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迪夫千年球場的喧囂聲浪,在主裁判吹響開場哨的瞬間就變了調性。
前兩場小組賽那種節日般的歡快氣氛蕩然無存,空氣裡彌漫的是純正的、刺鼻的英超式對抗硝煙。
背水一戰的烏拉圭國奧隊,像一群被侵占了領地的美洲豹,從第一秒就亮出了獠牙。
他們的高壓逼搶並非漫無目的,而是帶著南美足球特有的狡黠與紀律。
中場線像一道驟然收緊的絞索,讓英國隊的傳導從源頭上就舉步維艱。
克萊維利和喬阿倫每次觸球,身邊總會立刻貼上至少一名藍色球衣的烏拉圭球員,用隱蔽的小動作和強壯的身體擠壓著他們的處理空間。
拉姆塞試圖用他標誌性的跑動串聯全隊,但烏拉圭的整體陣型保持得異常緊湊,兩條線之間的縫隙小得令人窒息。
比賽進行了不到十分鐘,主場作戰的英國國奧隊竟被完全壓製在了本方半場。
李昊孤獨地站在左邊鋒的位置上,像一艘失去動力的快艇,擱淺在遙遠的邊線。
他一次次回頭望向自家禁區方向,期盼著皮球能穿越那片混亂的中場戰場,落到自己腳下,但目之所及,多半是自家後衛在蘇亞雷斯和卡瓦尼的騷擾下,倉促將球大腳解圍的畫麵。
“穩住!把球控製下來!”場邊,皮爾斯雙手叉腰,眉心擰成了一個深刻的“川”字。
他本意通過比賽來演練進攻,卻沒料到球隊在對手如此強硬的開局下,連最基本的出球都變得如此艱難。
他的計劃,從第一分鐘起就麵臨著嚴峻考驗。
看台上,英國球迷的助威歌聲漸漸被擔憂的驚呼和焦躁的歎息所取代。
每一次烏拉圭球員在英國隊半場拿球,看台上都會泛起一陣緊張的電波。
真正的威脅,來自烏拉圭那對價值連城的鋒線組合。
第18分鐘,險情乍現。
蘇亞雷斯回撤到禁區弧頂,背身倚住考爾克。
隻見他先是一個向左沉肩的假動作,隨即極其迅速地用右腳外腳背將球向右一撥,瞬間閃出狹小的起腳空間,不等皮球完全落地,左腳順勢兜出一記美妙的弧線球!
皮球繞過奮力起跳的考爾克,帶著強烈的旋轉直奔球門遠角,最終卻擦著立柱外側偏出底線!
“嘩——!”
整個千年球場爆發出劫後餘生般的巨大歎息。
第29分鐘,卡瓦尼展示了何為頂級前鋒的衝擊力。
他在左邊路接到後場長傳,利用強悍的身體素質硬吃理查茲,強行切入禁區後,幾乎零角度的情況下發力爆射!
布特蘭德反應神速,近角封堵,用胸膛將這次必進球擋出!
“差距啊,”解說席上的張路指導一針見血,“這就是蘇亞雷斯、卡瓦尼這種世界級球星個人能力的體現。英國國奧隊這些年輕後衛很努力,但經驗和能力上確實有差距。”