病蟲害的最佳窗口期,或者哪種天氣下不適合進行某項農事操作。
二、測算“希望”的收益:多維度的財務預測
有了清晰的生產計劃,收益預測便有了依據。王龍飛接過話頭,開始進行效益分析。他強調,預測要客觀,既要看到潛力,也要承認風險和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