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縣有個叫張老實的縣官,人如其名,老實得讓人哭笑不得。他有個口頭禪:我這人沒啥優點,就是悃愊無華!意思是真誠樸實,不玩虛的。
這天是張老實上任第一天,師爺錢聰明早早等在縣衙門口。一見新縣官,錢聰明就迎上去:大人遠道而來,下官已在醉仙樓備下接風宴,還請...
不必了。張老實擺擺手,我在路上吃了兩個燒餅,飽了。
錢聰明一愣,這可不合官場規矩啊!他忙說:大人,這是慣例...
什麼慣例不慣例的。張老實從懷裡掏出個布包,我還帶了倆燒餅,你要不要也來一個?悃愊無華,最管飽。
錢聰明看著那個油乎乎的燒餅,嘴角抽搐。
第二天升堂審案,張老實更是讓人大開眼界。
第一個案子是兩家爭一隻雞。原告說雞是他家的,被告說雞是自己跑來的。按往常,這種案子都是各打二十大板,雞充公——其實就是進了縣衙廚房。
張老實聽完雙方陳述,想了想:這樣吧,把雞帶上來。
衙役抱上一隻肥母雞。張老實走下堂,蹲在雞麵前看了半天,突然問:你們都說雞是自己的,那它平時愛吃什麼?
原告搶著說:吃穀子!
被告也不甘示弱:吃蟲子!
張老實點點頭,叫人拿來穀子和蟲子,撒在地上。那雞瞅了瞅,叫著奔向蟲子。
看來它更愛吃蟲子。張老實對原告說,你家的雞既然愛吃蟲子,那你現在學幾聲雞叫給我聽聽。
原告傻眼了:大人,這...
快叫!張老實一本正經,自家的雞,總該熟悉它的叫聲吧?
原告硬著頭皮:咯...咯咯...
那雞被嚇得撲棱翅膀亂跑。被告在一旁偷笑。
你笑什麼?張老實轉向被告,你也叫!
被告隻好也叫起來。沒想到那雞聽到他的叫聲,居然回應似的叫起來。
張老實一拍驚堂木:明白了!這雞是被告的!判雞歸被告,原告賠被告一籃子雞蛋,算是這些天喂雞的辛苦費。
原告不服:大人,憑什麼?
張老實解釋:你家的雞若真愛吃穀子,為何見了蟲子走不動道?你學雞叫,雞受驚嚇;他學雞叫,雞有回應。這說明雞認得他。本官判案,悃愊無華,隻看事實!
這話傳開,百姓們都笑岔了氣,卻也佩服這位縣官的實在。
不過張老實的悃愊無華很快惹來了麻煩。
州府派人來巡查,要在青城縣住三天。按慣例,縣裡要好吃好喝招待,臨走還要備上厚禮。錢聰明早早備下方案:大人,巡察使愛喝酒,我已準備十壇上好花雕;他夫人喜歡綢緞,備了二十匹蘇繡;他公子...
張老實打斷:準備這些做什麼?咱們縣很富嗎?
這不是富不富的問題...錢聰明急得直冒汗,這是規矩啊!
什麼規矩?張老實眼睛一瞪,悃愊無華才是規矩!
巡察使到來的那天,張老實直接在縣衙後院擺了一桌:一盆饅頭,一鍋白菜燉豆腐,還有一碟鹹菜。
巡查使的臉當時就綠了:張大人,這是...
巡查使一路辛苦,吃些清淡的好。張老實拿起個饅頭,這麵是王寡婦家的,她磨的麵最香;這菜是李老漢種的,新鮮!悃愊無華,最好吃!
巡察使強壓怒火,勉強吃了半碗飯。
第二天查賬,巡察使故意找茬:張大人,這筆修橋的款項,怎麼少了二十兩銀子?
張老實不慌不忙,從袖中掏出一本厚厚的賬冊:您說的是西門那座橋吧?這是詳細賬目:石料一百二十兩,人工三十兩,夥食五兩...哦,那二十兩是橋墩省下來的,我讓人用河裡的石頭代替,一樣結實。悃愊無華,能省則省。
巡察使被噎得說不出話。
臨走時,錢聰明偷偷把禮物裝上巡察使的馬車,被張老實發現了。他直接攔住馬車:巡察使,這些禮物不能收。青城縣不富裕,每一分錢都要用在刀刃上。您要是缺什麼,我送您一筐蘿卜,自家種的,甜得很!
巡察使氣得胡子直抖,上車就走。
錢聰明癱坐在地:完了完了,這下把巡察使得罪透了!
果然,半個月後,朝廷下令:青城縣縣令張老實,怠慢上官,不知禮數,免去縣令之職,降為桃源鄉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