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下鄉的第一天_早知天下事,買儘世間田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29章 下鄉的第一天(1 / 1)

周潤生這一批下鄉的知青,總共隻有十三人,都被安排在本縣各鄉鎮的生產隊裡,其中包括四名女知青和九名男知青。這十三人分彆分配至三個鄉——小石鄉、石牛鄉和金龍鄉,每個鄉離縣城都有二三十公裡的路程。周潤生被分到石牛鄉,與他一同的還有一名女知青和兩名男知青,一共四人。

正值秋收時節,農民們其實並不太願意接收知青。地少糧緊,多一個人,多一張嘴吃飯,可縣知青辦,堅持要指派一部分知青下鄉,下麵也隻好接收。

石牛鄉派來的是一輛手扶拖拉機,一路顛簸,花了將近兩個小時,才把四個知青從縣城拉到石牛鄉政府。負責知青工作的副鄉長薑雄接待了他們。本應來接人的生產隊卻沒人到場,薑副鄉長隻好先安排他們在鄉政府食堂吃午飯。也就在這時候,四個人才互相通了姓名——其實他們原本就見過麵,梅山縣縣城太小,大家臉熟,隻是從前叫不出名字罷了。

飯後不久,另外三人被茶場場長接走了。隻剩下周潤生還留在食堂,等著胡家塞的生產隊長來領。他的行李很簡單,隻有一床打補丁的棉被和一個挎包。而另外三人的行李,除了被褥,都還有木箱和洗臉盆之類的日常用品。

到了下午三點,胡家塞的生產隊長才匆匆趕到石牛鄉鄉政府。

薑雄副鄉長一見他便說:“胡隊長,你可算是來了!你要是再不到,我都準備親自送周知青過去了。”

胡隊長臉上堆著笑,連忙解釋:“薑鄉長,哪敢勞您老人家大駕!我吃過午飯就緊趕慢趕地朝這兒來了。”

在這鄉裡,農民們稱呼副鄉長,都會特意省去那個“副”字——這麼叫,對方臉上有光,話也好說些。

胡隊長上下打量了一下站在一旁的周潤生,轉頭對薑副鄉長說:“就這麼一個小夥子?看著倒蠻精神的。”

薑副鄉長接過話:“本來有四個知青。你們隊裡不是堅持隻要一個嗎?正好茶場走了兩個知青回城,缺口大,就把另外三個都安排到茶場知青點了。”

胡隊長一聽,連聲道謝:“謝謝薑鄉長!就這一個,我們都還不知道往哪兒安置呢。”

薑副鄉長對胡隊長說道:“你呀,就偷著樂吧!周知青可是縣一中的高材生,學習成績排進過前十名的,我們鄉裡都已經登記造冊了。現在你就把人帶走吧,到你們生產隊還得走一個多小時山路呢。”周潤生一聽竟還要走一個多小時,心裡頓時有些發懵。

這時,胡隊長走到周潤生身邊,說道:“歡迎周知青來我們胡家塞生產隊。”周潤生也不失禮貌地回應:“薑鄉長,胡隊長,我是響應國家號召,來石牛鄉胡家塞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在今後的生產勞動中,還請兩位領導多批評、多指點,讓我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薑副鄉長讚許地點點頭:“周知青思想覺悟很高嘛!下去好好鍛煉,廣闊天地,大有作為。要發揮你縣一中高材生的作用,乾出成績來!”周潤生心裡卻想:我一個高中生,在這窮山溝裡能有什麼作為?嘴上仍應道:“我一定牢記鄉長的指示,在廣闊天地裡,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胡隊長一邊走著,一邊對薑鄉長說道:“薑鄉長,那我就帶周知青走啦。”說完,他便徑直走向周潤生的行李——那是周潤生僅有的破舊棉被和背包。周潤生見狀,趕忙快步走上前去,說道:“胡隊長,還是我自己來背吧,這行李不重。”

然而,胡隊長沒有多說什麼,直接一把抄起背包就背在了自己的肩上,邁開大步向前走去。他扭頭對周潤生說道:“周知青,你怕是還沒走過這樣的路吧?等會兒你就知道滋味了,這可遠比不上你們城裡的青石板路,有你受的咯。”

周潤生的確從未走過這般山路。起初跟著胡隊長出發時,他還以為依舊是乘坐手扶拖拉機時所走的那種土公路,那種狹窄得很難會車的小道。可沒走多久,胡隊長便帶著他拐上了一條羊腸小道,徑直往山裡去了。

