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縣令大人微服來訪。原來縣令公子周通是個紈絝子弟,對讀書毫無興趣,整天鬥雞走狗,把縣令愁白了頭。
“吳解元,聽聞你有妙法能讓頑石點頭,不知可否指點犬子?”縣令懇切地說。
吳才哭笑不得,隻得如實相告。誰知縣令認定他藏私,硬是留下百兩紋銀作為酬禮。
送走縣令,吳才對母親歎道:“這可如何是好?我哪有什麼妙法?”
母親笑道:“我兒何必煩惱?你雖無妙法,卻有真經。何不將‘愛不釋手’的道理傳授於人?”
吳才茅塞頓開,當即在自家宅院開辦學堂,專收“三分鐘熱度”的學子。他第一課就講自己與無字書的故事,最後總結:“所謂愛不釋手,不是真的不能放手,而是喜愛到不願放手。若能對學問有這般心意,何愁不成?”
學生們大受啟發,紛紛尋找自己真正喜愛的事物。有的愛上了書法,有的迷上了算學,還有個胖小子居然對廚藝愛不釋手,被他那指望他考功名的老爹揪著耳朵拎回家去。
消息傳到縣令耳中,他半信半疑地將兒子送來。周通初來時百般不願,直到吳才讓他嘗試各種學問。試到兵法時,周通眼睛亮了;接觸到武術,他更是躍躍欲試。
“奇怪,這混世魔王居然對武學愛不釋手?”縣令得知後大為驚訝。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吳才笑道:“人各有所好,何必強求?令郎既喜武學,何不讓他報考武舉?”
周通自此專心習武,再不在外惹是生非。
轉眼三年,京城會試。吳才攜無字書赴京,再次高中。殿試上,皇帝見他手不釋卷,好奇相詢。吳才獻上無字書,講述來曆。
皇帝把玩良久,忽然拍案叫絕:“妙啊!這書頁在日光下竟顯現山川地理圖!”
眾臣圍觀,果然見書頁在陽光下呈現精美地圖,比工部所藏還要精細。
“吳愛卿,這是何故?”皇帝驚奇地問。
吳才恍然大悟:“陛下,臣明白了!這書需要極度專注,在特定光線下才能看見內容。老翁贈書,是要告訴臣,學問之道貴在專心,唯有愛不釋手,方能發現其中奧妙。”
皇帝龍顏大悅:“好個‘愛不釋手’!朕看這地圖也是愛不釋手。吳才,朕命你掌管翰林院,專司古籍修複!”
吳才領旨謝恩,忽然想起什麼:“陛下,臣離家時,那贈書老翁又出現了。”
“哦?他說什麼?”
“他笑著說:‘書已有主,老夫去也。’然後化作白鶴飛去。臣這才明白,遇到了神仙。”
皇帝慨歎:“神仙贈書,原是點化世人。傳朕旨意,將‘愛不釋手’的故事刊行天下,讓學子共勉!”
聖旨傳到龍泉縣,全縣沸騰。吳才故居被改為“釋手書院”,無數讀書人來此感受“愛不釋手”的真諦。
王秀才也來了,他摸著那無字書的複製本,嘟囔道:“我怎麼就看不出奧妙呢?”
吳才笑道:“王兄,你摸書時,心裡是不是在想著中午吃什麼?”
王秀才一愣:“你怎麼知道?”
“心不專一,如何能見奧妙?就像當年我一心求取功名,卻從不肯專心讀書。直到遇見這卷無字書,才明白真正的喜愛是心甘情願地投入,是樂在其中的專注。”
王秀才若有所思。
多年後,吳才成為一代大儒。他主持修複了無數古籍,每一本都傾注心血。學生問他秘訣,他總是指著廳堂上“愛不釋手”的匾額,笑而不答。
而那卷無字天書,據說在某個陽光燦爛的午後,化作點點金光,消散在空氣中——仿佛它的使命已經完成。
但“愛不釋手”的故事,卻一直流傳至今。
喜歡成語大搞笑請大家收藏:()成語大搞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