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前的“馭風s1”智能工牌如同一個冰冷的活物,時刻提醒著林風他所處的囚籠。係統的反製措施穩定運行,將他的真實狀態包裹在一層精心編織的、符合“優秀騎手”身份的數據外殼之下。但他能感覺到,那無形的數據流如同涓涓細流,持續不斷地試圖滲透、探測,尋找著這層外殼的任何一絲裂縫。
這種無處不在的監控感,讓他送出的每一單都帶上了一種如履薄冰的謹慎。他不再是單純地追求速度和效率,而是更加注重“扮演”的完美無缺——一個有點疲憊、為生活奔波、偶爾會因為超時而懊惱,但總體而言“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外賣員。
下午的陽光變得溫和,透過稀疏的雲層,給城市建築披上一層淡金色的光暈。手機響起,新的訂單跳出:
【新訂單:知味軒簡餐文化宮店)>臨江市曆史檔案館,資料查閱處,接收人:周研究員。預計送達時間:40分鐘。備注:套餐a,清淡少油,請務必準時。】
曆史檔案館?林風對這個地點有些陌生。那是一座位於老城區、毗鄰市圖書館的蘇式風格老建築,紅磚外牆,帶著歲月的斑駁,與周圍拔地而起的玻璃幕牆高樓格格不入。在他的印象中,那裡存放的大多是枯燥的卷宗和地方誌,與“織網者”、“觀測者”這些光怪陸離的名詞似乎相距甚遠。
但這反而勾起了他一絲微弱的好奇。在經曆了會展中心那令人窒息的高科技窺視後,一個沉靜、布滿塵埃的曆史角落,或許能帶來片刻的喘息。
他接下了訂單。
取餐,導航。路線依舊被算法“優化”著,避開了幾個能量讀數輕微異常的老舊街區,選擇了一條沿著護城河、風景相對宜人但略微繞遠的路徑。林風已經習慣了這種“被安排”,隻是默默觀察,不再驚訝。
檔案館院內古樹參天,樹影婆娑,將夏末午後的燥熱過濾得隻剩下清涼與靜謐。主樓大門厚重,推開時發出沉悶的聲響,內部光線昏暗,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紙張、舊墨水和木頭混合的、獨特的陳舊氣息,與外麵喧囂的城市仿佛是兩個世界。
資料查閱處在一樓走廊的儘頭。房間很大,頂很高,一排排深棕色的木質書架頂天立地,塞滿了泛黃的檔案盒和線裝書。隻有寥寥幾個白發蒼蒼的老者伏在長條桌上,戴著老花鏡,小心翼翼地翻閱著脆弱的史料,整個空間安靜得能聽到塵埃落定的聲音。
一個穿著洗得發白的卡其色工裝、頭發花白稀疏、戴著厚重眼鏡的老者,正站在櫃台後麵,低頭整理著一疊散亂的黑白照片。他看起來至少有七十歲了,背微微佝僂,動作緩慢而專注。
“您好,知味軒的外賣,周研究員是嗎?”林風走上前,壓低聲音問道,以免打破這裡的寧靜。
老者抬起頭,推了推滑到鼻梁的眼鏡,露出一雙因為常年伏案而顯得有些渾濁、卻依舊清澈的眼睛。“啊,是我是我,麻煩你了小夥子,放這兒就行。”他指了指櫃台一角空著的地方,聲音溫和,帶著老派知識分子的儒雅。
林風將餐盒放下,正準備點擊送達離開,老研究員卻似乎因為挪動餐盒,不小心將手邊那疊剛整理好的老照片碰散了幾張,飄飄悠悠地滑落在地。
“哎呀,你看我……”老研究員有些懊惱地彎下腰想去撿。
“我來吧。”林風下意識地蹲下身,幫忙拾取。這些照片似乎記錄的是幾十年前臨江舊港區的風貌,黑白影像上,巨大的吊車、密集的貨輪、穿著工裝的碼頭工人,構成了一幅充滿時代感的畫麵。
就在他拾起其中一張角度最偏、拍攝到港口邊緣一艘似乎即將被拆解或廢棄的貨輪的照片時,他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猛地定格在了照片的某個角落!
那艘貨輪的船身鏽跡斑斑,舷號模糊不清,船名更是難以辨認。但在它靠近船尾的、布滿鐵鏽和海洋生物殘留的船舷上,一個因為鏽蝕和拍攝角度而顯得有些扭曲、模糊的徽記,卻像一道驚雷,劈入了林風的腦海!
