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才子趙文軒最近很煩惱,他苦讀詩書二十年,滿腹經綸,卻有個致命軟肋——一緊張就亂用成語。
這不,他心儀已久的蘇員外家送來請柬,邀他參加賞荷宴。趙文軒知道,這實則是蘇員外為女兒蘇盈盈擇婿的場合。他對著鏡子練習了整整三天,決心一定要給蘇家留下好印象。
宴席當天,蘇家花園張燈結彩,賓客如雲。趙文軒特意穿了件新做的青衫,手執折扇,倒也風度翩翩。
蘇員外見他來了,熱情招呼:“趙公子來啦,久聞公子才高八鬥,今日一見,果然氣宇軒昂。”
趙文軒心中一緊張,脫口而出:“哪裡哪裡,晚輩不過是兕觥其觩,不值一提!”
話音剛落,滿場寂靜。
蘇員外愣住了:“兕...觥...其觩?這是何意?”
趙文軒這才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頓時汗如雨下。他本想說“虛懷若穀”,卻不知怎的冒出了這個生僻成語。
“這個嘛...”他支支吾吾,“就是...謙虛的意思。”
賓客中有人竊竊私語:“兕觥其觩?你聽過這個成語嗎?”
“沒聽說過,趙公子果然博學。”
蘇員外雖不解其意,卻也不便多問,隻好請他入席。
趙文軒剛落座,就看見蘇盈盈款款而來。她身著淡粉衣裙,宛如出水芙蓉,趙文軒一時看呆了。
“趙公子,”蘇盈盈微微施禮,“方才聽公子說‘兕觥其觩’,小女子才疏學淺,不知能否請教其意?”
趙文軒腦中一片空白,硬著頭皮解釋:“這個...兕,是指犀牛;觥,是酒杯;其觩,是彎曲的樣子。連起來就是...犀牛角做的酒杯彎彎曲曲...引申為...為人謙虛委婉...”
他自己都覺得這解釋牽強附會,蘇盈盈卻若有所思:“原來如此,公子果然博學。”
趙文軒暗暗鬆了口氣,心想總算蒙混過關。
酒過三巡,蘇員外命人取來家傳酒器。當一件造型奇特的牛角杯被端上來時,趙文軒臉色大變。
“此乃我家祖傳的犀角杯,”蘇員外自豪地說,“據說已有三百年曆史。趙公子博學,可否為我們品鑒一番?”
趙文軒手捧犀角杯,冷汗直流。這杯子因年代久遠,確實有些彎曲變形。他結結巴巴地說:“這個...真是...兕觥其觩啊!”
蘇員外追問:“依公子看,這兕觥其觩是好事還是壞事?”
趙文軒擦擦汗:“這個...凡事過猶不及,兕觥其觩固然風雅,但太過其觩就...就不太好了。”
席間一位老學究皺眉道:“老夫研究古籍數十年,從未聽說‘兕觥其觩’是成語。趙公子,該不會是您杜撰的吧?”
趙文軒如坐針氈,正不知如何應答,忽然靈機一動:“先生有所不知,這是《詩經》中‘兕觥其觩,旨酒思柔’的典故啊!”
其實他根本不知道這句話出處,隻是情急之下信口胡謅。不料老學究聽後,拍案叫絕:“妙啊!原來出自《詩經》!老夫真是孤陋寡聞了!”
趙文軒自己都驚呆了,沒想到隨口一說竟撞對了出處。
宴席進行到一半,家丁突然來報:“老爺,不好了!廚房裝酒的犀角壺不知怎的變形了,彎彎曲曲的,酒都灑出來了!”
蘇員外皺眉:“怎會如此?”
趙文軒為了表現自己,主動請纓:“讓晚輩去看看,或許能看出端倪。”
一到廚房,趙文軒就看見那個惹禍的犀角壺——因天氣炎熱,又靠近灶台,犀角受熱變軟,果然彎彎曲曲,酒水正從縫隙中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