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的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條真理,放之四海而皆準,貫古通今而不變。
話說大唐貞觀年間,長安城中有個不大不小的衙門,名曰“司器監”,專管些器皿製造、雜物采購的瑣事。這衙門裡有個叫王德福的主簿,官居從八品,是個典型的“芝麻官”。
王德福今年四十有六,在這個位置上已坐了整整十五年。十五年來,他悟出一個道理:乾活越快,活越多;差錯越少,責任越大。與其辛辛苦苦乾出成績讓上司領功,不如安安穩穩混到下班回家喝茶。
這日清晨,鐘聲剛響,王德福便邁著他那標誌性的小碎步,不緊不慢地踏入司器監大門。
“王主簿早啊!”門房老趙招呼道。
“早早早。”王德福笑眯眯地回應,腳下卻絲毫不見加快,依舊是一步三搖,如同腳下踩著蓮花,生怕踩死螞蟻。
從大門到他的值房,不過百步距離,王德福硬是走了一炷香的時間。路上見了同僚要打招呼,看見地上落葉要駐足觀賞,路過院中魚池還要喂喂魚——雖然他從來不帶魚食,隻是對著魚兒空手比劃幾下。
“德福兄,你這走路姿態,真可謂‘逶迤’啊!”同僚劉主簿打趣道。
王德福正色道:“誒,此言差矣。我這叫穩重,為官者當步履從容,方顯氣度。”
其實他心裡明鏡似的:去得早不如去得巧。司器監的監丞張大人每日辰時三刻必到各值房巡視,他去得太早,也是乾等;去得稍晚,又會被抓個正著。唯有這逶迤而行,不早不晚,正好在張大人巡視前片刻到達,既顯勤勉,又免了多餘勞動。
果然,王德福剛在值房坐定,整理好衣冠,鋪開文書,張監丞便踱步而入。
“德福啊,今日來得甚早。”張監丞滿意地點頭。
“大人謬讚,下官理當如此。”王德福躬身回應,心中暗笑:我這“逶迤”之功,已臻化境。
這便是王德福的第一重境界:逶迤上班法。
巳時一到,公務時間正式開始。王德福從文書堆中抽出一份三個月前的采購清單,慢條斯理地研墨、鋪紙,開始謄寫。
“德福兄,那份舊單何必重抄?”對麵的年輕書吏小李好奇問道。
“年輕人不懂,這叫溫故知新。”王德福頭也不抬,筆下行雲流水,字跡工整如刻印一般。
其實他心裡另有算盤:這謄寫舊單,既顯忙碌,又無差錯之虞;既練了字,又消磨了時間,一舉多得,何樂不為?
巳時二刻,茶房送來了今日的第一道茶。王德福放下筆,小心端起茶杯,先觀其色,再聞其香,最後才小口品嘗。一杯茶,他喝了足足半柱香的時間。
“王主簿品茶,真有雅士之風。”小李笑道。
“忙裡偷閒,苦中作樂罷了。”王德福眯眼答道,心中卻想:你這毛頭小子,等過幾年就知道了,活是乾不完的,但茶涼了可就不好喝了。
這便是王德福的第二重境界:磨洋工大法。
午時將至,各值房開始騷動起來。王德福卻穩坐如山,仍在“認真”謄寫。
“德福兄,不用午膳麼?”小李問道。
“你們先去,我把這點活趕完。”王德福頭也不抬,筆下依舊不緊不慢。
待同僚們紛紛離去,王德福才緩緩起身,整理好桌案,邁著那特有的小碎步,向膳堂走去。
為什麼要晚去?這裡麵大有學問。去得早,難免與上司同席,吃飯都要講究禮儀規矩,吃得憋屈;去得晚,膳堂人少,挑個好位置,慢慢享用,豈不快哉?
今日王德福剛到膳堂門口,便聽見裡麵張監丞的聲音。他立刻轉身,假裝忘記拿東西,又在院子裡“逶迤”了兩圈,估摸著張監丞吃完了,才重新進入膳堂。
“德福啊,今日又是最晚一個?”膳堂管事笑問。
“公務繁忙,抽不開身啊。”王德福一臉無奈。
打好飯菜,王德福選了個靠窗的僻靜位置,開始了他的“退食”時光。
這“退食”二字,王德福有獨到見解。退者,避開也;食者,吃飯也。退食就是要避開眾人,安心吃飯。細嚼慢咽,既利於養生,又消磨時間——要知道,午膳過後沒多久就是未時,若是吃得快,回去得早,豈不是又要多乾半天活?
於是,王德福一口飯嚼二十下,一口菜分三次吃,一頓簡單的午飯,硬是吃出了宮廷禦宴的架勢。
正吃著,忽見小李急匆匆返回膳堂。
“王主簿,不好了!張監丞找您呢,說是有急事!”
王德福心中一驚,但麵上不動聲色:“急什麼?天大的事,也得讓人吃完飯。張監丞在何處?”
“就在您值房等候!”
王德福點點頭,繼續以原有速度吃著飯,心裡卻飛速盤算:張監丞親自到值房等候,必非小事。若是好事,不會如此急切;若是壞事,去得越快,死得越慘...
想到這裡,他反而更加放慢了吃飯的速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便是王德福的第三重境界:退食哲學。
等王德福“逶迤”回到值房,已是兩刻鐘後。張監丞在房中踱步,麵色焦急。
“德福啊,你可算回來了!”
“下官愚鈍,不知監丞親臨,有失遠迎,恕罪恕罪。”王德福躬身施禮,姿態標準而緩慢。
“長話短說,宮中急需二十對琉璃盞,三日後貴妃壽宴要用。我已詢問過其他同僚,他們都推說事務繁忙,唯有你...”張監丞意味深長地看著王德福。
王德福心裡咯噔一下。琉璃盞乃貴重器物,長安城中隻有西市的胡商才有售賣,價格昂貴且數量稀少。三日內采辦二十對,簡直是ipossiission!怪不得同僚們都推脫了!
但當麵拒絕上司,是為不智。王德福略一思索,計上心頭。
“監丞有命,下官自當竭儘全力。”王德福恭敬道,“然琉璃盞乃珍稀之物,須細細甄選,不可匆忙采購,以免以次充好,貽笑大方。下官請即往西市探問,務必在三日內辦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