熾熱的太陽高懸在頭頂,毫不留情地炙烤著大地。周潤生沒走幾步,就已汗流浹背。來的時候坐在手扶拖拉機上,還有風迎麵撲來,倒也沒覺得有多熱。可此刻,他身上僅僅背著一隻挎包,卻隻覺酷熱難耐,雙腿也像灌了鉛似的,每邁出一步都無比艱難。

這條山路崎嶇不平,滿是碎石和坑窪,一腳踩下去,還不時會打滑。路邊的雜草和荊棘不時刮擦著他的褲腿,癢癢的卻又帶著一絲刺痛。周潤生隻能緊緊盯著腳下的路,小心翼翼地挪動著腳步,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摔倒在地。

胡隊長在前麵走著,時不時回頭看看周潤生,鼓勵道:“周知青,再堅持堅持,前麵不遠就到了。這山路啊,走習慣了也就不覺得難了。”周潤生咬咬牙,強忍著身體的不適,回應道:“胡隊長,我能行,您彆擔心。”

儘管又熱又累,但周潤生的眼神中依然透露出一絲堅定。他知道,這隻是下鄉生活的第一步,未來或許還會遇到更多的困難和挑戰,但他決心要勇敢地走下去,去適應這全新的生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穿過一片鬱鬱蔥蔥的樹林時,胡隊長緩緩停下了腳步,扭頭對周潤生說道:“周知青,咱們在這兒歇一會兒再接著走。過了前麵那個山頭,要是看到山下有一條小溪,走到溪邊就離胡家寨不遠啦。”

說著,胡隊長走到樹林裡的一塊大石頭旁,一屁股坐了下來。周潤生也跟著來到石頭邊,發現石麵光滑,顯然是有人經常在這裡歇腳留下的痕跡。

就在這時,一陣涼風吹過,帶著山林間獨有的清新氣息,可周潤生卻不禁打了個寒顫,竟有了些許寒意。他趕忙從挎包裡掏出兩瓶礦泉水,將其中一瓶遞給胡隊長,說道:“胡隊長,喝點水吧。”

胡隊長正口渴難耐,接過礦泉水,擰開瓶蓋便“咕咚咕咚”地喝了起來。喝完後,他長舒了一口氣,感慨道:“這水真甜呐!這水是你們城裡人專門買的吧?”

我沒有過多解釋,隻是簡單回應道:“是的,胡隊長。”

稍作休整後,我們再度啟程。走出這片靜謐的樹林,眼前的路宛如一條蜿蜒的絲帶,沿著山勢曲折地向山上延伸。仔細一看,原來這是一條用石頭一塊塊壘起來的人工小路,每一塊石頭都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和前人的艱辛。

當我們兩人即將翻過那道山梁時,原本輕柔的風突然變得猛烈起來。呼嘯的山風如同一頭猛獸,瞬間吹亂了我的頭發,連衣角也被高高揚起,在風中獵獵作響。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站在山梁上,竟生出一種不想再往前走的念頭。

極目遠眺,山腳下那條彎彎曲曲的小溪映入眼簾,溪水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點點銀光,宛如一條靈動的絲帶在大地上舞動。遠處,氣勢磅礴的山巒連綿起伏,一座接著一座,似是大自然用巨手勾勒出的一幅壯麗畫卷,那此起彼伏的山勢,仿佛是大地奏響的雄渾樂章。我沉浸在這絕美的景色中,隻覺得心曠神怡,所有的疲憊和煩悶都在這一瞬間消散得無影無蹤。

胡隊長在一旁喊道:“周知青,彆愣著啦,過了這山梁,很快就能到胡家寨了!”我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被風吹亂的衣衫,跟著胡隊長繼續朝著目的地走去。

腳步輕快地走在下山路上,溫煦的陽光拂過周身,驅散了最後一絲疲憊。不一會兒,我倆便到了山腳。胡隊長停下腳步,向我介紹:“周知青,瞧見沒?這兒有兩條路。往溪水上遊去,有座木頭搭的簡易橋,那是春水上漲或冬天結冰時走的路。像現在這樣的季節,咱們就直接從溪水裡走過去,是條近路,能早點到村裡。”

我們脫下鞋,赤腳踏進清涼的溪水。水底卵石圓潤,水流潺潺,更令人驚喜的是,一群群小魚就在腿邊穿梭,大多是靈動的馬口魚和斑斕的石斑魚。胡隊長看我目不轉睛,用煙杆指了指下遊,透露道:“這河裡的魚可是不少。下麵拐彎處有個小水潭,那裡麵,藏著不少大鯉魚呢!”

