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卿尋得四寶了?”齊王強忍笑意問道。
淳於曼打開第一口箱子:“此乃三足金蟾!”
眾人伸頸觀看,隻見那“金蟾”乃青銅所鑄,三條腿,口中銜著一枚特製銅錢。
“此蟾雖不吐金,卻能存錢。”淳於曼解釋道,“每日投一錢入其口,積少成多,年終便是一筆小財。理財之道,貴在堅持,這豈不是勝過吐金之蟾?”
齊王若有所思。
打開第二口箱子,是一株精心修剪的石榴樹,枝頭掛著數十枚特製銅錢。
“此乃搖錢樹。”淳於曼搖動樹枝,銅錢叮當作響,“真搖錢樹搖錢落而不生,終有儘時。此樹卻不然——每枚錢幣都可取下,亦可重新掛上,教人明白錢財流轉、生生不息之理。”
眾臣紛紛點頭。
第三口箱子裡的“金鵝”更讓人稱奇——那是隻木雕的鵝,每日能下一枚鵝蛋大小的陶丸,陶丸中空,內藏寫有格言的字條。
“金蛋終有價,智慧價無窮。”淳於曼敲開一枚陶丸,念出其中字條:“‘勤儉持家,積少成多’——這道理,豈不比一枚金蛋珍貴?”
齊王已收起戲謔之色,坐直了身子。
最後一口箱子打開,眾人嘩然——那根本不是金山,而是一套精妙的沙盤模型,演示著如何開墾荒地、興修水利、發展商貿。
“這才是真正的金山!”淳於曼慷慨陳詞,“民富則國強,國強則君安。這富民強國之術,難道不勝過一座死寂的金山嗎?”
齊王拍案而起,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晏嬰連忙上前:“大王,臣...”
齊王擺手打斷他,徑直走到淳於曼麵前,深深一揖:“若非愛卿這四件‘假寶’,寡人幾乎忘了為君的真諦!”
他轉身對晏嬰笑道:“丞相,你那日的戲言,倒成就了一段佳話。”
晏嬰苦笑:“臣也未曾想到,一番卮言竟能曼衍出這般道理。”
淳於曼這才明白原委,哭笑不得。
齊王卻鄭重道:“今日之事,讓寡人明白了一個道理——真言未必在朝堂,妙理或存於醉語。從此以後,每月十五,寡人設‘卮言宴’,不論君臣,隻論酒話,如何?”
群臣齊聲叫好。
那四件“假寶”被齊王珍藏在偏殿,命名為“四智器”,時時觀摩自省。而淳於曼因禍得福,被任命為諫議大夫,專司收集民間智慧——當然,他依然改不了貪杯的毛病,好在齊王也不再計較。
最有趣的是,從此齊國朝堂多了一條不成文的規矩:但凡重大決策,必先在“卮言宴”上討論一番。說來也怪,許多棘手難題,竟真在酒酣耳熱之際找到了解決之道。
至於“卮言曼衍”這個成語,原本指隨意傾吐的言辭連綿不絕,多是酒話胡言。但自淳於曼之後,齊國人給了它新的解釋:有時候,看似不著邊際的醉話閒談,也能如酒卮滿溢般,流淌出意想不到的智慧。
所以啊,下次你見人酒後胡言,先彆急著笑話——說不定那漫無邊際的醉話裡,就藏著什麼驚世駭俗的好主意呢!
喜歡成語大搞笑請大家收藏:()成語大搞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