那徽記的輪廓——那獨特的、非對稱的幾何結構,那如同星辰軌跡般交織的線條走向——儘管覆蓋著歲月的鏽跡,儘管在黑白照片上失去了所有色彩,但其核心的形態特征,與他腦海中那枚已與他部分融合的“觀星者”密鑰碎片,有著驚人的、令人心悸的相似!
不是完全一致,畢竟密鑰碎片是能量與信息的聚合體,而照片上的隻是物理世界的鏽蝕痕跡。但那種超越人類常規審美的幾何美感,那種仿佛蘊含著某種宇宙規律的結構……林風幾乎可以肯定,這兩者源自同一種文明,同一種……“語言”!
他的心臟在胸腔裡劇烈地跳動起來,血液衝刷著耳膜,發出轟鳴。他強行控製住呼吸和表情的變化,手指卻不由自主地微微顫抖,捏緊了那張輕薄卻重若千鈞的照片。
“哦,這張啊……”老研究員也看到了林風手中的照片,扶了扶眼鏡,湊近了些,渾濁的眼睛裡閃過一絲回憶的光芒,“這是‘遠星號’,當年在舊港區停了好多年,據說還是戰前從海外弄回來的大家夥,後來就一直廢棄在那兒,等著拆解……可惜啊,還沒等到拆,那片港區就整體改造了,這船估計也早就化成鐵水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像是打開了話匣子,帶著老檔案人特有的、對過往事物的絮叨:“這船當年還挺邪乎,有傳言說它運過一些……嗯,怪東西。不是軍火,也不是普通貨物,是一些誰也說不清來曆的玩意兒,用特殊的鉛箱封著,上岸的時候戒備森嚴。後來就莫名其妙封存了,再也沒動過……都是些老黃曆嘍,也沒人說得清是真是假。”
怪東西?特殊鉛箱封存?
林風的腦海中瞬間閃過“星塵驅動”這個詞!難道……“觀星者”的造物,或者說與“星塵驅動”相關的部件,早在地球文明的某個時期,就已經流落至此?並被當作某種不明物體封存了起來?“遠星號”運載的,就是其中之一?
新線索!一條指向過去,指向地球本身可能隱藏的、與“觀星者”相關的古老秘密的線索!
“是嗎?還有這種故事。”林風儘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隻是普通的好奇,他將照片遞還給老研究員,動作看似平穩。
老研究員接過照片,隨手將其放回那疊資料中,嘟囔道:“都是傳說,當不得真。不過這船上的鏽跡倒是長得挺彆致,你看這個角落,像不像個什麼奇怪的符號?我們當年整理檔案的時候還討論過,說是像某種古代圖騰,哈哈……”
他沒有再多說,注意力回到了他的午餐上。
林風深深地看了一眼那疊包含著“遠星號”照片的檔案,仿佛要將它的位置烙印在腦海裡。然後,他點擊了訂單完成,對著老研究員點了點頭,轉身離開了這間充滿曆史塵埃的閱覽室。
走出檔案館大樓,重新回到陽光和城市噪音的懷抱,林風感覺自己的世界觀再次被撼動了。
“織網者”在試圖滲透網絡,“觀測者”在編織監控之網,未知的第三方在暗中窺視……而現在,線索表明,早在數十年前,甚至更早,與“觀星者”相關的力量,就已經在地球上留下了痕跡!
“遠星號”運載的“怪東西”是什麼?它們現在在哪裡?是否還有其他類似的“鑰匙”或“碎片”,以各種不為人知的方式,散落在世界各個角落,靜靜地等待著被喚醒?
他抬頭望向天空,鉛灰色的雲層縫隙間,隱約能看到一絲蔚藍。
這座城市,這個世界,遠比他想象的更加古老,也更加……複雜。他所經曆的“搖籃”事件,或許並非開端,而隻是某個宏大敘事中,剛剛揭開的序幕。
他握緊了車把,胸前的智能工牌傳來模擬出的、平穩的心跳震動。
下一個訂單的目的地,或許平凡無奇。
但他知道,他行走的這條送餐路,已然連接起了這座城市的現在與塵封的過去,通往一個更加撲朔迷離的未來。
喜歡重生的我回地球當外賣小哥請大家收藏:()重生的我回地球當外賣小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