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招聘的孫皓、周媛、吳建國三位同事迅速融入團隊,有效緩解了“本味”的運營壓力,但王龍飛和李靜深知,農莊未來的發展,尤其是即將啟動的馬勃菌規模化生產、智能溫室建設、產品深加工及品牌升級等更具挑戰性的項目,需要更多元、更頂尖的人才加入。常規的招聘渠道雖然有效,但能否找到真正認同“本味”理念、願意將個人事業與鄉村發展緊密相連的同行者,需要更開闊的思路。
一天晚上,王龍飛和李靜在複盤近期線上平台運營數據時,發現“本味生活”小程序的用戶粘性極高,後台留言區充滿了對農莊產品、技術、甚至發展理念的熱烈討論和真誠建議。張小梅也時常彙報,有不少粉絲不僅複購率高,還主動在社交媒體上為“本味”發聲,儼然成了“編外宣傳員”。
“龍飛,你看這條留言,”李靜指著屏幕,“這位id叫‘沃土深耕’的網友,對我們沙棘水肥一體化方案提了個很專業的微調建議,涉及土壤毛細管作用,水平不低。還有這個‘蘑菇愛好者’,詳細分析了我們芽苗菜光照周期的優化可能性。”
王龍飛湊過去看,頻頻點頭:“這些粉絲裡藏龍臥虎啊!很多人不隻是消費者,更是知音。他們對‘本味’有感情,認同我們在做的事。”
一個大膽的想法在王龍飛腦中成型:“靜,你說……我們能不能搞一次特彆的招募?不從人才市場找,而是直接從我們最核心的粉絲裡找?來一場‘本味尋伴計劃’?招募那些真正懂我們、認可我們、並且有能力的人,直接加入團隊!”
李靜眼睛一亮:“這個主意太棒了!這不僅是招聘,更是一次品牌價值觀的深度共鳴和團隊文化的強化!能找到誌同道合的人,比單純找有技能的人更重要!我們可以設置一些具體的、有挑戰性的虛擬任務,既能篩選能力,也能考察他們對農業的理解和對‘本味’理念的認同度。”
兩人越說越興奮,連夜與張小梅商量,迅速敲定了方案。幾天後,一則風格清新、誠意滿滿的招募令,在“本味農莊”的所有官方平台重磅推出:
【本味尋伴計劃:尋找與土地同頻的你】
你是否,也有一個田園夢想,渴望腳踩泥土,心向星光?
你是否,關注“本味”已久,對我們的沙棘、菌菇、魚塘如數家珍,甚至有過“如果我來做會更好”的念頭?
“本味農莊”現正式啟動“尋伴計劃”,麵向全國認可我們的朋友,虛位以待以下“同行者”:
1.智慧農業技術員1名):癡迷於數據與精準農業,願用代碼與傳感器,守護作物的每一次呼吸。挑戰任務:分析我們提供的一段沙棘園環境數據,提出優化建議。)
2.品牌內容策劃1名):深諳自然與人文的敘事,能用鏡頭與文字,講述土地最動人的故事。挑戰任務:為我們的馬勃菌項目,策劃一個短視頻腳本或一篇品牌故事。)
3.農產品電商運營1名):精通線上戰場,願將優質農產品,以更優體驗送達千家萬戶。挑戰任務:為我們的新品設計一套線上推廣組合拳。)
我們不同限學曆、背景,隻在乎:
深深的認同:理解並熱愛“本味”所倡導的生態、科技、共贏之路。
紮實的潛力:具備崗位所需的核心技能與快速學習能力。
腳踏實地的熱情:準備好擁抱田野的芬芳與勞作的艱辛。
你將獲得:
與創始人並肩作戰、直接參與核心項目的機會。
一個有溫度、有夢想、共享發展成果的團隊。
一片可以真正將理想付諸實踐的沃土。
有競爭力的薪酬與無限的成長空間。
招募令一出,迅速在“本味”的粉絲社群中引爆。這則不同尋常的招聘,以其獨特的理念和誠意,打動了許多一直在關注“本味”成長的年輕人。短短一周,招募郵箱收到了數百份充滿熱情和創意的申請材料,遠超預期。
張小梅和周媛進行了初篩,王龍飛和李靜則花了幾個晚上,仔細閱讀每一份進入複試的申請材料和挑戰任務成果。他們看到了退役後想投身農業的無人機應用高手、對農產品品牌塑造有獨到見解的廣告文案、精通社群運營和用戶體驗的產品經理……更重要的是,從字裡行間,他們能感受到申請者對“本味”發展脈絡的熟悉、對農業的深刻思考以及加入的真誠渴望。
經過幾輪緊張的線上任務挑戰和視頻麵試,三位特彆的“粉絲”脫穎而出:
智慧農業技術員程諾男,27歲,原某互聯網公司物聯網工程師):他提交的沙棘園數據優化方案,不僅精準指出了現有係統的幾個可優化節點,還自行編程模擬了優化後的效果對比圖,邏輯嚴謹,實操性強。麵試時,他坦言厭倦了虛擬世界的代碼,渴望將技術應用於真實的土地,關注“本味”已久,對農莊的智能化路徑了如指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品牌內容策劃林薇女,25歲,自由攝影師撰稿人):她為馬勃菌策劃的短視頻腳本,以“一朵菌菇的星際旅行”為題,將菌菇生長與環境互動擬人化,充滿詩意和想象力,又精準傳達了科技農業的內涵。她表示,自己被“本味”將科技與溫情結合的特質吸引,想用影像記錄這片土地上的創新與汗水。
農產品電商運營趙峰男,29歲,原某生鮮平台運營經理):他的推廣方案數據驅動、策略清晰,且特彆強調了“本味”品牌價值的滲透和用戶忠誠度培養,而非單純賣貨。他看好高品質農產品賽道,認為“本味”的模式具有稀缺性和前瞻性,渴望加入從頭參與構建一個偉大品牌。
最終麵試在線上進行,王龍飛和李靜與三位候選人進行了深入交流。除了專業能力,他們更看重的是對方眼中的光、言語中的熱愛以及對鄉村生活的理性認知而非浪漫化想象)。麵試結束,王龍飛和李靜相視一笑,心中已有人選。
一周後,三位收到錄用通知的“粉絲”員工,從祖國的不同角落,懷著激動與憧憬,陸續抵達了龐莊村。他們的到來,不僅為“本味”注入了急需的專業技能和新鮮視角,更像一股活水,進一步印證了“本味”模式的價值和吸引力,也讓團隊所有成員倍感自豪——我們的事業,正在吸引越來越多誌同道合的優秀同行者!
王龍飛和李靜親自帶著新成員熟悉農莊的每一個角落。站在沙棘園旁,望著這片凝聚了無數心血的沃土,王龍飛對三位新人,也是對全體團隊成員說:“歡迎回家!從今天起,我們不僅是同事,更是共同在這片土地上播種夢想、創造未來的夥伴!讓我們一起,把‘本味’建設得更好!”
這場成功的“粉絲招募”,不僅是一次人才引進的創新,更是一次團隊文化與品牌信念的升華。它標誌著“本味農莊”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從依靠核心團隊艱苦創業,到能夠憑借其獨特的價值觀和事業平台,吸引和彙聚全國範圍內的優秀人才,共同繪製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未來的道路,因為他們以及未來更多同行者)的加入,而充滿了更多的可能性與期待。
喜歡卷不動了,回村種田放鬆一下請大家收藏:()卷不動了,回村種田放鬆一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