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府的馬車已準時等候在門外。自始至終,無論是賈母、賈赦、邢夫人,還是賈政、王夫人,無一人前來過問一句,無一人想起今日是賈府一個孫子參加縣試的日子。他們就仿佛完全不知道這件事,或者說,根本不在意。
賈琮最後看了一眼那巍峨卻又冰冷的榮國府大門,心中無悲無喜,隻有一片平靜的堅定。他深吸一口氣,轉身登上了馬車。
縣試共分四場,每場考一日,場次之間間隔數日,讓考生休息備考。隻需通過第一場,便可獲得參加府試的資格。後續場次可自由選擇是否參加,成績優異者排名更高,若能奪得“縣案首”,則無需再參加後麵的府試和院試,可直接獲得秀才功名。
賈琮抵達縣試考點——宛平縣衙旁的考棚外時,那裡已是人頭攢動。他一眼便看到了同樣前來應試的趙良翰。
“良翰!”賈琮招呼道。
“小師叔!”趙良翰見到他,忙擠過來,臉上帶著些許緊張,“您也到了?準備的如何?”
“尚可。”賈琮笑道,“不必緊張,正常發揮即可。”
兩人寒暄幾句,便聽得衙役敲鑼,高喊:“考生入場!”
經過嚴格的搜身檢查,確認並無夾帶後,賈琮按號牌找到了自己的考棚——一個僅容一人轉身的狹窄小隔間。裡麵隻有一桌一凳,條件簡陋。
坐定後,試卷發下。第一場主要考經義默寫和基礎貼經。賈琮展開試卷,隻見題目皆是出自四書五經,要求默寫指定段落並釋義。其中一題更是要求以“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為題,作一篇三百字以內的短論。
這些對於擁有過目不忘之能、又經趙文淵係統教導的賈琮而言,簡直是信手拈來。他略一思索,便胸有成竹,磨墨蘸筆,在草稿紙上奮筆疾書。筆下如有神助,不僅默寫一字不差,釋義精準,那篇短論更是引經據典,論述清晰,文辭流暢。
不過一個多時辰,他便已全部答完。又仔細檢查一遍,確認無誤,便開始往正式答卷上謄抄。字跡工整,卷麵清潔。
謄抄完畢,距離考試結束尚有一個多時辰。賈琮也不多待,畢竟這考棚的環境屬實是有些過於差勁了,反正答案已經寫在試卷上了,也無法再更改,乾脆直接舉手示意交卷。
於是賈琮便在周圍考生驚訝、羨慕甚至懷疑的目光中,從容地交了卷,提前離開了考場。
數日後,第一場發榜。賈琮毫無懸念地進入了榜單之中,順利取得了參加府試的資格。但他並未停下腳步,而是選擇繼續參加第二場,他的目標直指縣案首!因為今年恰逢“大比之年”,且大虞朝立國之後科考時間與前朝皆不相同,鄉試和會試分彆定於八月、九月,明麵上是意在讓前一年考中的考生最好能夠沉澱一年再參加更高層級的科考,實際原因卻是建國初期金陵大族的在製定國策之時的私心,也正是因為在金陵,大族的影響力太深,才有了後來的遷都神京。
所以下次鄉試和會試都在今年八月、九月舉行。若按部就班,他需先通過縣試、府試、院試,取得秀才功名後,方能參加八月鄉試。但院試通常也在八月,也就是說如果不能拿到案首,今年賈琮很可能因為時間安排無法參加鄉試,而鄉試三年一次,賈府覆滅可不會等人,自己沒有那麼多時間去逃離賈府這個火坑!但是若奪得縣案首,便可跳過府試、院試,直接獲得秀才身份,然後備戰今年鄉試,節省大量時間。
第二場、第三場考試接踵而至,內容逐漸加深,涉及經義理解、策問初步。賈琮依舊發揮穩定,每場皆提前交卷,並順利通過。
終於到了決定命運的第四場。這場考試難度最大,涉及經義深解、時政策論。賈琮凝神靜氣,審題答題,依舊行雲流水。當他再次提前交卷時,引起了高坐堂上的宛平知縣的注意。
這位知縣姓周,是個二甲進士出身,頗有文名。他早就注意到這個每場都提前交卷、卻場場名列前茅的少年。此刻見他又提前交卷,心中好奇更甚,便招手道:“那少年,你且過來。”
賈琮依言上前行禮。
周知縣拿起他剛交的卷子,仔細看了起來。初時隻是隨意瀏覽,但越看神色越是凝重,看到精彩處,竟忍不住一拍桌子,脫口讚道:“好!破題精準,論述深刻,文采斐然!妙哉!”
他放下卷子,目光灼灼地看向賈琮:“本官見你才思敏捷,基礎紮實。今年縣試未考試帖詩,鄉試、會試卻是必考。本官現命你,以‘賦得春雨如膏’為題,作一首鄉試和會試所考的五言八韻試帖詩。你可能當場作出?”
賈琮心中一動,立刻明白這是周知縣在做最後的考校,有意當場點自己為案首了!他深吸一口氣,按捺住心中的喜悅,躬身道:“學生遵命。”
他略一沉吟,腦中飛快搜索符合題意的詩句,不過片刻,便朗聲吟道:
“聖德醍醐渥,仙班玉佩調。發生真有象,點滴不成潮。潤物細無聲,涵春迥不凋。帝力宏栽培,天心契寂寥。……”
他一氣嗬成,格律嚴謹,用典貼切,意境優美,完全符合試帖詩的要求。
周知縣聽得眉飛色舞,連連撫掌,大聲讚道:“妙!妙!妙!好一個‘潤物細無聲’!意境全出!好詩!好才情!”
他心中再無猶豫,當即取過朱筆,在賈琮的試卷上寫下“取中”二字,並在最上方赫然寫下“案首”兩個大字!
“本官現點賈琮,為本屆宛平縣試案首!”周知縣高聲宣布。
此言一出,下方尚在埋頭苦思的眾考生頓時一片嘩然!許多本是衝著案首而來的學子,頓時如遭雷擊,滿臉的失望與不甘!他們寒窗苦讀,縣試連考四場,不就是想著一舉奪得案首,拿下秀才身份嘛,豈料竟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少年搶先奪走!
賈琮卻懶得理會下麵這群人的嘩然之聲,欣喜的向周知縣施了一禮:“學生多謝老大人垂愛!”
周知縣也勉勵了賈琮幾句,就讓他離開了考場。
然而,周縣令這當場點選案首的舉動,雖符合此時縣試靈活性較大的慣例,卻也立刻引發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麻煩——那些失望乃至不服的考生,頓時躁動起來,目光紛紛聚焦於賈琮,很快賈琮出身榮國府,拜師趙文淵的信息就被傳了出來,質疑之聲漸起。
喜歡紅樓:這庶子怎麼又爭又搶請大家收藏:()紅樓:這庶子怎麼又爭又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