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曆史文化名城的老城區,有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巷,巷子深處有間古色古香的書齋,名曰“守拙齋”。書齋主人姓董,單名一個碩字,是位七旬老翁,城中有名的耆儒碩望。
何為耆儒碩望?簡單說,就是德高望重的老學者。董老先生年輕時在大學教古典文獻,退休後守著這間書齋,終日與古籍為伴。他學問淵博,品行端正,滿城上下見了都要恭恭敬敬喊一聲“董老”。
不過,這位耆儒碩望最近遇到了大麻煩。
“什麼?書齋要關門?”董老捧著房租漲價通知單,手直發抖,“漲了三倍?這、這簡直是趁火打劫!”
書齋夥計小趙歎氣道:“老板,這條巷子成了網紅打卡地,租金都漲上天了。咱們書齋一個月賣的錢,還不夠交房租的。”
董老頹然坐倒在太師椅上,環顧這間傳承三代的書齋,心中淒然。難道真要眼睜睜看著祖業斷送在自己手中?
正在這時,董老的孫子董小樂風風火火地衝了進來。
“爺爺!我有個絕妙主意!”小樂是市場營銷專業的大學生,滿腦子新潮想法。
董老皺眉:“你又想搞什麼名堂?”
“直播!帶貨!”小樂興奮地揮舞手機,“把您打造成網紅學者!知識變現!”
董老一聽,連連擺手:“胡鬨!簡直是胡鬨!老夫堂堂耆儒碩望,豈能拋頭露麵,做那嘩眾取寵之事?”
“爺爺,您這就out了!”小樂打開手機,展示幾個文化類網紅,“看,這位講詩詞的‘國學小哥’,粉絲百萬!還有這位‘古籍修複師’,接一條廣告頂書齋半年收入!”
董老湊近細看,搖頭道:“此等講解,粗淺不堪,謬誤百出,簡直是誤人子弟!”
“可是人家賺錢啊!”小樂苦口婆心,“爺爺,您學問比他們深,講得比他們好,隻要稍作包裝,肯定能火!”
書齋夥計小趙也幫腔:“老板,試試吧,不然書齋真要關門了。”
在兩人輪番勸說下,想著即將失去的祖業,董老終於鬆口:“也罷,就試一次。不過,若有違聖賢之道,老夫立刻退出!”
就這樣,耆儒碩望的網紅改造計劃開始了。
第一關:形象設計。
小樂請來學設計的同學,要給董老打造新形象。
“爺爺,這身長衫太老氣了,換件中式潮牌吧!”
“這胡子能不能修修?太長了!”
“眼鏡換金絲邊的,顯得年輕!”
董老氣得吹胡子瞪眼:“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這長衫是老夫六十壽辰時你奶奶親手做的!誰敢動!”
最後勉強同意把舊布鞋換成老北京布鞋——算是最大的妥協。
第二關:直播內容。
小樂要求爺爺講點“接地氣”的內容。
“爺爺,彆一上來就《論語》《孟子》,先講講古代名人八卦,比如李白是不是渣男,蘇軾怎麼做紅燒肉...”
董老拍案而起:“荒唐!先賢佳話,豈容如此戲說!”
幾經協商,雙方各退一步:董老講正統國學,但要用通俗語言,偶爾穿插曆史趣聞。
第三關:互動方式。
“爺爺,觀眾送禮物你要感謝,多叫‘老鐵’,多喊‘寶寶們’...”
董老一臉茫然:“老鐵是何物?寶寶又是誰家孩童?”
小趙解釋:“就是觀眾的意思。”
董老搖頭:“直呼其名即可,何必如此肉麻!”
萬事俱備,首播那日,書齋內架起燈光設備,董老正襟危坐,麵對手機鏡頭,緊張得手心冒汗。
小樂比了個手勢:“三、二、一,開始!”
董老清清嗓子,開口便是:“諸位同仁,今日我們研讀《大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