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並未帶來安寧,反而像拉開了一場無聲戰役的帷幕。廢棄觀測站內,緊張的氣氛幾乎凝成實質。陽光透過氣窗的灰塵,在布滿廢棄儀器的地板上投下斑駁的光斑,卻驅不散彌漫在空氣中的凝重。
影梟如同精準的鐘表,將最後一份分析數據同步到林風的係統。那是一個複雜的、多層疊加的虛擬模型,清晰地標注出靈脈核心區——那個被命名為“熔爐”的節點的每一個已知細節。猩紅色的光點代表“織網者”單位,藍色的虛線是能量流動,黃色的區域是推測的巡邏間隙,而幾條極其細微的、幾乎與環境能量融為一體的綠色路徑,則是影梟憑借其經驗和“銀狐”的情報網絡,推算出的潛在滲透路線。
“三條路徑。”影梟的聲音在寂靜中顯得格外清晰,她用手指虛點著模型,“a路線,從廢棄的臨江西站地鐵隧道切入,距離最短,但隧道結構不穩定,且‘織網者’在那裡布置了大量的震動感應器和低等邏輯獸巢穴。”
“b路線,利用城市排汙係統的某個檢修通道,隱蔽性較高,但環境惡劣,存在未知生物變異風險,且通道出口距離核心區仍有三百米開闊地帶。”
“c路線……”她頓了頓,指向一條沿著地下暗河延伸的路徑,“最隱蔽,也最危險。暗河水流湍急,溫度極低,能量乾擾強烈,並且……根據零星報告,那裡可能存在非‘織網者’製造的原生異常生命體。”
她看向林風:“你的係統,評估結果如何?”
林風閉目凝神,腦海中,星藍色的係統界麵正以遠超人類的速度運行著。
【路徑綜合分析完成。】
【a路線:成功率預估:51。優勢:直接。劣勢:高概率觸發警報,正麵衝突不可避免。】
【b路線:成功率預估:58。優勢:隱蔽。劣勢:環境debuff顯著,出口暴露風險高。】
【c路線:成功率預估:45。優勢:極度隱蔽,可能完全避開常規巡邏。劣勢:環境極端危險,存在未知變量,係統導航可能受強烈乾擾。】
【綜合推薦:b路線。風險與收益相對平衡。建議:優先準備應對環境危害與出口突襲預案。】
“係統推薦b路線。”林風睜開眼,將結果告知影梟。
影梟白色麵具微不可察地點了一下:“和我的判斷一致。那麼,接下來是裝備和分工。”
她打開那個不起眼的金屬箱,裡麵並非武器,而是各種奇特的、閃爍著微弱能量光澤的裝置和材料。
“‘織網者’的防禦體係以能量乾擾和精神侵蝕為主。”影梟拿起一個巴掌大小、如同黑色鵝卵石般的裝置,“這是‘靜默結節’,可以生成一個小範圍的、持續十分鐘的能量隱匿場,能騙過大多數中低強度的能量探測。我們隻有兩個。”
她又指向幾管散發著寒氣的凝膠:“‘零度塗層’,塗抹在裝備表麵,可以短時間內大幅降低熱信號和部分能量輻射。對水下行動和規避熱感應探測器有效。”
“通訊器需要更換為抗乾擾更強的量子糾纏型號,但有效範圍會縮小到五百米內。”她將兩個造型簡潔、如同黑色耳塞般的設備遞給林風一個,“記住,進入核心區後,非必要,不通訊。”
林風接過設備,觸手冰涼。他開始按照影梟的指導,將這些特殊裝備與自己的潛水服、推進器進行整合。係統也在同步記錄這些裝備的能量特征和使用方法,並開始優化他與這些裝備的協同方案。
分工明確:
影梟:負責滲透路徑引導、物理陷阱排除、情報實時更新,以及在必要時進行近距離牽製與刺殺。
林風及係統):負責能量環境實時監控、預警、“織網者”意識乾擾抵抗、關鍵節點的能量解鎖或破解,以及麵對高強度敵人時的正麵突破。
核心目標:由林風負責接觸並嘗試獲取“星塵驅動”或相關關鍵部件。
“最關鍵的一點,”影梟語氣嚴肅,“‘織網者’在核心區很可能存在‘意識聚合體’或者高階‘編織者’。它們的精神攻擊可以直接撕裂普通人的意識。你的係統是唯一可能抵擋這種攻擊的屏障。一旦感覺係統負載過高或出現異常,立刻撤退,毫不猶豫。”
林風鄭重點頭。他深知精神層麵的凶險遠勝於物理攻擊。
準備工作持續了整個上午。每一個細節都被反複推敲,每一種意外都設想了應對方案。影梟展現出了驚人的專業素養和情報儲備,而林風則在係統的輔助下,快速吸收著這些超凡領域的行動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