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蒙亮,陳淺寧的作戰靴踩在彆墅露台的木地板上,發出清脆的聲響。她手裡捏著一張打印紙,上麵是花都郊區某地塊的衛星圖,邊緣還帶著打印機剛吐出時微微卷起的弧度。
“你真把那塊地買了?”她問。
柯小凡正蹲在欄杆邊調試一架黑色無人機,頭也不抬:“不止一塊,二百畝整,連帶三口水塘和一片老果園。錢已付清,地契昨晚就拿到了。”
“兩百畝?你當這是自家後院種菜呢?”她壓低聲音,“前幾個月才剛改造完舊廠房,現在又要建新基地,財政局是你家開的?”
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錢的事你彆操心,我翡翠生意剛結了一單五億多的款。”頓了頓,他抬手指向遠處山脊下那片荒蕪平地,“那邊才是咱們真正的落腳點。訓練場布陣後得扛得住元嬰對轟才行,裡麵還得建十五套大彆墅是咱們住的。給高層那小點的彆墅50套,高層建二棟,當然,我也會設陣法,不會出現夫妻乾架拆樓的情況,這樣能住得下三百人,他們家屬留都來也夠了,總不能讓兄弟們光著膀子在水泥地上打坐吧?那也太‘接地氣’了。”
她沒接話,目光落在圖紙上那個被紅圈標注的核心區,久久未動。
半小時後,兩人並肩駛出彆墅區。晨霧尚未散儘,城市輪廓在車窗外漸行漸遠。抵達地塊入口時,柯小凡一腳刹停,推門下車。
風從田埂吹過,卷起幾片枯葉。他站在坡頂,手中平板彈出三維地形模型,無人機嗡鳴升空,一圈圈掃描著土地起伏。
“看出點門道沒?”他指著屏幕,“東高西低,北靠丘陵,南麵開闊,天然屏障。地下還有隱性斷層帶,正好布靈脈導引陣。”
陳淺寧皺眉:“可這裡離市區太近,施工動靜一大,遲早有人盯上。”
柯小凡說:“所以才要快,叮上?如果非法的你全抓了,抓不了的就直接滅了,記住了,規則是強者定的。”她張了張嘴始終什麼也沒有說。
他說完轉身朝一輛剛抵達的商務車招手,“設計團隊來了。”
七八個穿工裝的男人陸續下車,領頭的是位戴眼鏡的中年工程師,懷裡抱著厚厚一疊圖紙。
“柯總,我們按您上次說的做了初步規劃。”工程師翻開方案,“主功能區分五大區塊:中央訓練區、生活住宿區、倉儲維修區、應急避難區和獨立彆墅帶。但有幾個技術難點……比如您提的‘實驗抗衝擊地基’,普通鋼筋混凝土最多承重二十級地震。”
“對,這就夠了。”柯小凡點頭,“舉個例子,這裡實驗震動,房子也不能塌。不然以後誰敢住周邊房子,當然不會傳外麵去的,隻需按我要求都加鞏就行”
眾人麵麵相覷。
“還有這個‘地氣導引係統’。”另一名設計師翻頁,“我們在結構裡預留了管道空間”
柯小凡接過筆,在圖紙空白處快速畫了個陣法簡圖:“你看就按我所畫的施工就行。”
工程師瞪大眼:“您還真打算往水泥裡加金屬粉?”
“不然呢?”柯小凡笑,“你以為這是蓋小區商品房?這是護衛隊基地的窩。將來隊員家屬也得住進來,孩子上學的幻兒園、小學、老人看病治療室,全靠這套係統維持地氣。一步到位。”
設計師們沉默片刻,終於有人開口:“柯總,說實話,我們乾了二十年建築,沒見過這種項目。但它……好像又說得通。”
“那就彆管通不通,照做就行。”柯小凡收起平板,“今天開始打地基,我要看到第一根鋼柱立起來。”
施工迅速展開。挖機轟鳴,測量儀不斷校準坐標。中午時分,一支施工隊在西北角準備澆築訓練場地基,卻意外挖出一道深溝。
“柯總!下麵有東西!”工人喊道。
他走過去一看,溝底隱約浮現刻痕,像是某種陣法殘跡。
神識一掃,眉頭微皺。這不是自然形成,而是早年有人在此布過簡易聚靈陣,雖已失效,但走向與他設想高度吻合。
“停。”他下令,“這一片不澆混凝土,改用鋼筋籠,深度增加五米,按剛才圖施工。”
負責人急了:“可原計劃明天就要鋪底板!”
“計劃可以改,根基不能錯。”柯小凡蹲下身,手指抹過溝壁泥土,心裡在說“你們以為這隻是蓋房子?這是在築道基。差一道紋,十年白忙活。修仙路上,地基不穩,境界再高也是空中樓閣。”
他當場調出簡化版陣圖,親自指導工人重新排布鋼筋走向,並讓兩名護衛隊員駐守現場,監督。
傍晚,夕陽斜照,第一根h型鋼柱在起重機牽引下緩緩豎立。地麵已打好基礎,四周環繞著尚未激活的符文槽。
柯小凡站在柱旁,手機震動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