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時辰後。
白濁縣。
城門口,一輛馬車緩緩駛來。
車上,加上趕車的車夫,一共五人。
孔琳望著近在咫尺的城門口,笑著對坐左手邊的男人道:“大叔,白濁縣到了哦。”
孫美麗也跟來了,就坐在他的身邊。
張楓楚聞言,拉開前麵的車簾子,也往外麵看了眼,隻見眼前的門樓之上,刻有“白濁”二字。
這就是距離山海城六十裡外的白濁縣了。
再看看城門之外,有很多衣衫襤褸,身體虛弱,麵無血色,兩眼無神,以天為被,以地為席的聚集在這裡。
不用懷疑,這些人的身份,正是從彆處逃饑荒而來的流民。
因為沒有當地戶籍,沒有路引,而不得進城。
在古代,出門百裡之外,就需要路引。
沒有路引,不得出城與進城。
被官差查到,看到,沒有路引者,會被杖責、審問、關押、嚴重者當臥底、流寇、叛軍等人抓起來。
沒戶籍的,就是黑戶。
流民,雖然有戶籍,但不在本地,到了異地它鄉,放不放行,以本城官府說了算。
如果流民數量過多,或有瘟疫流行,考慮到城內居民安定等因素,不給予通關與進城,那就無法進出城。
要過道,隻得繞著而行走小道。
像行走江湖的江湖浪子、俠客等,要進出城門,一是辦了路引。
沒有路引,隻能繞道而行走小路。
既沒路引,也沒小道或不想繞著而行,隻能找漏洞。
花錢買路,偽裝等辦法混水摸魚等……
但流民數量龐大,既沒吃,又沒穿,還沒錢財,過於顯眼,想偽裝也沒有這個能力。
隻能聚集在此,進不去,也出不了城,等特時機或另謀出路。
城裡有救濟還好,可以靠著施粥,能活一天是一天,不餓死就行。
沒有施粥,那聚集在此,也不是長久之計。
首先一個是糧食,不吃東西,就過不了這一關。
根據數據來看,人不喝水,隻能活三到五天左右。
不吃飯,能活十天半個月或一個月到兩個月之內,但要喝水來維持生命。
餓十天半個月,基本上沒有力氣,隻能躺著了。
橫豎都是一樣的,不是渴死,就是餓死。
張楓楚看著這些流民,心中一喜,等一下回去,通通可以帶走回山海城。
也算是他此來的目的。
現在,正是他招兵買馬的時候,而這些流民,正是最佳的人選。
人越多,建設山海城的人手也就有了。
孔媚姐妹是白濁縣的人,有戶籍在城中,門卒自然不會攔,馬車成功進入城中。
更何況,張楓楚也自帶路引,要進進出出也不是問題。
白濁縣,比山海城要大不少,所以城中街道也要寬的多。
下一刻。
馬車來到一座宅院前的大門口。
門子見到姐妹仨,馬上上前噓寒問暖,問她們失蹤這些天去哪了。
又進門去通知家主。
張楓楚和孫美麗也跟著一起下了馬車,向宅院內而去。
稍後,孔媚的父母就出門查看,姐妹仨就和父母說了一下自己的遭遇,是被白頭山的土匪抓了去。
又把張楓楚介紹給父母,說了他在土匪窩中的所作所為,救了她們幾個出來。
孔媚父母非常感謝,熱情款待,準備豐盛的晚餐,留他過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