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如注的夜晚,濱海市第一醫院住院部的走廊被消毒水和雨水的濕氣包裹。林悅剛結束長達八小時的手術,藍色手術服的袖口還沾著未乾的生理鹽水,疲憊讓她視線發沉,卻在推開辦公室門的瞬間,被電腦屏幕上突然彈出的加密對話框驚醒。
對話框背景是純黑的,隻有一行白色宋體字懸浮在中央:“加密頻道7341,驗證信息‘夜鶯’。”林悅的心猛地一沉,“夜鶯”是她和蘇然在醫學院做基因研究時共用的項目代號,除了已故的導師和入獄的周明遠,沒人知道這個代號的存在。
她沒有立刻操作,而是先走到窗邊,掀開厚重的窗簾一角。樓下的停車場裡,一輛黑色商務車正亮著尾燈,車牌號被雨水模糊,隻能看到末尾兩個數字“07”。這個數字讓她想起三年前周明遠被捕那天,押送他的警車車牌號正是濱a·0777警。
指尖在鍵盤上懸停片刻,林悅還是點開了加密通訊軟件。輸入頻道號和驗證信息後,屏幕上跳出一個匿名頭像,對方沒有多餘的寒暄,直接發來一段視頻和一行文字。視頻加載的進度條緩慢跳動,林悅的心跳卻越來越快,直到畫麵中出現熟悉的身影——周明遠穿著囚服,被關在狹小的單人牢房裡,臉上有明顯的淤青,嘴角還掛著血跡。
視頻隻有短短十秒,最後一幕是周明遠抬頭看向鏡頭,眼神裡帶著絕望的懇求。緊接著,文字消息彈出:用你和蘇然的基因數據,換所有孤兒的解藥。三天後晚上八點,市立圖書館舊館門口,隻許你一個人來。
孤兒、解藥,這兩個詞像針一樣紮進林悅的心裡。半年前,濱海市郊區的一家孤兒院裡突然爆發不明原因的傳染病,孩子們陸續出現發熱、嘔吐、皮膚潰爛的症狀,醫院用儘各種方法都無法控製病情。就在大家束手無策時,一個匿名組織送來一批“特效藥”,孩子們的病情很快得到緩解,但這種藥需要定期注射,一旦停藥,症狀就會複發。
林悅作為醫院感染科的骨乾,全程參與了孤兒的救治,她曾試圖研究這種“特效藥”的成分,卻發現藥物結構異常複雜,而且含有一種從未在已知數據庫中出現過的基因片段。當時她就懷疑,這場“傳染病”根本不是意外,而是有人故意為之,目的或許就是為了要挾某個能研製出解藥的人。
可對方為什麼要她和蘇然的基因數據?林悅和蘇然是醫學院的同班同學,也是最好的朋友,兩人共同研究過“基因編輯與罕見病治療”的課題,蘇然更是在基因測序領域天賦異稟。三年前,周明遠因“非法進行人體基因編輯實驗”被捕,而當時他的實驗助手,正是蘇然。
周明遠入獄後,蘇然就從公眾視野中消失了,有人說她出國深造,有人說她因愧疚躲了起來,林悅也曾四處尋找她,卻始終沒有消息。現在,這個神秘的“頭目”突然提到蘇然,還點名要兩人的基因數據,難道蘇然的消失和這個頭目有關?
林悅關掉電腦,靠在椅背上,疲憊感再次襲來。她想起周明遠被捕時的場景,那天警方突然衝進實驗室,在冷藏櫃裡搜出了數十份標注著“實驗體”的基因樣本,周明遠當場被帶走,蘇然則因為“主動配合調查”,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可林悅一直覺得事有蹊蹺,周明遠雖然性格偏執,卻絕不會輕易觸碰法律紅線,他的實驗數據她看過,更像是在研究治療某種罕見病的方法,而非“非法人體實驗”。
窗外的雨還在下,辦公室裡的時鐘滴答作響。林悅拿出手機,翻到通訊錄裡一個沒有名字的號碼,那是蘇然留給她的最後一個聯係方式,三年來從未打通過。她猶豫了很久,還是按下了撥號鍵,聽筒裡傳來的依舊是冰冷的提示音:您所撥打的號碼已關機。就在她準備掛斷時,手機突然震動了一下,屏幕上跳出一條陌生號碼發來的短信:彆相信視頻裡的人,他不是周明遠。
第二天一早,林悅頂著黑眼圈來到醫院。她剛走進辦公室,護士長就匆匆跑進來:林醫生,孤兒院那邊又出事了,有三個孩子突然病情惡化,現在正在往咱們醫院送!林悅立刻拿起白大褂往外走,邊走邊問:不是剛注射過特效藥嗎?怎麼會突然惡化?