一聽“大鯉魚”三個字,我心頭猛地一跳,所有因下放而產生的陰霾仿佛瞬間被衝散。釣魚是我最大的業餘愛好,這簡直是天大的喜訊!我幾乎要笑出聲來,那個想給我使絆子的副鎮長,萬萬沒想到,他這看似懲罰的一招,竟是把我送進了一個可以儘情垂釣的“桃源勝地”。

胡隊長與我沿著溪水潺潺的小路,慢悠悠地朝著村子走去。一路上,他興致勃勃地給我介紹起村裡的基本情況。

“咱村裡一共二十三戶人家,就一家姓劉的,是從鄰村劉家衝,過來落戶的。剩下的呐,全姓胡,老老少少加起來有二百四十八口人。”胡隊長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指向不遠處錯落分布的房屋。

“村裡的經濟來源,主要靠用青竹手工造紙。不過這收入啊,也不算多。說到水田,大戶人家能有兩畝,小戶就隻有幾分。就這點水田,根本不夠吃,所以基本上家家戶戶都得買糧食。”他無奈地搖了搖頭。

“山上的地呢,主要種紅薯、土豆、玉米和黃豆。但產量不咋高,收成不太好。而且啊,每次上山乾活,大夥都得帶著午飯,在山裡一待就是一整天,走上一個小時的山路去乾活那是常有的事兒。”胡隊長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感慨,讓我對村民們的艱辛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我默默地聽著,想象著村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場景,心中不禁對他們的堅韌和勤勞生出幾分敬意。同時,我也暗自思索著,自己能否憑借自己的能力,為這個小山村帶來一些改變。

胡隊長領著我來到了他的家中。他家就坐落在溪邊,與他家排成一排的共有十一戶人家,而其他的住戶則零散地分布在附近的山腳下,大致都在方圓兩三裡的範圍內建房居住。這裡的房屋清一色都是木質結構,散發著一種古樸而自然的氣息,仿佛在靜靜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當我們走過那座石板橋時,周圍的動靜引起了一些女人和小孩的注意。那些女人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伸長了脖子朝我們這邊張望,一邊看還一邊交頭接耳、指指點點,嘴裡不知在議論著什麼。而那些小孩則顯得有些靦腆和好奇,隻是遠遠地站著,用那明亮而純真的眼睛打量著我這個陌生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有些納悶,低頭看了看自己,實在想不出身上有什麼特彆值得看的地方。仔細琢磨一番,才意識到或許唯一與他們不同的地方,就是我的衣服上沒有補丁。在這個村子裡,大家的生活都很簡樸,衣服上有補丁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而我這一身沒有補丁的衣服,在他們眼裡可能就成了與眾不同的標誌。我心裡有些感慨,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這裡與外麵世界的差異。

胡隊長似乎察覺到了我的尷尬,笑著解釋道:“周知青,你彆往心裡去,大夥就是沒見過外麵來的人,覺得新鮮。”說著,他加快腳步,把我領進了他家屋子。

屋內布置簡單,卻收拾得乾淨整潔。胡隊長的妻子熱情地迎了上來,笑著說:“這就是新來的知青吧,快進來坐。”我禮貌地打了招呼,跟著進了屋。不一會兒,胡隊長的妻子端上了一碗熱氣騰騰的紅薯粥和幾個玉米餅,說:“沒啥好吃的,先墊墊肚子。”我謝過她,嘗了一口粥,香甜可口,驅散了我一路的疲憊。吃完飯後,胡隊長帶我去看給我安排的住處。

胡隊長一臉認真地對我說:“周知青,我先給你安排到我堂弟家去住。他家離我家大概二裡路。我堂弟前年走了,留下了一雙兒女。他家大侄女和你年紀差不多,侄子今年剛初中畢業,估計也不打算上高中了,畢竟讀完高中回來也還是種地,有個初中文化也算不錯啦。現在就剩下他們娘兒仨一起過日子。好在我堂弟還在的時候,把房子建得挺大,有閒置的空房間。其他人家孩子可多了,少的也有四個,六七個、八九個的都不少,沒地方給你住。所以啊,就先委屈你住我堂弟家啦。”

喜歡早知天下事,買儘世間田請大家收藏:()早知天下事,買儘世間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魔獸世界:赤色黎明 狐求歡,鬼送胎 仙怕狗剩 心聲暴露!文武百官忙著吃瓜 始皇彆鬨!我就吹個牛你當真了? 離之星 一無所有到背景通天,我龍騰大夏 出軌的妻子怎麼可能原諒 重生88:踹掉渣女後,我成為億萬富豪 孔然短故事小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