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有個老頭名叫胡碩,年輕時是個走南闖北的貨郎,四十歲後發了點小財,便在縣城開了家雜貨鋪。如今六十有五,身子硬朗,唯有一處與眾不同——他那圓滾滾、鼓囊囊的大肚子。
這肚子可不一般,站起來時胡老頭低頭看不見自己腳尖;坐下時那肚子便如一口倒扣的鐵鍋,穩穩當當地架在雙腿上。街坊鄰裡送他個外號“皤腹豪叟”,“皤腹”是說他雪白滾圓的大肚子,“豪叟”則是稱讚他為人豪爽豁達。
胡老頭對這外號頗為得意,常拍著自己肚皮說:“此乃老夫福袋也!”
這一日,胡老頭搖著蒲扇,坐在自家店鋪門前納涼。時值盛夏,他穿著一件薄薄的白色汗衫,那圓滾滾的肚子把汗衫撐得緊繃繃的,遠遠看去,活像一尊彌勒佛。
對麵茶館的王掌櫃踱步過來,笑道:“胡老,您這‘福袋’近來又見長了啊!”
胡老頭拍了拍肚皮,發出“砰砰”的響聲,得意道:“那是自然,昨晚一人吃了三碗米飯,半隻燒鵝,還有一碟花生米,這福袋能不充盈麼?”
兩人正說笑間,忽見縣衙門的差役敲著鑼沿街叫喊:“全縣父老聽真!新任太守張大人三日後駕臨本縣巡視,特命縣中推舉一位最有福相的老者,於接風宴上為太守獻壽詞,沾沾福氣!”
王掌櫃一聽,拍手笑道:“這還有何爭議?全縣上下,誰能比胡老更有福相?單是這肚子,便是福氣滿盈的明證!”
周圍街坊也紛紛附和:“正是正是!胡老不去,誰還有資格去?”
胡老頭被眾人一捧,豪氣頓生,拍案道:“既如此,老夫便當仁不讓了!”
三日後,胡老頭穿上一件嶄新的絳紅色福字紋長袍,更顯得大腹便便,福態十足。他乘轎來到縣衙,早有縣令及一眾鄉紳等候多時。
縣令一見胡老頭,眼前一亮:“好好好!果然是有福之人!胡老先生,稍後宴席之上,還請您為太守獻上吉祥壽詞。”
胡老頭拱手笑道:“老夫早有準備。”
宴席擺開,新任張太守在主位落座。這太守約莫四十出頭,麵容清瘦,神情嚴肅,一看便知是個不苟言笑之人。
酒過三巡,縣令起身道:“太守大人,本縣特推舉一位福壽雙全的老者,為您獻上壽詞,以表敬意。”
張太守微微頷首:“有勞。”
胡老頭整了整衣袍,挺著他那引人注目的大肚子,昂首闊步走到堂前,朝太守一揖,朗聲道:“老夫胡碩,恭祝太守大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話音剛落,他突然覺得腹中一陣翻江倒海,“咕嚕嚕”一陣響,緊接著——“嗝!”
這一聲飽嗝響亮悠長,在寂靜的大堂上回蕩,不少人掩口偷笑。
胡老頭老臉一紅,忙定定神,繼續道:“願大人政通人和,百業俱興——”
“嗝!嗝!”又是兩聲洪亮的飽嗝。
堂下竊笑聲更大了。張太守眉頭微皺,麵露不悅。
胡老頭心中焦急,越是著急,那嗝越是止不住。他強撐著又說:“願我縣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嗝!嗝!嗝!”這三聲一聲高過一聲,胡老頭的大肚子也隨之起伏,模樣滑稽至極。
滿堂賓客再也忍不住,哄堂大笑。張太守臉色鐵青,拂袖而起:“成何體統!”說罷竟離席而去。
縣令趕緊追上去解釋,宴席不歡而散。
胡老頭灰頭土臉地回到家,一連數日閉門不出。他這“皤腹豪叟”一夜之間成了全縣笑柄,孩童們見他走過,便跟在後麵學他打嗝,氣得他胡子直抖。
“都是這不爭氣的肚子惹的禍!”胡老頭拍著自己肚皮憤憤道。
轉眼秋去冬來,朝廷突然發下公文,命各縣選派代表,赴京參加“千叟宴”。原來皇上為示敬老,特在京城設宴,邀請全國千名老者共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