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中瀟聽了他的話,也就沒有多想,
“是的,我們瀟麓學院不收女學生,包括整個炎朝各地的學院與私塾也不招收。”
“依本朝的科舉製度,凡是女性、商人、罪人後代等,都沒有資格參考。”
“雖然書院和私塾不收女學生,但可以在家教學,請先生教,或家裡有識文斷字的前輩對她們進行教導。”
原來如此!
張楓楚點點頭,也算是明白了炎朝關於科舉的一些法律法規。
“那先生,像科舉有年齡限製嗎?”
葉中瀟搖搖頭,“這個並沒有,下至七八歲孩童,上至八九十歲,都可以。”
關於科考年齡,古代確實放的寬。
這一點,張楓楚是了解的。
在《儒林外史》中有一個人,叫範進。
“範進中舉”的故事,講的是他二十歲開始去科考,這一考,就考了三十五年。
考了二十幾次,連個秀才也沒有考到,而此時的範進,已經五十多歲。
胡屠夫罵他“現世寶”,“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癡心妄想”,又遭街坊鄰居閒言碎語。
好在在他五十四歲的時候,終於考中秀才,同年又中舉。
三十五年的時光,當他的夢想成為現實時,他因高興過度而瘋癲起來,好在被他嶽父打醒,同時他也擺脫了窩浪費的頭銜,有了新的人生。
雖然範進隻是一個虛擬人物,但也是根據古代讀書人科考艱辛之路的一種寫照。
如戴著鐐銬跳芭蕾?。
十年寒窗苦讀,隻為一朝金榜題名。
因為範進的堅持到底,最後終於“金榜題名”了。
從此逆襲,完成了他的夢想。
但在這曆史長河之中,又有多少像範進這樣相似境遇之人,一生碌碌無為,“埋骨於曆史長河之中”而未被載入史冊,無人知曉。
古代科考以詩詞歌賦、四書五經、八股文枷鎖?,治國等等為考題。
“楓楚,你不是說識文斷字嗎?”
突然,葉中瀟開口問道。
張楓楚點點頭,不知道他突然問起這個乾什麼。
“跟我來?”
葉中瀟也沒多解釋,就向一邊的走廊裡而去。
“大龍,你們就在這裡坐著。”
“好的張叔!”
大龍、大虎幾人答應著。
下一刻。
葉中瀟把他帶到一間房門口,推開,先一步走進裡麵。
張楓楚緊隨其後,也步入其中,往裡掃了一眼,突然震驚到了。
隻見這是一間很大的房間,而房間裡麵,擺滿了書架。
書架之上,整整齊齊擺放著許多書簡。
但這些書籍,並非用紙張裝訂的書籍,而是用竹簡、木簡和絲帛三類材料寫的書籍。
也就是說,在這個炎朝,人們還沒有發明出來造紙這種東西來寫書。
“先生,你這裡收藏了好多書籍!”張楓楚敬佩道。
葉中瀟自豪的點點頭,“是的,很多書,這個藏書閣,是我大半輩子的心血,幾乎都在這裡了。”
張楓楚啥也不說,對他豎起大拇指。
葉中瀟帶著他來到一個書架前,從中選了一本書伸向他道:“楓楚,你說你識文斷字,可否把這本書的前十頁讀給老夫聽一下?”
嗯?
張楓楚從葉中瀟手中接過書簡,打開就閱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