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很久以前的齊國,有個特彆愛麵子的齊宣王。這位大王什麼都要講究排場,宮殿要最大的,衣服要最華麗的,連吃飯用的碗都得是純金鑲玉的。他最怕的就是彆人覺得他不夠氣派,不夠有福氣。
這一年,齊宣王過五十大壽,文武百官紛紛獻上奇珍異寶。有位從南方來的官員,不知道是腦子進水還是實在沒什麼可送的,竟然獻上了一籠子蟈蟈!
“大王,這是臣特意從南山尋來的‘金聲大將軍’,寓意大王子孫滿堂,福澤綿長!”南方官員跪在地上,滿臉得意。
朝堂上一片寂靜,隨後爆發出壓抑不住的竊笑聲。大將軍田忌湊到丞相耳邊嘀咕:“這人是窮瘋了吧?送幾隻蟲子給大王祝壽?”
齊宣王臉色鐵青,眼看著就要發怒。這時,聰明的丞相晏嬰眼珠一轉,趕緊上前說道:“大王,此乃吉兆啊!《詩經》有雲:‘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這蟈蟈古稱螽斯,繁殖力極強,一隻母蟈蟈能產數百卵。送螽斯是祝願大王子孫昌盛,這是最高級的祝福啊!”
齊宣王一聽,頓時轉怒為喜:“原來如此!妙哉妙哉!賞!重重有賞!”
南方官員本來腿都軟了,一聽這話,立馬挺直腰板,領賞謝恩去了。
蟈蟈成災
這事本該就這麼過去了,誰知齊宣王越想越覺得這“螽斯衍慶”的寓意實在太好。他老人家雖然妃嬪眾多,但子嗣卻不算興旺,隻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一想到“子孫滿堂”的美好願景,他就心花怒放。
“傳令下去!”齊宣王一拍大腿,“全國上下都要養蟈蟈,以示對寡人多子多孫的祝福!”
這道命令一下,齊國可熱鬨了。大臣們爭先恐後養起了蟈蟈,普通百姓也跟著湊熱鬨。一時間,整個齊國到處都是蟈蟈的叫聲——“唧唧唧,吱吱吱”,白天吵,晚上更吵。
最慘的是宮裡的侍衛和宮女。齊宣王命人在後宮建了個“螽斯園”,養了上千隻蟈蟈。這些小家夥可不老實,經常越獄成功,在宮裡到處亂蹦。
有一天晚上,齊宣王最寵愛的妃子鄭妃正準備就寢,突然感覺有什麼東西在臉上爬。她伸手一摸,毛茸茸的,還會動!
“啊——有刺客!”鄭妃尖叫著從床上跳起來,整個宮殿的燈都亮了。侍衛們衝進來,舉著燈籠一看,哪有什麼刺客,就是一隻大蟈蟈正無辜地蹲在枕頭上,觸角一擺一擺。
類似的事情層出不窮:有大臣上朝時從袖子裡蹦出蟈蟈;禦膳房做飯時鍋裡跳出蟈蟈;甚至連齊宣王本人都曾在批奏折時被突然出現的蟈蟈嚇一跳。
丞相晏嬰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啊!他試著勸諫:“大王,這蟈蟈雖寓意吉祥,但養得太多,實在擾民...”
“胡說!”齊宣王不以為然,“這是吉兆!說明寡人真的要子孫滿堂了!”
果然,沒過多久,後宮真的傳來喜訊——兩位妃子同時有孕了!齊宣王欣喜若狂,更加堅信是蟈蟈帶來了好運,於是下令擴大螽斯園,再引進三千隻蟈蟈!
蟈蟈大爆發
夏天到了,天氣炎熱,正是蟈蟈繁殖的好時節。宮裡的蟈蟈數量呈爆炸式增長,已經多到數不清。宮女們每天光抓逃逸的蟈蟈就累得腰酸背痛。
終於,災難性的一天到來了。
那日清晨,侍衛打開螽斯園的大門,瞬間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無數隻蟈蟈如同綠色的潮水般湧出,它們跳上牆壁,爬上屋頂,占領了整個王宮!
