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繼宗率領宣府眾將、以及尚未離開的援軍將領,在城外相送。
“賈僉事,趙將軍,一路順風!”牛繼宗抱拳,聲若洪鐘。
“多謝牛總兵!多謝諸位!”賈琮與趙淮濱在馬上齊齊還禮。
賈琮深吸一口氣,望了一眼這座他浴血奮戰的雄關,一拉韁繩,調轉馬頭,踏上歸程。
賈琮與趙淮濱率領著得勝之師,押解著長長的俘虜隊伍和象征戰功的儀仗、旌旗,沿著官道,不徐不疾地向京城行進。他們刻意控製了速度,既要保證大軍威風凜凜,又要確保人馬不至於因急行軍而顯得疲憊狼狽,務求以最昂揚、最整肅的姿態,踏入帝國的都城。
隊伍之中,除了五千精銳騎兵和垂頭喪氣的北胡俘虜,還多了一行特殊的人——十數名在宣府保衛戰中負傷嚴重的勳貴子弟。景平帝體恤功臣,特旨準許他們隨獻俘隊伍一同返京休養。這其中,便有寧國府的賈薔。
賈薔當日被寧府推出來頂替賈珍、賈蓉上戰場,導致景平帝斥責寧國府,而被正式立為世子,代替了賈蓉的位置,雖然有博取這一場富貴的想法,但更多的是對邊疆九死一生的恐慌。
在慘烈的守城戰中,他所在段遭受北胡精銳猛攻,混戰中不幸被砍掉一隻手,雖僥幸保住了性命,卻也落下了終身殘疾。
此刻,賈薔雖斷腕處依舊隱隱作痛,臉色也有些蒼白,但想到自己雖然失去了一隻手,但是保住性命,得以回京,將來可以繼承寧國府的偌大家業,富貴榮華唾手可得,心中反倒覺得這一隻手丟的倒也不算虧。
隊伍行進四日,京城那巍峨的輪廓終於出現在地平線上。距離城門尚有十裡,便見前方旌旗招展,冠蓋雲集。早有快馬回報,景平帝已下旨,由忠順親王帶隊,率領兵部、禮部等一眾文武官員,在此設下香案儀仗,迎接凱旋之師!
“止步!整隊!”賈琮一聲令下,身後五千鐵騎令行禁止,瞬間由行進轉為靜止,動作整齊劃一,隻有戰馬偶爾發出的響鼻聲和甲葉摩擦的輕微聲響,一股肅殺而威嚴的氣勢自然流露。
忠順親王雖然不喜賈家人,但是此刻還是得代表朝廷上前,宣讀迎師詔書,對賈琮、趙淮濱及全體將士褒獎有加。簡短的迎接儀式後,忠順親王一聲令下:“奏凱樂!獻俘隊伍,入城!”
霎時間,禮炮轟鳴,鐘鼓齊奏,激昂雄壯的凱旋樂響徹雲霄。賈琮與趙淮濱一左一右,護衛著忠順親王的車駕,率領著盔明甲亮、刀槍耀日的五千鐵騎,押解著垂頭喪氣、繩索加身的北胡俘虜以及裝載著繳獲旌旗、兵器的車輛,浩浩蕩蕩地通過早已清掃淨街、擠滿了歡呼百姓的京城主乾道!
道路兩旁,萬頭攢動,歡呼聲、讚歎聲如同海嘯般一浪高過一浪。鮮花、彩帶如同雨點般拋向這支為帝國帶來無上榮耀的軍隊。賈琮端坐於駿馬之上,身姿挺拔,麵容沉靜,接受著萬民的矚目與歡呼,心中亦是波瀾起伏。這是他憑借自己的智勇與血汗,贏得的榮耀!
隊伍並未在城中過多停留,而是徑直前往位於皇城東南側的太廟。那裡,才是今日儀式的最終目的地。
太廟前,廣場肅穆,守衛森嚴。以景平帝為首,太上皇雖未親至但也派了代表,所有留京的王公貴族、文武百官,皆按品級肅立於禦道兩側,莊嚴肅穆。
見到獻俘隊伍抵達,禮官高唱:“獻俘官,引俘至廟門——”
賈琮與趙淮濱翻身下馬,按劍而行,親自押著被特意挑選出來的幾名北胡高級俘虜,一步步走向太廟那威嚴神聖的大門。俘虜們被強迫褪去上衣,背負繩索,形容狼狽,在無數道目光的注視下,瑟瑟發抖。
至廟門前丹陛之下,賈琮與趙淮濱單膝跪地,朗聲稟奏:“臣賈琮趙淮濱)奉旨征討北胡,賴陛下天威,將士用命,今已克敵,擒獲虜酋及黨羽若乾,謹獻於太廟,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靈!”
其聲清越,回蕩在寂靜的廣場上。
景平帝身穿莊嚴的祭服,立於太廟殿前高階之上,神色肅穆,微微頷首。
接下來,便是整套繁瑣而莊嚴的獻俘禮儀。禮官依次高唱:
“奏樂!”
“行獻俘禮!”
“奠帛!”
“行初獻禮!”
“讀祝文!”
祝文由禮部尚書親自誦讀,文中詳細闡述了北胡犯邊之罪,大虞將士征討之功,以及今日獻俘於太廟,彰顯祖宗庇佑、帝國武功之意。
每進行一項儀式,皆有對應的樂舞和跪拜。整個過程中,太廟前莊嚴肅穆,隻有禮樂聲、唱禮聲和官員們整齊劃一的動作聲。那幾名北胡俘虜被按跪在冰冷的石板上,麵對大虞的列祖列宗和威嚴的皇帝,早已麵如土色,魂飛魄散。
最後,禮官高唱:“受俘——”
景平帝上前一步,目光掃過階下俘虜,聲音沉穩而充滿威儀:“爾等蠻夷,不識天威,屢犯邊陲,罪孽深重!今既被擒,乃天佑我大虞!著有司按律處置,以儆效尤!”
“陛下聖明!萬歲萬歲萬萬歲!”文武百官、在場將士齊聲山呼,聲震屋瓦。
獻俘大典,至此禮成。這套沿襲古禮的儀式,不僅是對勝利的慶祝,更是對皇權、對國威最隆重的宣示!
儀式結束後,那五千風塵仆仆、功勳卓著的精銳騎兵,被早已安排好的官員引領至京營早已備好的營房休整。朝廷的賞賜也隨即下發,每人皆得豐厚賞銀,營中更是備好了美酒佳肴,任由這些功臣們儘情享用,慶祝這來之不易的勝利與榮耀。
而賈琮與趙淮濱,則卸下戎裝,換上朝廷準備的吉服,隨同景平帝的鑾駕以及文武百官的隊伍,浩浩蕩蕩地進入紫禁城。
皇宮,太極殿。
盛大的慶功宴即將在這裡舉行。賈琮與趙淮濱作為此戰的首功之臣,位置被安排在了極為靠前的地方。殿內金碧輝煌,燈火通明,宮女太監穿梭不息,一派喜慶景象。
喜歡紅樓:這庶子怎麼又爭又搶請大家收藏:()紅樓:這庶子怎麼又爭又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