不清楚,孤兒院的老師說,昨天晚上孩子們注射完藥後都好好的,今天淩晨突然開始抽搐,體溫一下子升到四十度,皮膚潰爛的地方還在滲血。護士長的聲音帶著哭腔,咱們醫院的特效藥庫存已經不多了,要是再沒有新的藥品送來,後果不堪設想。
林悅的心沉到了穀底。她趕到急診室時,三個孩子已經被送進了搶救室,監護儀發出刺耳的警報聲。她穿上隔離服走進搶救室,看到孩子們臉上布滿紅疹,嘴唇發紫,呼吸微弱。負責搶救的醫生搖搖頭:林醫生,常規治療手段都用上了,沒用,隻能靠特效藥維持,但咱們剩下的藥量,最多隻能支撐兩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林悅看著病床上奄奄一息的孩子,想起了那個神秘頭目的話。如果她不交出基因數據,這些孩子可能真的活不過幾天。可她不知道對方的真實目的,一旦交出數據,會不會引發更嚴重的後果?
搶救結束後,林悅回到辦公室,她決定先去監獄見周明遠,確認視頻裡的人到底是不是他。她聯係了監獄的獄政科,以“家屬探視”的名義申請會見,卻被告知周明遠在一周前因為嚴重違反監規,被關進了禁閉室,暫時不允許探視。
嚴重違反監規?他做了什麼?林悅追問。具體情況不方便透露,這是監獄的內部管理規定。對方的語氣很冷淡,說完就掛了電話。
林悅皺起眉頭,周明遠在監獄裡一直很安分,之前她去探視時,獄警還說他表現良好,怎麼會突然違反監規被關禁閉?這一切未免太巧合了,就像是有人故意阻止她見周明遠。
她想起那條匿名短信,“彆相信視頻裡的人,他不是周明遠”。難道視頻裡的真的是假的?可那人的長相、神態,都和周明遠一模一樣,除非是用了高科技的易容術,或者……是克隆人?這個念頭讓林悅打了個寒顫,三年前周明遠的實驗課題,正是“人體細胞克隆與基因修複”,難道他當年真的成功了?
為了弄清真相,林悅決定去當年周明遠的實驗室看看。實驗室位於醫學院老校區的一棟廢棄教學樓裡,自從周明遠被捕後,這裡就被封了起來。林悅憑著當年留下的鑰匙,打開了實驗室的門。
推開門的瞬間,一股灰塵和黴味撲麵而來。實驗室裡的設備都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塵,實驗台的抽屜敞開著,裡麵的試管、燒杯散落一地。林悅走到周明遠的辦公桌前,抽屜裡的文件早已被警方搜走,隻剩下一些無關緊要的筆記。
她蹲下身,在辦公桌的櫃子裡翻找,突然摸到一個冰冷的金屬盒子。盒子上有密碼鎖,林悅嘗試著輸入周明遠的生日、她的生日、蘇然的生日,都不對。最後,她想起了“夜鶯”這個代號,輸入了“7341”“夜”的拚音首字母在手機鍵盤上是7,“鶯”是341),密碼鎖“哢噠”一聲打開了。
盒子裡沒有實驗數據,隻有一張老照片和一個u盤。照片上是三個年輕人,周明遠站在中間,左邊是林悅,右邊是蘇然,三人都穿著學士服,笑容燦爛。這是他們大學畢業時拍的照片,也是三人最後一張合影。
林悅拿起u盤,插進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電腦裡。u盤裡隻有一個加密文件夾,她嘗試著用各種密碼解密,都失敗了。就在她準備放棄時,突然想起周明遠當年常說的一句話:“基因的秘密,藏在堿基對的排列裡。”她試著用dna的堿基配對規律at,cg)作為密碼,將字母轉換成對應的堿基,沒想到文件夾真的打開了。
文件夾裡是一份實驗報告,標題是《“重生”計劃:基因編輯治療早衰症臨床實驗記錄》。林悅快速瀏覽報告內容,發現周明遠當年的實驗並非“非法人體實驗”,而是在為一群患有先天性早衰症的孩子進行基因治療。這些孩子的細胞衰老速度是正常人的十倍,通常活不過十歲,而周明遠的實驗,就是通過編輯他們體內的衰老基因,延緩衰老速度。
報告裡還提到,實驗得到了國際醫藥協會的秘密資助,但在實驗即將成功時,資助方突然要求將實驗數據上交,並停止對孩子們的治療。周明遠拒絕了,他認為實驗還需要長期觀察,貿然停止治療會危及孩子們的生命。也就是在那之後不久,警方就以非法人體實驗的罪名逮捕了他。
林悅看到這裡,猛地想起那個神秘頭目的身份——“國際醫藥協會副會長”。難道當年陷害周明遠的,就是國際醫藥協會?他們想要周明遠的實驗數據,卻又不想付出代價,所以才編造罪名把他送進監獄,現在又用孤兒的解藥要挾她,目的是為了得到她和蘇然的基因數據,完善當年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