“報——報告大王!蟈蟈、蟈蟈全都跑出來啦!”侍衛連滾帶爬地前來稟報。
齊宣王走出寢宮,也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樹上掛滿了蟈蟈,走廊上蹦跳著蟈蟈,甚至連他的龍椅上都有幾隻蟈蟈在悠閒地曬太陽!
“快!快給寡人抓住它們!”齊宣王氣急敗壞地命令。
於是,王宮裡上演了一場空前絕後的人蟲大戰。侍衛們拿著網兜追著蟈蟈跑,宮女們拿著籃子到處扣,就連王子公主們都加入了抓蟈蟈的行列。
可是蟈蟈太多了,剛抓住一隻,又跳出三隻。更糟糕的是,這些蟈蟈已經擴散到了宮外,整個京城都陷入了蟈蟈的包圍之中。
百姓們怨聲載道:“這日子沒法過了!晚上吵得睡不著覺!”“我家的菜園子都被蟈蟈吃光了!”“我媳婦說要回娘家住幾天,等蟈蟈沒了再回來!”
齊宣王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急忙召集群臣商議對策。
大將軍田忌提議:“用火攻!一把火燒了這些禍害!”
晏嬰連忙阻止:“不可不可!萬一燒了宮殿怎麼辦?我倒有一計...”
妙計解圍
晏嬰的計策其實很簡單:既然蟈蟈是吉祥物,不能殺,那就送給彆人唄!
第二天,齊國宣布將要舉辦“螽斯衍慶”盛會,邀請周邊各國的使節前來參加,每人都將獲贈一對象征多子多孫的吉祥蟈蟈。
消息一出,各國使節紛紛前來——畢竟誰不想多子多孫呢?齊宣王笑容滿麵地接待使節,慷慨地送給每人一對精心挑選的大蟈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楚國的使節得到了一對“金翅大將軍”;趙國的使節得到了一對“翡翠鳴君”;就連遠道而來的秦國使節也得到了一對“鐵甲神威”。
使節們開開心心帶著蟈蟈回國了,齊國的蟈蟈數量終於減少了一些。但這點數量對於龐大的蟈蟈軍團來說,簡直是九牛一毛。
晏嬰又生一計:舉辦全國蟈蟈大賽!比賽內容包括蟈蟈選美、蟈蟈鳴叫、蟈蟈跳遠等項目,獲勝者將有重賞。
這一招果然有效,齊國人養蟈蟈的熱情從單純的應付差事變成了真正的興趣愛好。人們開始研究如何培育更漂亮的蟈蟈,訓練更會叫的蟈蟈。漸漸地,蟈蟈不再是禍害,而成了一種文化。
更妙的是,兩位懷孕的妃子先後生下了健康的王子,齊宣王喜得合不攏嘴,真的應了“螽斯衍慶”的預言。他對蟈蟈的癡迷也終於回歸理性,允許百姓自願飼養,不再強製。
幾年後,齊國的蟈蟈文化越來越興盛,甚至還發展出了蟈蟈貿易,各國商人都來齊國購買優質蟈蟈。齊宣王看著這番景象,不禁感慨萬千。
一天,他問晏嬰:“愛卿啊,當初你為什麼要替那個送蟈蟈的官員解圍呢?”
晏嬰笑道:“大王,當時我若不說那是吉兆,您一怒之下可能會重罰那位官員。而我說是吉兆,不僅救了他一命,還真的給齊國帶來了好運。可見凡事都有兩麵,禍福相依啊。”
齊宣王點點頭:“說得有理。不過最讓寡人欣慰的是,現在宮裡宮外終於清靜了。”
就在這時,一隻小蟈蟈不知從哪兒跳了出來,正好落在齊宣王的酒杯旁。君臣二人相視一笑,齊宣王非但沒有生氣,還輕輕地把小蟈蝐引到一片菜葉上,讓它大快朵頤。
從此,“螽斯衍慶”這個成語就流傳了下來,用來祝福彆人多子多孫、家族興旺。不過,每當齊國人說起這個成語時,總會忍不住笑著加上一句:
“吉祥是吉祥,可千萬彆養太多啊!”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再好的寓意也要適度,否則吉祥物也可能變成麻煩精。畢竟,誰都不想晚上睡覺時被蟈蟈吵醒,或者吃飯時從碗裡撈出一隻蟈蟈,對吧?
喜歡成語大搞笑請大家收藏:()成語大搞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