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馬島臨時改建的觀察室裡,空氣仿佛凝固成了鉛塊。十幾個家長圍坐在巨大的監控屏幕前,目光死死盯著上麵十二個分割開的畫麵——每個畫麵裡,都是自家孩子在龍口島密林裡摸索的身影。
當發現通訊信號被徹底切斷時,觀察室裡的低氣壓瞬間爆發。
“付師長,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趙團長猛地站起身,軍靴踩在地板上發出沉悶的響,“少宇這是胡鬨!龍口島是什麼地方?切斷通訊,孩子們出事了怎麼辦?”
旁邊的肖雅母親也跟著點頭,語氣裡帶著焦慮:“是啊付師長,我們同意孩子參加挑戰,是相信訓練營的保障,現在連個通訊都沒有,這跟把孩子往火坑裡推有什麼區彆?”
其他家長紛紛附和,目光齊刷刷地投向坐在主位的付師長,帶著明顯的埋怨。畢竟這些孩子大多是家裡的獨苗,又是部隊裡有頭有臉的人物,平時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哪受過這種“與世隔絕”的苦。
付師長臉上的笑容有些掛不住,他拿起桌上的茶杯,又放下,對著眾人連連拱手:“各位,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少宇這孩子……做事是急了點,但他心裡有數,肯定不會讓孩子們真出事。”
“心裡有數?”一位家長冷笑,“切斷通訊叫心裡有數?我看他是心裡沒數!不行,我現在就派船過去,把我兒子接回來!”
“對,我們一起去!”
眼看場麵就要失控,觀察室的門突然被推開,一個穿著老式軍裝的老者拄著拐杖走了進來。老人頭發花白,背卻挺得筆直,肩上的中將軍銜在燈光下熠熠生輝,正是趙小天的爺爺,曾經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將軍。
“吵什麼?”老將軍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股久經沙場的威嚴,瞬間壓下了滿堂的議論。
眾人紛紛起身敬禮:“趙將軍!”
老將軍擺了擺手,走到監控屏幕前,目光掃過那些晃動的畫麵。當看到趙小天在礁石區與海蛇對峙的片段時,他渾濁的眼睛裡閃過一絲銳利,隨即又緩和下來。
“付師長,你剛才說要去第一線指揮?”老將軍轉頭看向付師長,語氣平靜。
付師長一愣,隨即點頭:“是,我想著去現場盯著,能更穩妥些。”
“不必了。”老將軍拄著拐杖,輕輕敲了敲地麵,“既然開始了,就彆打斷。”
他指著屏幕裡正在生火的肖雅,又指了指搭建庇護所的李然:“你們看,他們不是做得挺好嗎?”
“可是趙將軍,這太危險了,通訊也斷了……”有人還想爭辯。
老將軍打斷他,聲音陡然提高:“危險?我們當年在朝鮮戰場上,趴在零下四十度的雪地裡,三天三夜沒吃沒喝,連口熱水都找不到,跟誰通訊?跟誰喊危險?”
他的目光掃過眾人,帶著一種穿透時光的沉重:“我像他們這麼大的時候,已經扛著槍跟小鬼子拚刺刀了!身上中了三槍,躺在死人堆裡,也沒指望誰來救!”
觀察室裡鴉雀無聲,連呼吸聲都放輕了。家長們大多是軍人出身,聽著老將軍的話,想起自己年輕時的崢嶸歲月,臉上的焦躁漸漸褪去,多了些複雜的神色。
“孩子是軍人的後代,”老將軍的聲音放緩了些,卻依舊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就得有軍人的樣子。溫室裡養不出參天樹,蜜罐裡泡不出真英雄。他們現在在島上受點苦,總比將來在戰場上掉鏈子強。”
他看向付師長:“少宇這小子做得對。斷了通訊,就是斷了他們的念想,讓他們知道,真正的絕境裡,能靠的隻有自己。”
付師長鬆了口氣,連忙點頭:“老將軍說得是。”
趙團長站在一旁,看著屏幕裡兒子笨拙地處理牡蠣的樣子——剛才海蛇事件後,趙小天沒再退縮,反而撿起幾塊石頭,學著砸開貝殼找食物,臉上沾著泥,眼神卻異常專注。
他突然想起自己第一次參加實戰時,也是這麼手足無措,卻硬是咬著牙挺了過來。或許,真的是自己太緊張了。
“行,”趙團長坐回椅子上,語氣緩和了些,“我信少宇,也信我兒子。”
有了他帶頭,其他家長也陸續坐下,目光重新投向屏幕。隻是這一次,他們的眼神裡少了焦慮,多了些期待和審視。
屏幕裡,夜色中的龍口島亮起十二點星火。趙小天用樹枝串著海魚在火上烤,魚肉的香氣仿佛能透過屏幕飄出來;肖雅把植物圖鑒鋪在膝蓋上,借著月光辨認明天的路線;李然則在庇護所門口撒了一圈硫磺粉,防止毒蟲靠近……
老將軍看著這一幕幕,嘴角露出一抹欣慰的笑。他想起自己當年在戰場上,也是這樣靠著戰友間的默契和骨子裡的韌勁,一次次從死人堆裡爬出來。
“看著吧,”他對身邊的人說,“這些孩子,比我們想象的要堅強。”
觀察室裡的氣氛徹底變了。家長們不再互相抱怨,偶爾還會討論幾句——“你看小雅多細心,還知道過濾海水”“李然這孩子聰明,懂得用硫磺粉驅蟲”……
付師長看著這一幕,心裡的石頭終於落了地。他知道,老將軍的話不僅說服了家長,也點醒了他——有時候,所謂的“保障”,反而會成為孩子成長的枷鎖。
喜歡重生後,我最喜歡收拾叛逆之徒請大家收藏:()重生後,我最喜歡收拾叛逆之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